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主体责任、实施联动管理,一文读懂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近日,为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加快建立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推动建立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闭环监管体系,

生态环境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建立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通知》),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有哪些关键点?

落实主体责任、实施联动管理,一文读懂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制度必要性

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是指依法对在用汽车排放进行定期检验、监督抽测和维护修理,使汽车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管理制度。

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事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局,事关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事关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组织协调,形成联防联控机制,推动构建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闭环管理制度,有效推进超标排放汽车维护修理,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

落实主体责任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市场监管部门要督促指导汽车排放检验机构依法落实汽车排放检验主体责任。

汽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履行以下主体责任:

1、应当依法通过计量认证,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或校准在有效期内的排放检验设备,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规范进行排放检验,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现检验数据实时共享。

2、汽车排放检验机构及其负责人对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汽车排放检验机构要在场区内办事大厅、休息区醒目位置张贴本地区可维修单位信息,便于车主联系和送修。

检验标准:《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等。

检验方法:简易工况法、加载减速法检验(注:无法手动切换两驱模式的全时及适时四驱车型,因适用特殊技术或存在安全隐患无法上线检测的车型,以及执法检查等特殊情况使用双怠速法和自由加速法除外)。

落实主体责任、实施联动管理,一文读懂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端等便于公众获取的方式公布本行政区域汽车排放检验机构的信息并及时更新。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应当在网站公示本辖区汽车排放维修机构名录和联系方式。

●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依法依规监督指导汽车排放维护修理工作。

取得汽车维修经营备案的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和从事发动机维修的三类汽车维修企业依法开展汽车排放维护修理业务,可称为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需履行以下主体责任:

1、应按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有关技术标准规范、汽车生产(含进口)企业公开的维修技术信息、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单及车载排放诊断系统记载信息等,对超标排放车辆进行科学诊断和合理维护修理。

2、完成排放超标维护修理后,要按照规定向托修方交付维修结算清单,并通过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将汽车排放维护修理信息及时上传到当地交通运输部门,并注明是超标排放维护车辆。

3、对于属于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作业的车辆,维护修理完成后还应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经诊断后确实无法修复的或维护修理后仍然无法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如实告知托修方。

落实主体责任、实施联动管理,一文读懂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地方交通运输部门可以根据工作实际,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遴选一定比例制度完善、技术过硬、质量信誉考核等级在AA及以上、承修车辆复检通过率高、群众满意度高的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作为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示范站。示范站应挂牌运营,发挥汽车排放污染维护修理带头示范作用,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实施联动管理

各省级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部门应通过信息闭环管理来实现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联动,以及对超标排放汽车的闭环管理。

1、超标排放汽车的排放检验信息和维护修理信息,应分别按照生态环境部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技术要求,通过汽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和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上传至各自省级系统,并通过两省级系统实现数据交互,按制度作出处理。具备条件的地市可以通过地市级相关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并将数据上传至省级系统。

2、对超标排放汽车,汽车排放检验机构应通过书面告知、手机短信等方式通知汽车所有人或使用人,要求到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维护修理。汽车排放检验机构应积极为复检车辆提供预约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检测费优惠等优先服务措施。

3、对经维修或者采用污染控制技术后,大气污染物排放仍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车辆,其所有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和程序将车辆予以报废。

4、汽车未经检验合格或取得检验合格标志上路行驶的,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

处罚

强化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会同交通运输、公安交管、市场监管部门完善监管执法模式。推行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取证、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测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

1、地方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加强汽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督检查,可采取现场随机抽检、排放检测比对、远程监控排查等方式,实现对排放检验机构的监管全覆盖。

严厉打击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检验结果、出具虚假报告、屏蔽或者修改车辆环保监控参数等违法行为,一经查实,生态环境部门暂停网络联接和检验报告打印功能,依法予以严格处罚并公开曝光。同时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通报市场监管部门,由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并记入信用记录。

落实主体责任、实施联动管理,一文读懂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

2、地方各级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站监督检查。

对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护修理,破坏汽车车载排放诊断系统,采用临时更换汽车污染控制装置等弄虚作假方式使汽车通过排放检验等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有关汽车排放性能维护(维修)示范站存在违法违规情形的,应撤销其示范站称号,并向社会公告。

3、交通运输部牵头组建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专家委员会,加强对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工作的技术支持,开展相关政策标准研究评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

4、各省级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部门要研究建立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相关仲裁机制,保障各相关方合法权益。

环保召回对汽车生产者的课题分析

“把同一批环保缺陷车型都‘揪’出来”

环保召回大幕开 柴油车与OBD“唱主角”

【汽车问题线索征集】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

关注产品安全与产品召回的权威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