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由王凯、江疏影主演的《清平乐》风头正劲,张贵妃出场就博得皇帝好感,曹皇后彻底失去赢得皇帝心的机会。戏外的热闹丝毫不输剧情,张天爱与江疏影因为古装扮相问题互撕,更把这部剧吵上浪尖儿,在势头上有赶超《鬓边不是海棠红》的趋势。

细数这几年火爆的剧集,宫廷剧还是占了很大的优势。作为一个剧种,宫廷剧也在随着时代发展与观众审美潮流不断地演变。

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早期的宫廷剧多半有具体的历史时期,历史人物原型,比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剧。这些剧的格局都比较大,基本都是历史正剧,从剧中人物形象到讲的故事,都尊重史实,能很大程度上再现那个时期的历史形态与社会风貌。

这类剧的题材往往比较正统,以历史大事件为背景展开讲述,例如《雍正王朝》,从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到雍正治国等几个方面来讲雍正后半生的人生经历,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当时的政治局势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因为那个时代,网络没那么发达,观众看电视剧渠道很单一,就是电视台,所以观众群体庞大而复杂,而且审美也没现在这么分化,所以这类剧很容易火爆。

后来,随着时代发展,电视观众开始分化,同是宫廷剧,男性观众偏向于权谋、军事题材的剧,而女性观众开始喜欢情感类剧集,这就使得宫廷剧也有了分化。保持正剧范儿的电视剧,吸引了男性观众,比如《大秦帝国》这类历史剧;而女性却喜欢《甄嬛传》、《如懿传》等大女主的宫斗剧。

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大女主的宫廷剧,发展到现在也有了不少变化,比如女主形象,最初这类剧中的女主角都是“圣母白莲花”,最初入宫时保持着赤子之心,对人热情真诚,天真烂漫,后来不断被人暗害,开始黑化,从而走上人生顶峰。

这个类型,观众们看得多了,就腻了,所以当吴谨言饰演的“黑莲花”女主上线后,立即引发女性观众的评论狂潮。魏璎珞,性子急,脾气爆,面对他人的欺负绝不姑息,以牙还牙,痛下杀手。这剧情让观众们看得甚至解气,也把宫廷剧推向一个小高峰。

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而男性观众偏爱的权谋剧,到了《鹤唳华亭》,男主形象也发生改变,男主萧定权,即使太子之位,也很聪慧,但他过得很是憋屈,既没有以往男主战无不克的光辉战绩,也没有所向披靡的强大战斗力,反而爹爹不喜,权臣压制,最后落了一个孤家寡人,自尽谢罪的悲惨结局。

除了男主、女主形象变化,宫廷剧内容也是不断丰富,故事更曲折,人物性格也更加立体。剧中各种计谋也千奇百怪,层出不穷,这也是吸引观众们一直看下去的原因吧。

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从电视剧制作方面来说,服化道越来越精美,演员选取也越来越漂亮,赏心悦目的精美服饰,加上俊男美女的倾心演绎,各种离奇曲折的故事传奇,所以宫廷剧也一直畅销不衰。

尽管,这类剧也有诸多槽点,比如有些人物、事件不再有历史原型,故事也可以架空历史,剧中男主、女主的一些思想行为脱离古人境界,拥有现代思想,特别是感情方面,更是脱离史实,但是瑕不掩瑜,总体上宫廷剧的制作保持着高质量水准。

从《雍正王朝》到《清平乐》,宫廷剧风向已变,你发现了么?

现在《清平乐》热播,又把宫廷剧推向一个高度,满屏都是帅哥美女,前朝的权谋与后宫的感情戏交相呼应,没有夸张的剧情,没有离奇的故事,就在踏踏实实的还原一个宋代帝王的日常生活。物极必反,繁华过后,必然返璞归真,这道理放在宫廷剧发展上也适用。文/惜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