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專家話健康: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良性居多

腫瘤專家話健康: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甲狀腺結節良性居多

腫瘤專家話健康系列二

甲狀腺是人體最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近年來,隨著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甲狀腺疾病的高發,關注甲狀腺健康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

泰安市癌症中心辦公室主任、泰安市腫瘤防治院主任醫師、泰山醫學家李傑指出,與其它癌症相比,甲狀腺癌處於低風險狀態,並且經過積極治療後,患者生存率較高,因此,若查出甲狀腺癌,大可不必驚慌。

記者: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健康體檢越來越受百姓重視,目前,在健康體檢過程中,發現甲狀腺疾病呈高發態勢,其中包括甲狀腺癌,甲狀腺癌有哪些種類?

李傑:甲狀腺位於頸部前面、喉結下方、氣管兩側,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承擔著人體存儲碘,合成和分泌甲狀腺素的功能。

甲狀腺癌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未分化癌以及髓樣癌等類型,其中以乳頭狀癌最為常見,比例超過70%。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迅速上升,據統計,1997年至2007年十年期間,發病率上升了一倍。不過,如果患了甲狀腺乳頭狀癌也不必驚慌,因為它處於低風險狀態,只有出現淋巴結轉移,才具有高風險。當然,也不能置之不理,要到正規醫院治療,並聽從醫生的建議。

記者:哪些情況容易出現淋巴結轉移?

李傑:一是年齡因素,年輕患者(45歲以下)易出現淋巴結轉移;二是性別因素,男性患者出現淋巴結轉移的風險高於女性;三是多灶腫瘤因素,多病灶患者出現淋巴結轉移的風險高於單病灶患者;四是腫瘤直徑(大小),腫瘤越大(大於5毫米),淋巴結轉移的風險就越高;五是是否侵犯其它組織,如果腫瘤侵犯甲狀腺外膜以及其它組織,淋巴結轉移風險就高;六是基因突變因素,出現BRAFV600E等基因突變者,淋巴結轉移風險要高。

記者:一些群眾在體檢中查出患有甲狀腺結節,擔心發生病變,如何區分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癌?

李傑: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單純性甲狀腺腫、亞急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狀腺炎、甲狀腺腺瘤以及甲狀腺癌等,它們都是甲狀腺形態、結構發生了改變。甲狀腺結節是異常小腫物的統稱,發病於各年齡段,以良性居多。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甲狀腺結節都要切除,要採取進一步的檢查如彩超、核醫學檢查等。如果甲狀腺結節在短期內快速生長,並且患者出現聲音嘶啞或頸部淋巴結腫大,就要引起高度重視。

記者:就當前醫療技術水平來說,甲狀腺癌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李傑:目前,臨床上主要採用手術切除方式。術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理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方式,如果需要,後續的治療主要是放射性核素治療或體外放療。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其它癌症來說,甲狀腺癌的發展較為緩慢,並且只要及早發現、及早手術,患者的治癒率和生存率還是很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