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雪珂在南方的一个小城里长大。

夏天,雪珂一家在柳荫下乘凉,妈妈一边用团扇驱赶蚊虫,一边给她讲故事;冬天,他们一家围着火炉,爸爸在炉边烤着红薯或糍粑,香气在屋里氤氲。

雪珂记忆里的家,虽不富有,但温馨静好。

后来她考进了本省的师范大学。刚毕业的雪珂心怀理想,决定要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于是她去了贵州的一个偏远山村支教。

校长把教室打扫出来,用砖砌成一间屋子的大小,里面是卧室,外面是厨房。喝水要走很远,去河里挑;洗衣服跟当地村妇一样,穿双长筒雨靴,走到小溪的中央,将一块大石头支得稳稳当当,用棒槌捣衣。

爸妈以为,她只是去体验一下生活,顶多待个半年一年,吃不了苦就会打道回府。没想到,雪珂慢慢适应了没有淋浴的日子,爱上了用棒槌捣衣的生活。

她爱极了山里孩子朴实的笑脸和山泉清冽的味道。她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了几个差点辍学的儿童。

所有孩子都喊她小珂老师,家长轮番请她去家里做客,哪怕只有块豆腐,都要让小珂老师去尝一尝。

雪珂喜欢和农妇结伴洗衣。她坐在岸边,看她们丰腴的身姿在水里忙碌,红的绿的衣服漂在水里,像彩色的缎带,柔柔地飘摇。

浣衣女叽叽喳喳的谈笑声,棒槌隔着衣服敲击石板的声音,都刺激着她的创作灵感。

每每这时,她总想谱曲,在爸妈费尽心思运过来的旧钢琴上,弹出悠扬的节奏来。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雪珂是十里八村的名人。

那个会弹琴会说英语的城里姑娘,那个长相甜美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的支教老师,是山里男人心目中的女神。

大多数男人,只会膜拜她,远远地欣赏着这一处风景。唯独有个叫赵刚的小伙子,初生之犊不畏虎,想要追求她。

赵刚在附近的小镇上班,原本住在镇上不怎么回来。自从雪珂来到他们村,赵刚回来得勤了。

他从挑水开始,渐渐地给她买菜做饭。他有一辆摩托车,偶尔载着雪珂去镇上逛逛市场。

雪珂从拒绝到慢慢适应了赵刚的存在,她觉得,一个人在村里,有个人照顾也挺好。

家长们明里暗里提醒雪珂:“赵刚那小子,不简单。小珂老师你太单纯,怕是不适合跟他在一起。”

“他坏吗?”雪珂问一起洗衣的女人。

“坏倒谈不上。就是家风不好。反正配不上你。”女人有些吞吞吐吐。

雪珂大咧咧一笑,她知道她们是为自己好。但是,20出头的女孩,总有一颗圣母心。她想,即使他有缺点和不足,相信他也能为了自己改变。

赵刚前些年在外面打过工,也算是见多识广。他那一张嘴,能把死的说活。

他陪雪珂去河边洗衣服,见雪珂站在水中间,他就给她背《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雪珂抿嘴笑,心想他还挺有墨水挺浪漫的。

他有空就腻在雪珂身边,说自己看不见她,就像掉了魂儿。他夸雪珂“此人只应天上有”。

他给雪珂分析什么是爱:你们城里人,喜欢谁就给谁花钱;我们村里人实在,喜欢你,就把时间都花在你身上。

雪珂觉得很有道理。她想,冥冥之中,似乎有命运之神,安排她来了这个小山村,大概就是因为有赵刚,在这里等她。

她当然知道,和赵刚在一起,意味着什么:她一辈子,可能都得生活在这里。

但又有什么关系?为了爱情,什么不可以抛弃?

她相信,赵刚一定会一辈子对她好。因为,她学历比他高,出身比他好,她清白干净,连个男朋友都没有谈过。只要她对他真心,他还有什么不满足?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接受了赵刚之后的那年寒假,雪珂带赵刚回家见爸妈。

爸妈好酒好菜招待,赵刚一高兴,多喝了几杯。他拉着雪珂的爸爸叫兄弟,要跟兄弟划拳行令。

赵刚走了之后,妈妈语重心长地劝雪珂:“小珂啊,从小到大,你的事都是自己做主。但这一回,妈妈想要干涉一次。这个赵刚,把你的终身托给他,我不放心。”

“他哪儿不好?”雪珂有些不高兴。

“讲不清楚,就是第六感觉,靠不住。”

雪珂抱着妈妈撒娇:“妈妈,第六感觉靠得住?我天天和他相处,他给我做饭洗衣,勤快着呢。”

“他的家庭你了解吗?我听他说话,看他眼神,觉得他心机太深,而且张狂自大。小珂,你太天真。早点结束支教的日子,回来城里找一个。”

“我不。”雪珂觉得受到了攻击。妈妈还不是嫌弃赵刚家是农村的,嫌弃他挣得少、学历低,大人们就是这样世俗。

20出头的雪珂以为,妈妈哪儿懂得什么是爱情。她们眼里只有生活的柴米油盐,只在乎收入的高低、工作的好坏。

“我喜欢他,这就够了。他说过,会为我戒烟戒酒。我相信他。”雪珂坚决地相信,没有什么问题,是爱情解决不了的,真爱战胜一切。

她宁愿与父母闹僵,也要嫁给赵刚。父母见她如此决绝,也只好随了她去。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结婚那天,赵刚确实感激涕零。他握着酒杯,向亲友致辞。

“我赵刚何德何能,能悦小珂芳心!我这辈子,一定不辜负她的深情。”他说完,端起杯,敬天地一样一饮而尽,颇有壮士断腕的雄姿。

雪珂感动得眼泪哗哗,雪珂的父母看着此情此景,希望真的是自己多虑了——他们宁愿自己错了,因为另一头,是女儿一辈子的幸福。

结婚没多久,雪珂就怀孕了。雪珂反应特别厉害,闻到不对的味道,马上就孕吐。

“赵刚,你又在屋里抽烟了?说过多少次了,烟对宝宝不好。你不是答应我戒烟吗?你要实在戒不掉,就去外面抽。”雪珂还没说完,就蹲在屋角干呕起来。

“我没抽。”赵刚一脸无辜地说。

雪珂气得脸都绿了。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能撒谎。可撒谎对赵刚来说,简直就像呼吸一样简单。明明屋里一股烟味,可他就是死活不承认。

“你承认了,认个错就得了,为什么要撒谎?”雪珂呕完,有气无力地说。

“我真没抽。屋子里有烟味,就一定是我抽的?不能是客人?”赵刚一副有理的样子。

“谁来了?今天谁来我们家了?”雪珂逼问。

“你不要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赵刚耷拉了下眼皮,“你以为你条件比我好,就可以处处占着上风?现在不同了,你已经不是大姑娘了。你看看你臃肿的身材,现在没有谁对你献殷勤了。”

雪珂气得半死。但过后,赵刚又甜言蜜语哄她,说当时只是气话,并不是真的说她不好看:“你还是我的小仙女,别说怀一个,就是怀四胞胎,你也是这村子里最漂亮的女人。”

赵刚总有办法让雪珂破涕为笑。没办法,谁让她爱他呢。

可是这样的冲突,却越来越频繁。

赵刚也是爱雪珂的,他明白雪珂心思单纯,对自己一心一意。

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女孩不多了。她涉世未深,赵刚就是她的天,他说什么,她都选择相信。其实许多时候,只要她动一下脑筋,就能发现问题。

但雪珂不愿意去想,她愿意相信赵刚的话。

比如有一次,赵刚一个月的工资没了,他跟雪珂说,自己喝了几杯酒,坐车回来的路上,钱丢了。雪珂明明看到他是骑摩托车回来的。可她没有戳破他。她善良地想,也许他是给了父母,不愿意自己知道。

之后雪珂还几次提醒赵刚,她说你的爸妈就是我的爸妈,你孝敬爸妈是应该的,我不会说什么,所以你不用瞒着我。赵刚免不了又是一顿甜言蜜语,说她不愧出身于书香门第,顾大局识大体,太贤淑了。

雪珂被他捧得飘飘的,也就忘了工资的事。其实,那笔钱,被赵刚输到了镇上的麻将馆里。

赵刚撒谎,就是家常便饭。雪珂被他气得不行,但她安慰自己,为了宝宝的健康,一定要少生气,凡事看开。只要他还顾这个家,一切就都不是问题。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雪珂怎么都没想到,她和赵刚最后的结局,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宝宝三岁时,为了上幼儿园,雪珂和赵刚搬到了镇上。赵刚的工作清闲,平时都是他负责接送孩子,雪珂早出晚归。

那天,班上一个学生突发阑尾炎,紧急送到镇上就医,雪珂安排好医院的事情,就提前回家,想给孩子包顿饺子。

她打开客厅的门,听到卧室里有声响。她拧了一下,门从里面反锁了。

一阵不祥的预感,让雪珂的心窜到了嗓子眼。她砰砰敲门,里面有慌乱打翻东西的声音。

门开了,一个女人坐在地上,旁边放着一副扑克。

“今天回来得这么早?”赵刚讪笑着。

“是太早了,打扰了你们的好事。”雪珂反唇相讥。她已经不能正常思维,她知道赵刚爱喝酒爱抽烟爱打麻将,只是万万没想到,她还有这个爱好。

“你瞎说什么?我们只是在打扑克。”赵刚镇定地说。

雪珂瞪着面前的这张脸,被他气笑了。这是自己选择的,宁愿和父母闹僵也要嫁的人。他对自己,丝毫没有尊重和愧疚。他能不动声色地把这种情况说成是两个人在打扑克,他把雪珂的智商当成零。

但是雪珂,竟然拿他丝毫办法也没有。她一点儿也不恨坐在地上的那个女人,不是她,也会是别人。

“你走吧,不关你的事。”她看着那个女人说,“不过,希望不要再让我看见你。“

女人灰溜溜地走后,雪珂扫了一眼赵刚:“离婚吧。”

赵刚恼怒地要跳起来:“我跟她什么事都没有,就打个扑克,你就要离婚?你前几天,坐你同事的摩托车,还搂着他的腰,我说什么了吗?”

“我没有搂他的腰。”雪珂冷冷地说。

“就算有什么,也是你逼的。你什么都比我强,我压力多大你知道吗?你总是管着我,家里的阴柔之气太盛!”赵刚开始强词夺理。

雪珂一句话都不想说了。她知道,她说一句,赵刚有一百句等着她。她已经自欺欺人相信他很多回了,这一次,她实在说服不了自己。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当初追求她的那个24孝好男人赵刚,或许根本不存在。那个笑起来坏坏的、给她煮汤送饭的赵刚,或许也不存在。

他确实爱她,但他爱的,是娶到雪珂的虚荣。他伪装成一个淳朴的幽默的人,骗得她的感情,结婚之后,他渐渐露出了狐狸尾巴。

同事和学生家长都曾跟她透露过,赵刚的爸爸,也是油嘴滑舌之辈。他的妈妈,毫无信用。但那时的雪珂,被爱情蒙蔽了双眼,谁的话也听不进去。

如今她明白了,有些晚,好在还不太晚。

如果不是自己的一颗圣母心,她就不会一脚跌进他们家这个泥潭。怪只怪,那时她还太年轻。怪只怪,她没有听妈妈的话,嫁给了那个妈妈不让她嫁的人。

好在,余生还长,她要及时止损。

支教的我,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当地老乡,最后追悔莫及

- 全文完 -

作者:沐儿,对外汉语硕士,旅居欧洲,走过30多个国家。喜欢徒步和美食,已出版多本畅销书。新书《山月不知心里事》热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