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板橋街道三山社區境內,寶武集團梅山鋼鐵公司碼頭附近,梅山九號路與長江江灘之間,山高90多米,山上植被蔥鬱,靠長江東岸,突出江中,方圓約兩公里,能明顯看到起伏的山勢,突出3個小山頭。三山磯素與南京市棲霞區的燕子磯、馬鞍山市的採石磯合稱為長江下游“三大名磯”, 金陵十八景首景、金陵四十景、四十八景之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和長江航運的重要咽喉。


三山之韻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的詩歌留下了六朝古都金陵大好河山秀美山川的千古絕唱。至於“三山”景緻如何,明代詩人金大興早就給出了答案:


《三山》


白石三山路,青春二仲過。

綠涯窮鳥道,倚欄看鯨波。

夜靜潮聲急,江空月色匆。

酒酣雙樹下,醉客旁人歌。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一角


“三山”最早見諸於歷史文獻的是《吳志》,公元前500多年東周時期的《吳越楚地圖》,“三山”作為古金陵的重要地標早已躍然圖上,成為重要地理標誌。南北朝末期顧野王所編的《輿地志》及南朝齊酈道元所編《水經注》均對三山有所記載:

三山週迴四里,吳時津戍處也。大江西來,洶湧砰磕,勢如建瓴,而此三峰南北相接,其山積石森鬱,瀕於大江,誠奇險也。主峰海拔54.5米,山周2公里餘,有磯石突兀於江岸,名三山磯。

——《輿地志》


江水經三山,又湘浦出焉。水上南北結浮橋渡水,故曰板橋浦。江又北經新林浦。

——《水經注》


三山之美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筆架之三山

三山雄起於長江之濱,集山水形勝與文武通達為一身,峭壁懸磯,神之造化,形似筆架,人間美景,通江達海,賦予了三山更多的人文色彩,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光,吸引了眾多風雲人物角逐爭雄,留下了千古詩篇和傳說神話。文人墨客流連其間,潑墨揮毫,吟詩作畫,為三山留下了無數翰墨華章、詩情畫意,一幅幅美麗畫卷展示在世人面前。


詩意“三山”名聲遠揚,給古老的金陵城增添了無限風韻。“送歡板橋灣,相待三山頭,遙見千幅帆,知是逐風流。”一曲南朝民歌《三洲歌》,將三山江畔美景、風俗人情全部收錄其中。從此,“三山磯”已不再是一個簡單江邊磯石,而是成為大江南北廣為傳頌的水鄉情話、江南民歌。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磯磯石

登上三山,南朝齊詩人謝朓遙望京城和大江美景,鄉國愁思湧上心頭,一首五言古詩《晚登三山還望京邑》隨之而出,書寫出了三山之美。“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二句,描寫詩人站在三山上凝目遠眺,大江南北清新秀麗的景色盡收眼底,燦爛的餘霞鋪滿天空,猶如一匹散開的錦緞,清澄的大江伸向遠方,彷彿一條明淨的白綢。


前人寄懷,後人憑弔。南朝謝眺之文采飄逸,讓唐朝風流倜儻的李白敬佩不已。因與謝朓同樣的命運,詩仙李白處處都在尋找謝朓的蹤影,和謝朓結下忘“年”之交!雖所處朝代不同,李白和謝朓兩位大詩人“不約而同”遍遊板橋,登高三山,以詩抒懷,借詩擁戴,留下了《三山望金陵寄殷淑》《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脁》《金陵城西樓月下吟》等詩篇,三山之美,時見一斑。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而在這些詩篇中也不難看出李白對謝朓的敬慕之情:《金陵城西樓月下吟》中“解道澄江靜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三山望金陵寄殷淑》中“三山懷謝朓,水澹望長安”。


一日,李白終於登上鳳凰臺,以氣奪人,將鳳凰和三山聯繫在一起,吟唱出絕世佳句,並將“鳳凰三山”美景置於懷古抒情的新高度。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金陵四十八景“鳳凰三山”

明朝畫家文徵明的從侄文伯仁(1502—1575)嘉靖三十四年繪有《金陵十八景冊》,將“鳳凰三山”收錄其中。文伯仁當年為避倭寇侵擾,寓居金陵,興之所至,一筆落紙,順勢而行,龍飛鳳舞,開筆就是金陵首景“鳳凰三山”。清朝時所編繪的《金陵四十八景》,再次將“鳳凰三山”躍然紙上,流芳百世。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金陵十八景首景三山

三山之興


1700年前的三國東吳時代,孫權為加強建業都城西南外圍的軍事據點,派重兵戍守三山,操練水兵——“三山營”因此得名。東吳設三山渡,位於三山磯下游100米處,磯石江岸,風景秀美。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六朝起,三山地區商貿發達,成為京畿戰略要衝、江防要隘。帝王將相、商賈官員、文人雅士絡繹不絕。南宋初年,三山渡口碼頭和渡船由官府設置,禁止私人辦渡。對渡口收費,“量江面寬狹,計物貨重輕,分別規定渡口運價”。設置“監渡官”,加強渡口管理。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金陵古蹟名勝影集》中的三山景象

元末明初的胡用和作元曲《粉蝶兒題金陵景》,不僅將三山寺作為金陵一景,而且將三山寺與當年金陵的著名寺觀並列。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在胡用和的筆下,三山寺竟是八大寺觀之一,可見三山寺的盛大和在金陵寺觀中的地位。


朝天宮道友多,天界寺僧眾廣,天禧寺古塔霞光放。三山香火年年盛,十廟英靈世世昌,寶寧寺一境多幽況,雞鳴山煙籠佛寺,神樂觀雲擁仙鄉。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發現三山護國寺功德牌

到了元末明初,據說,朱元璋和元軍在三山附近交戰失利被追殺,曾藏身於三山寺大殿神像下面。而他剛進去關好門,一隻大蜘蛛就爬了過來,在門上吐絲結網。元軍追趕至此,看到蜘蛛網,認為這裡已很久沒人來過,就撤走了,朱元璋由此得救。到其成為大明皇帝后,改建三山寺為“護國寺”,故三山又稱“護國山”,《金陵梵剎志》上都有記載。氣勢磅礴的護國寺綿延至江邊,廟宇共有九十九間半,綿延之江邊,曾有“驢馱鎖,跑馬關廟門”之說。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1990年拍攝的三山 《江寧街道志》登載

民國年間,僧人云集,晨鐘暮鼓,宋美齡、嚴必康等達官貴人鍾愛於此。隨後日本侵華,三山飽受戰亂之苦,三山寺廟大都被毀,護國寺從此走向蕭條。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所剩寺廟徹底被拆,護國寺蕩然無存。之後,部隊進駐三山,三山磯變身軍營地。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的三山村改人力渡為輪渡,購置27.5噸機帆船一艘,可載容50-80人,日開四班,大大方便了群眾渡江和過江物資運輸。隨著陸路交通的發達,板橋汽渡的設立,長江三橋的建設,三山渡口漸失功效。1979年三山村投資開闢三山碼頭,當時江寧鄉第一個優良的江岸碼頭,1995年以後因為區劃調整,劃歸當時的雨花臺區板橋鎮管理,一直運行至2017年才正式關閉。


三山之憶


三山磯、犢兒磯、三山寺、三山井、護國寺、娘娘廟,護國大王,嚴家祠堂------一個個神奇的故事,串聯起三山這片美麗的土地;三山紅船、三山營、三山渡、三山碼頭、三山水戰,一個個過往軍事交通符號,記憶起三山這一水上地標。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磯、犢兒磯地名碑


趙墳、趙輝駙馬墓,寶慶公主墓、朱上、張家凹、老凹子、新凹子、忠於、墩塘、孫家邊、大王、山邊、槽坊、嚴家圩、駱家圩、何家場……一個個承載著時代變遷的老地名,成為三山鄉愁的重要印記,更讓三山磯走出歷史記憶、走向祖國大地。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趙墳寶慶公主墓及墓誌銘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這是李白在《登金陵鳳凰臺》中的感嘆。事實上,三山地區不僅有趙墳村莊、附近還有一個叫周墳的村莊,都是明朝墓葬集中區。經過南京文物部門考古,早上世紀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在三山地區先後發現明代朱元璋孫女轂城公主墓、女媳趙輝墓、女兒寶慶公主墓,在2014年板橋市場群建設、三山磯路施工中,發現了金陵西南地區最大的晉代墓群,東晉、西晉的一些達官貴人的墓都集中在三山腳下,出土了許多晉代文物。可見,李白當時所吟所嘆,都是親眼所見。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出土文物


三山之夢


過去,美麗的三山,成為我們春遊踏青、爬山登高、游泳過江的最佳去處。翻過山頂,穿越隧道,玩轉軍營,都是山上項目。走船跳、上木船、進船艙、看捕魚是江上項目,更厲害的是下江游泳。登臨三山磯頭,白雲藍天,大江東去,百舸爭流,一幅幅動人的畫面,爽心悅目,神清氣爽。最安全的還是漫步江灘。三山江灘如同海灘一樣,江沙沙粒非常細小,柔和鬆軟,江灘上毛腳螃蟹隨處可見。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如今,三山依然是揚子江南來北往船隻航行的一個重要地標,其作用似中流砥柱,無可替代。在長江大保護的進程中、長江經濟帶戰略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的實施中,其作用越加明顯,至關重要,首當其衝。隨著長江大保護的深入推進,南京市雨花臺區正全力加緊雨花臺區長江段的整治,集中力量加快三山、大勝關等重點地帶岸線全方位治理和保護。昔日商賈雲集的板橋灣、大勝關地區正蓄勢待發,三山磯大道、濱江大道貫穿期間,大板橋地區天塹通途,水陸交通得天獨厚,遼闊腹地資源共建共享,一個新時代的“鳳凰之三山”必將在大江南北展翅翱翔。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宋代詩人孔武仲《三山磯》中的江豚,又回三山磯啦。現在大家可以在長江雨花臺區三山至大勝關段,時常會看見江豚出沒,戲水玩耍。時而躍出水面,時而潛入江底,時而逗趣追逐-------

現如今,

夢迴江南,

黃金海岸。

長江三橋,

京滬高鐵長江大橋,

秦淮河大勝關大橋,

天塹通途,

鳳凰涅槃。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得天獨厚,

交通樞紐。

天賜瑰寶,

三山居首。

鳳鳴板橋,

雨花嬗變。

金陵騰飛,

南北一體。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雨花臺區上下,

正深耕三山至大勝關歷史人文,

共抓長江大保護,

不搞大開發,

實現高質量發展。

加強沿線汙染治理,

修復濱江岸線生態,

全力實施景觀提升,

推進大勝關江豚廣場建設,

啟動三山磯公園項目,

一個盛世三山正在崛起,

再現昔日三山繁華景象。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正可謂:“福聚板橋灣,寶獻三山頭,繁榮揚子江,復興競風流。”


(南京市雨花臺區地方誌辦公室供稿)


作者:俞建寧

“三山半落青天外”,走近李白詠懷的三山

俞建寧,江蘇江寧人,研究生學歷,現任江蘇省南京市第三屆地方誌學會理事、南京市雨花臺區地方誌辦公室主任。先後在南京市板橋中學、寶鋼集團梅山公司、雨花臺區梅山街道、雨花經濟開發區、板橋街道、地方誌辦公室等單位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