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編者按

為全面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蘭山街道在轄區內全面推進社會治理網格化,設置了449個基礎網格、130個專屬網格;配備了293名網格長、494名專職網格員、914名兼職網格員、130名專屬網格聯絡員。這些網格員每天走街串巷、進家入戶,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釐米”。在他們身上,每天都在發生著溫暖的故事。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網格員的故事,讓群眾瞭解他們、理解他們,對他們身上體現的正能量進行褒揚。

接下來,

讓我們走進響河屯村,

聆聽劉淑香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大娘,釦子我給您釘吧。”

40多歲的劉淑香假如不穿著網格員馬甲坐在小區居民中,看她與老人、婦女拉呱的熱鬧程度,你會認為她是一位家庭婦女。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大娘,你這衣服一看就是剛買的,怎麼還要釘釦子呢?”劉淑香問。

被劉淑香叫大娘的是響河屯村祥和小區的密李氏,今年91歲。昨天女兒給她買了一件新上衣,她試著衣服釦子縫的不是很結實,便拿著衣服來到了小區涼亭前和鄰居們說話拉呱地釘釦子。儘管91歲的密李氏耳不聾眼不花,出於習慣,劉淑香還是拿過了衣服替老人釘。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其實,和密李氏一樣的老人都喜歡和劉淑香拉呱,老人們有什麼想法,拉呱過程中劉淑香就收集齊了,她也喜歡為這些老人跑腿辦事。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91歲的密李氏不會用手機,儘管和兒子一家住在一座樓上,只要有什麼事情,密李氏就會在樓下找網格員劉淑香打電話聯繫她的家人。春節後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發生後,劉淑香和大家一起站崗守卡,和這些老人見面的機會就少了,劉淑香對獨居的幾位老人不放心,便經常過去看看,稍帶些生活用品。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響河屯村不像那些純社區的網格管理,村裡除祥和小區以外,還有19條近一公里長的街巷,典型的城鄉結合模式。而她負責的祥和小區,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家是外來租住戶,所以,“抗疫”期間不僅村裡對小區加強了管理,劉淑香更是和小區居民高度注視著人員出入,嚴格執行隔離制度。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為了瞭解群眾的需求,劉淑香不管是工作還是下班之後,都喜歡到小區的廣場上和大夥拉呱,遇到問題她能解決的絕不推辭,一些腿腳不方便的老人,讓她捎帶著買東西,她也樂此不疲。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每年三月份,村裡30歲以上的群眾需要進行基礎養老保險資格認證,劉淑香要反反覆覆在每一座樓裡爬上爬下的下通知,好多不會用手機認證的人,她還要親自為他們操作,從不厭煩。村裡每年都要為群眾集體購買醫療保險,為了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她還是每家每戶通知到村委去進行驗證。

為了普及消防安全,村裡在小區廣場上建起了“消防安全廣場”,有些老人不識字,看不懂上面的注意事項和操作要求,劉淑香就經常以拉呱的形式,介紹在家中如何注意防火、滅火。有人不注意公共環境衛生,隨意丟垃圾,她發現後就隨手拾起,人們看到她的舉動,就不好意思再丟了;在最近開展的剷除罌粟的行動中,劉淑香和其他網格員一起在村內進行禁毒、鏟毒宣傳的同時,還爬到樓上、平房上檢查。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劉淑香知道,

拉呱其實就是交心,

和群眾拉呱能得到信息。

知道群眾的訴求了,

她就能更好地為父老鄉親們服務了。

【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我們的故事】當群眾的“拉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