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2尋訪萊西嶺前李氏

十五年前在鵬化莊聽族人說八十年代去嶺前收棒葉,遇到嶺前李姓,在那論輩,2003年春節去裡店馬格莊尋訪時,一長者說在大道邊的嶺前飯店李老闆說是和海陽是一宗一族。

8月22日中午在石城村出來後,就直到嶺前,剛進村,映入眼中的一棵古樹,老遠望去,鬱鬱蔥蔥,原以為是槐樹、榆樹,走近細看,才發現是棵普普通通的酸棗樹,就是小時候經常在秋天上山摘吃的山一棗。

此樹大概有兩米粗 ,六七米高,據村民講述,這棵古樹有600來年,建村時就有了,也有說是1000多年,建村前就有。

  據說這棵古樹最初是長在墳旁地邊的 ,後來墳地搬到其他的地方了,但是這棵酸棗樹卻留了下來,當時的嶺前村在這棵酸棗樹的北面,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嶺前村以酸棗樹為中心,向南和向東這兩方向不斷髮展。

2019.08.22尋訪萊西嶺前李氏

和樹下乘涼的村婦聊了幾句,得到了李氏家廟的大概位置,步行而去,老家廟已被擋起來了,院子裡養著幾隻羊,有點破舊,還歸大隊管。

2019.08.22尋訪萊西嶺前李氏

匆忙拍照,前行尋訪譜書,在一戶即將出發的農女家裡要來了一本2005年新修的嶺前村志,由於她要去女兒家,著急,在其叔伯兄弟的幫忙下,好說歹說才借出在街上查閱,村志裡記載有嶺前村各姓的族譜。

2019.08.22尋訪萊西嶺前李氏

記載如下:

李氏自始祖榮公於明永樂初由雲南不老村遷居嶺前村,然李氏族譜從二世祖至八世祖數世失傳,遂於道光十六年創修李氏族譜,於宣統元年重修李氏族譜,2003年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再修李氏族譜。

一世 榮 配董氏,葬灣西崖道南棗樹塋

二世 均美 均道 均德 木

由於村志記載較簡單,還是要找到老譜書看一下,拍完村志,急忙還給已鎖門要去萊西城的村婦。

繼續在村裡尋訪無果,只得知03年修村時,村裡有三本譜書,可能是秀才李蘭初所寫,現在下落不明,有一本被賣到李家屯了。再讓去大道東邊開飯店的那家戶主打聽下。

向東前行,打算去飯店打聽,走到半途,路遇一長者在門洞裡做木雕,遂上前聊了幾句,原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鄉村木雕藝術家”李昌波宗親,20多年來,他利用一切的閒暇研究木雕藝術,製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木雕作品。他自幼愛好書法繪畫,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自學木雕。1991年,嘗試雕刻的第一例作品一對蓮花鯉魚燭臺竟被一古董商以600元的價格收購,這在當時的小村莊引起了不大不少的轟動,從此便與木雕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

同時,昌波宗親還有祖傳手藝“捏泥老虎”,每當新年到來,當地許多民間藝人用泥捏出小老虎給孩子玩,如今傳承了一百多年的泥老虎技藝變成了瓷老虎。他說:小時候,他們這一帶有許多會做泥老虎的民間藝人,他的老爺爺是做泥老虎最好的一個老藝人,如今這門手藝已近失傳了。

有興趣的自行上網搜索吧。

從昌波宗親家出來,直奔李家屯了,聊天聊的忘記去飯店打聽了,有機會再去吧。

前往李家屯途中,看地圖李家泊在附近,先去李家泊,再回李家屯吧。昨天的文章已發過了,不再贅述。

 注:此文在1小時前創作完成,由於失誤丟失了,只好重寫,教訓深刻!

2019.08.22尋訪萊西嶺前李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