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夏商周时期

玉料块度不大,而且颜色较杂,有白、青白、青、绿、墨等。很多玉器都带有玉皮,颜色不纯,石性较重。商周时期一些形体较大的礼制玉器,如戈、矛、戚等,使用牙黄色或黄色玉料专门制作的,这种玉料玉质细腻,但不透明,从背面透光呈红色,产地至今不详,流行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夏代玉器材质主要有白玉、青玉(含独山玉)、绿松石等。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商代玉器材质有南阳玉、和田玉、岫岩玉、绿松石等,玉材色泽一般不甚纯净。和田玉大都为青玉,玉色发暗且有沁色;岫岩玉多数为牙黄色或鸡骨白色;南阳玉一般呈青色并具浅淡斑纹,近似环形。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西周玉材除了和田玉、岫岩玉,还有少量的玛瑙、绿松石、水晶、滑石、汉白玉、煤精和天河石等,多为透闪石软玉。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春秋战国时期

多以和田玉为原料,使用玉料块度增大。装饰玉器和一部分葬玉颜色多为白色,而葬玉中饰双周纹饰带的玉璧则为带墨点的青色或深绿色。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春秋时期除和田玉外,还常见两种玉料:一种为质地细密、不透明、不温润、颜色暗淡而表面抛光较亮的玉片,玉色呈青白、青绿、青黄三种,基本上无白玉制品;另一种为岫岩玉,常呈乳白色,微泛青黄,色泽暗淡。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战国玉器用料复杂,但主要为和田玉,玉质或青白,或青微含黄色,或青绿色,极少见到白玉制品,有一些碧玉制品,但玉色苍旧,不像清代碧玉鲜活而呈菜色。还有一些玉材,透明度、温润感介于岫岩玉与和田玉之间。多数战国玉器表面带有玻璃光,如同玻璃表面的光亮似能反光,这种玻璃光独具特色。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汉代玉器多选用质料好、无绺裂、色泽纯净的玉器制作器物。汉代崇尚白玉,制玉中大量使用白玉,玉材主要为和田玉,还有少量蓝田玉、岫岩软玉等。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白玉少见,这时多为青玉、青白玉、滑石增多,可见当时的玉料不足。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

隋代出土玉器很多为和田白玉制成。唐代玉器以白玉为主,常见的玉带和仿金银器、玉器多为白玉和青白玉为主,而组玉佩则用青玉制成。唐代玉器加工不求玻璃光,也不求玉质的温润感,有似旧非旧的感觉。

浅谈古代玉器的用料

宋代出土和传世玉器不多,说明和田玉料的输入有减少。宋代玉器以白玉和青玉为主,玉质优劣相差较大,优者温润细腻,劣者绺裂较多。其中有许多上等白玉,玉质温润,色泽如“截肪”,较之唐代所用白玉品位高出一筹。青玉作品从颜色上可分为两类:一类青中泛灰,另一类青中泛绿。宋代玉器中还有少量黄玉及独山玉作品,黄玉颜色较暗,似褐绿色。独山玉用料极少,色泽单一,仅有牙白色中杂赭色,玉质缺乏温润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