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地 點:興寧大坪布駱村

製作豆腐的歷史已有500餘年

源於漢代、盛於明清

88歲的村民楊梅清說他曾聽爺爺楊智福講過,明代時興寧楊氏始祖靖公因戰亂遷徙至布駱村,利用肥沃的土地種植大豆,並用清甜山泉水和祖傳技藝製作豆腐,因製作的豆腐特別鮮嫩可口,於是不斷擴大生產,建起豆腐作坊。

據《興寧縣誌》和《興寧楊氏族譜》記載,大坪布駱村楊氏源自中國豆腐發明地淮南,世代傳承的豆腐製作技藝隨著不斷的遷徙也帶到了布駱村。清嘉慶年間,古驛道旁的大榕樹下,就有楊志恭、楊毓球、楊漢古的曾祖父等人在開豆腐作坊,大坪圩鎮還有“福記” “毓記”豆腐店。

梅州美食三寶

客家釀豆腐、鹽焗雞和梅菜扣肉

最為人知曉

其中釀豆腐

可以說是不少梅州人

自記事起就熟知的一道菜

也是客家阿媽信手拈來的“鎮桌之寶”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一道美味的釀豆腐

自然少不了一塊上等的好豆腐

不一樣的豆腐

釀出來的口感完全不同

你知道

梅州最好的豆腐出自哪裡嗎?

布駱村距離興寧市大坪鎮近8公里

因其獨特的“包子豆腐”聞名遐邇

上個世紀50、60年代

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會做“包子豆腐”

而如今僅剩3戶人家仍以賣豆腐為生

楊漢古便是其中之一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楊漢古夫婦和孫子、孫女一起製作“包子豆腐”

豆腐傳統制作技藝(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製作技藝),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楊漢古便是這項傳統技藝的傳承人。

1949年出生的楊漢古

一輩子都在與豆腐打交道

他也算不清祖上第幾代開始做豆腐

只知道他的手藝從爸爸那學來

而爸爸的手藝從爺爺那學來

與大多數人

“日出而作”的習慣不同

他與妻子每天凌晨2點起來做豆腐

持續了大半輩子

“做一批豆腐要十幾個小時

我每天都圍著豆腐轉。”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石磨較重,楊漢古和孫子一起推石磨磨豆漿

來到楊漢古的豆腐作坊時,他正在磨黃豆,推著門口那臺父親留給他的100多斤的磚紅色石磨,這個70歲的老人看起來跟年輕人一樣靈活。

  • “推磨講究勤礱懶磨,
  • 慢慢磨做出來的豆腐才鮮。”
  • 楊漢古說。
  • 隨著石磨一圈圈地轉動,
  • 細膩的豆漿從磨盤中流出。

“這些豆漿還‘不合格’,要用細布把豆渣過濾乾淨才能煮漿。”楊漢古邊說邊搬出一口大缸,把豆漿用布包住架到缸上開始濾漿,待濾掉豆渣,柴火已經備好。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楊漢古把磨好的豆漿用紗布過濾,去除豆渣

煮漿的時候,楊漢古才得空歇一歇。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做,現在村裡還在做的就三家了。”楊漢古說: “但是我家裡人都會,這門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沒丟。”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磨好的豆漿倒進大鍋裡用柴火煮沸

隨著豆漿沸騰

豆香味也越來越濃

楊漢古又開始忙活起來

把豆漿倒進大缸裡

待溫度冷到五六十度,加入滷水

這個環節叫轉缸點滷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點滷這道工序最考驗技巧,楊漢古一邊用勺子慢慢攪動缸裡的豆漿,一邊把滷水小心地滴進缸裡

“這一步最考驗技巧,全憑經驗和手感。”他邊說邊往缸裡倒滷水,眼睛死死盯著缸內的“反應”,時不時地攪拌一下,專注的神情讓人不忍打擾,時間也彷彿靜止了,只留下這一人一缸。當缸內有“渣”一樣的東西翻滾出來的時候,他停止了動作。

“等豆漿凝固,就可以包豆腐了。”楊漢古笑著說: “待會你就知道為什麼叫包子豆腐了。”只見他把豆腐裝進木製格架裡面,然後用布紮好定型。 “一般的豆腐都是一大塊,這樣切開的時候水分會流出來,沒有這麼鮮。”楊漢古道出了包子豆腐鮮嫩的秘密。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將豆腐花一塊塊用小紗布包起來放進格子裡,再將其定型成大小均勻、圓圓鼓鼓的包子狀

包豆腐的時候

楊漢古的孫子、孫女都圍了過來

家人開始了包豆腐“競賽”

“一起做豆腐已經成為一家人的共同記憶了。”楊漢古說,以前我四個兄弟姐妹也是這樣和父母一起做豆腐,兩個大的推磨,兩個小的煮漿……等過年我兒子、兒媳婦回來也要加入。 “我兒媳婦手腳(速度)比我快多了,”他言語間透著自豪: “等我退休了,她就可以接替我。”

客家人就好這口·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經過壓水處理後,包子豆腐就做成了

吃過興寧大坪布駱包子豆腐

的小夥伴們

點個

看看有多少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