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由王凱、江疏影主演的《清平樂》風頭正勁,張貴妃出場就博得皇帝好感,曹皇后徹底失去贏得皇帝心的機會。戲外的熱鬧絲毫不輸劇情,張天愛與江疏影因為古裝扮相問題互撕,更把這部劇吵上浪尖兒,在勢頭上有趕超《鬢邊不是海棠紅》的趨勢。

細數這幾年火爆的劇集,宮廷劇還是佔了很大的優勢。作為一個劇種,宮廷劇也在隨著時代發展與觀眾審美潮流不斷地演變。

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早期的宮廷劇多半有具體的歷史時期,歷史人物原型,比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劇。這些劇的格局都比較大,基本都是歷史正劇,從劇中人物形象到講的故事,都尊重史實,能很大程度上再現那個時期的歷史形態與社會風貌。

這類劇的題材往往比較正統,以歷史大事件為背景展開講述,例如《雍正王朝》,從九子奪嫡、雍正登基到雍正治國等幾個方面來講雍正後半生的人生經歷,同時,也讓觀眾瞭解到當時的政治局勢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的始末。

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因為那個時代,網絡沒那麼發達,觀眾看電視劇渠道很單一,就是電視臺,所以觀眾群體龐大而複雜,而且審美也沒現在這麼分化,所以這類劇很容易火爆。

後來,隨著時代發展,電視觀眾開始分化,同是宮廷劇,男性觀眾偏向於權謀、軍事題材的劇,而女性觀眾開始喜歡情感類劇集,這就使得宮廷劇也有了分化。保持正劇範兒的電視劇,吸引了男性觀眾,比如《大秦帝國》這類歷史劇;而女性卻喜歡《甄嬛傳》、《如懿傳》等大女主的宮鬥劇。

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大女主的宮廷劇,發展到現在也有了不少變化,比如女主形象,最初這類劇中的女主角都是“聖母白蓮花”,最初入宮時保持著赤子之心,對人熱情真誠,天真爛漫,後來不斷被人暗害,開始黑化,從而走上人生頂峰。

這個類型,觀眾們看得多了,就膩了,所以當吳謹言飾演的“黑蓮花”女主上線後,立即引發女性觀眾的評論狂潮。魏瓔珞,性子急,脾氣爆,面對他人的欺負絕不姑息,以牙還牙,痛下殺手。這劇情讓觀眾們看得甚至解氣,也把宮廷劇推向一個小高峰。

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而男性觀眾偏愛的權謀劇,到了《鶴唳華亭》,男主形象也發生改變,男主蕭定權,即使太子之位,也很聰慧,但他過得很是憋屈,既沒有以往男主戰無不克的光輝戰績,也沒有所向披靡的強大戰鬥力,反而爹爹不喜,權臣壓制,最後落了一個孤家寡人,自盡謝罪的悲慘結局。

除了男主、女主形象變化,宮廷劇內容也是不斷豐富,故事更曲折,人物性格也更加立體。劇中各種計謀也千奇百怪,層出不窮,這也是吸引觀眾們一直看下去的原因吧。

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從電視劇製作方面來說,服化道越來越精美,演員選取也越來越漂亮,賞心悅目的精美服飾,加上俊男美女的傾心演繹,各種離奇曲折的故事傳奇,所以宮廷劇也一直暢銷不衰。

儘管,這類劇也有諸多槽點,比如有些人物、事件不再有歷史原型,故事也可以架空歷史,劇中男主、女主的一些思想行為脫離古人境界,擁有現代思想,特別是感情方面,更是脫離史實,但是瑕不掩瑜,總體上宮廷劇的製作保持著高質量水準。

從《雍正王朝》到《清平樂》,宮廷劇風向已變,你發現了麼?

現在《清平樂》熱播,又把宮廷劇推向一個高度,滿屏都是帥哥美女,前朝的權謀與後宮的感情戲交相呼應,沒有誇張的劇情,沒有離奇的故事,就在踏踏實實的還原一個宋代帝王的日常生活。物極必反,繁華過後,必然返璞歸真,這道理放在宮廷劇發展上也適用。文/惜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