「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9月22日-26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燕率队赴杭州、太仓、中山市考察调研产教融合工作情况。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太仓职业教育小镇、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相关园区、企业等,并与三市相关部门、院校、企业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调研组在考察交流中发现,三地在产教融合方面都各有建树却又殊途同归,总体来说,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高位推动,规划“职教发展战略”。如太仓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港强市、融入上海、对德合作”的发展战略,并出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快“双元制”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太仓市职业技能提升实施方案》《太仓市“双元制”人才培养专项扶持资金使用办法》《太仓市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融合贯通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催生了太仓特色的“政府主导、主体双元、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职教办学模式。

该市设立每年2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加油添火”:如企业投资建设双元制平台奖励200万元,培养一名双元制学生补助1.5万元,成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奖励50万元,对健雄学院、省太中专建设的智能制造(工业4.0)教学工厂,分别给予500万元启动资金,建成招生后连续三年每年分别补助运营经费100万元;鼓励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对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的企业给予不超过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等等。

在太仓市委市政府的引导下,以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为代表的学校,围绕德企“双元制”办学理念,与70多家中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双元制”学徒培训中心,为太仓本地企业提供了上万名专业技术工人,被国内同行誉为“蓝领工人的黄埔军校”

以德国海瑞恩精密技术(太仓)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主动与学校深度融合,成立“海瑞恩(太仓)培训中心”,采取“双元制”“五学年”培训模式与学校“订单”培养学生,不收取学生任何学费,每年给学生发放2.5万元培训津贴,6年来为企业培养了280名核心骨干员工。

二是产业为王,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如杭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完善产教融合顶层设计,先后制定颁布《关于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杭州市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完备政策保障体系。特别是紧扣浙江优势产业,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鼓励各校通过专业服务产业,发挥“学校办学力、行业资源力、企业市场力”三大优势,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

杭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友嘉集团、达利国际、省特种设备研究院等主导产业、主流企业合作,建立了相应的九个“校企命运共同体”。特别是紧扣浙江电梯制造大省地位,与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共建的全国首家特种设备学院,开“行校合作”之先河。该学院建设了全国最大的电梯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仅用四年时间,把电梯专业建成了全国第一,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在国内电梯行业形成“电梯标准出浙江”“人才培养看杭职”的共识

三是深度融合,打造“园校合一孵化器”。如中山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给园区、企业、学校更大自主权,鼓励市属高职院校与工业园区一体建设,“园校合一”,探索出一条既不完全依靠财政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又盘活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新路。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委托中山火炬经开区管理,该校坚持院园融合发展,与园区国有企业联合共建了占地200多亩的生产性实训校区,有效聚合了场地、物业、设备、技术、资金和人才等要素资源,构建了“政、产、学、研、金”一体化发展平台,建成了校企深度融合的利益共同体。

通过与园区共建生产性实训校区、与企业共建以企业冠名的行业产业学院、实施专任教师“深海探珠”计划、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制度、“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双导师”等制度、推进现代学徒制实现精准育人等多种举措,与园区近40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了22个研发中心和基地,6个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孵化出了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面向中小微企业及其产业链,构筑了以科技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体系。

钟燕在调研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下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将用5年时间,布局50个产教融合型城市,一批产教融合型行业,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建立组合式政策体系。

首批全国布局的20个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除计划单列的青岛、深圳、宁波外,其他城市由各省政府推荐。湖南省政府推荐长株潭城市群开展试点建设。

目前首批国家支持产教融合型城市建设的项目资金已下拨,其中长沙四校获资金2个多亿。株洲在这一轮产教融合型城市群试点建设中,不能等、观望,慢则是退。建议三个层面同步主动所为。

一政府层面,建议学习杭州、太仓做法,抓住湖南省在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城市试点的机遇,高位推动。尽快制定颁布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的株洲方案,出台市级层面的产教融合型企业的标准和政策,深入实施株洲产教融合三年行动计划。要充分发挥资源统筹和政策引导作用,遴选一批、扶持一批株洲核心主导产业和标杆企业参与产业人才的培养。尽快的将湖南工业大学科技学院转设成为一所与株洲产业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本科,这是株洲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难得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是一举三得的实事,一得是补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缺失,补株洲高校布局的短板;二得是助推湖南工业大学博士点建设;三得是增强株洲高校直接服务本地行业企业的科研牵引实力。

二行业企业层面,建议主管部门学习太仓做法,突出重点,发挥行业企业主导作用。全国和省级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近期就会公布,经信委及园区等部门要认真学习认定原则和标准、以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主体作用。建好产业人才供需数据平台,及时发布人才供需信息,解决供需不对称的问题。要认真办好株洲的产业学院,让产业学院真正成为以行业企业为主导,深度参与、深度融合,培养我市产业人才的摇篮,绝对不能搞成空有其表的花架子和噱头。

三教育部门、学校层面,建议学习中山模式,将重心转移到对企业的服务、引领和科研牵引上。主动融入园区和企业,以企业的关键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来提升产教融合水平。

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长陈燕、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言继春、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刘朝晖、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晓芳、民盟株洲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刘娅娟等一同参加调研。

「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图为位于太仓中等专业学校内的德国手工业行会培训考试认证基地

「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图为 “海瑞恩(太仓)培训中心”的学生实训车间

「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图为学生在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与德资企业共建的实训车间作业

「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中山火炬职院包装专业学生设计的创意礼盒

「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图为杭州市职院特种设备学院的学生在进行实操作业

供稿: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新闻科

编辑: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动态」钟燕:校企“同频共振”是推进产教融合的关键

感谢关注

株洲市人大微信公众号

【来源:株洲市人大】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