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上回介紹了唐朝山水畫家李思訓,可在畫史上,他很少單獨出現,一般是和兒子組合出道,父子CP——李思訓是“大李將軍”,他兒子李昭道被稱為“小李將軍”。

李昭道字希俊,生於公元675年。

這時候唐朝正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時,李昭道作為皇室宗親,一出生就衣食無憂,倍享榮華。

但這時的唐高宗李治的風眩症更厲害了,他已有了將ZQ交給皇后武則天代管的念頭。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電視劇中的李治與武則天

這對於李氏宗族來說,無異於埋下了一顆地雷。

683年,李治駕崩,遺詔讓太子李顯即位,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武則天決定。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權位,大肆翦除李氏宗室,導致了諸王之亂。

李思訓一家雖然沒有參與“叛亂”,但畢竟是李氏族人,難免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疑。

因此在武則天稱帝后,清洗李氏宗族之時,李思訓急流勇退,棄官隱居,專心繪畫。

李昭道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繼承了家學淵源,潛心學畫,終成一代大家。

《宣和畫譜》說李昭道:“智思筆力,視思訓為未及,然亦翩翩佳公子也。能不墮於裘馬筦弦之習而戲弄翰墨,為一時妙手,顧不偉歟!”

這麼一位“翩翩佳公子”,青少年期間都是在ZZ高壓中度過,所以哪怕是畫畫,都小心翼翼,不忘為上位者塗脂抹粉。

這一點,在他的名作《明皇幸蜀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就可以看出來。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明皇幸蜀圖》

所謂幸,就是指君王駕臨某地,皇帝到哪裡,哪裡的百姓就感到幸福。

可實際上,這幅畫的背景是安史之亂唐明皇帶著一群人逃到巴蜀之地避難。

但李昭道不敢這麼畫啊!

所以,在《明皇幸蜀圖》中,我們看到的是畫上人物個個衣冠楚楚,置身於青山綠水之中“遊春”似的,巧妙地迴避了唐玄宗為避安史之亂逃亡的史實,可謂用心良苦。

哪怕到了現在我們欣賞這幅畫,也沒把它當做記錄史實的作品,而是把它當做山水畫來看。

從《明皇幸蜀圖》上可以看到:山石樹木人物鞍馬都是用線描勾勒而成,在勾線造型的基礎上,採用了裝飾化的青綠賦彩方式。

這些青綠色彩多為石青石綠等礦物質顏料,質地沉著厚重,顯得古樸厚重,與畫中人物的硃紅、儲石、胭脂等暖色形成對比,呈現出一派富麗氣象。乍看之下,彷彿就是一片歲月靜好,出門踏青的遊樂情形。

只有在畫面中間,一個山谷之中,畫家才隱晦的描繪出“逃難”的樣子:官員顧不上禮儀,隨地而坐,還露出兩條粗腿;隨從們忙著給牲畜背上加固行李;一頭驢子甚至就在地上四腳朝天,不知道是打滾還是累斃了……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明皇幸蜀圖》局部1

再看看畫面右下方,身著紅袍、騎三鬃馬唐玄宗正要過橋,但他的馬卻躊躇不前。《畫史清裁》說:“明皇騎三鬃照夜白馬,出棧道飛仙嶺下,乍見小橋,馬驚不進。”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明皇幸蜀圖》局部2

隔遠看,蜀地的山巨大高聳,幾乎把畫面都佔滿了,相比之下,人物顯得十分渺小,而且畫山的線條挺直峻、重重疊疊,更給人以壓迫之感。

而且,山石也不是一律直立向上,有欹有斜,罅隙之間還有云霧瀰漫——你把它放到《西遊記》裡當做妖怪的巢穴也毫不違和啊!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明皇幸蜀圖》局部3

我們可以對照《春山行旅圖》來看一下。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春山行旅圖》

《春山行旅圖》據稱也是李昭道的作品,同樣是一群人在群山間行進,裡面很多人物動態造型還和《明皇幸蜀圖》一模一樣,但《春山行旅圖》就顯得疏朗很多,也沒有那種讓人心悸的壓迫感。

一笑再給大家看一幅明代畫家仇英畫的《仿明皇幸蜀圖軸》,那種壓迫感是不是更少了?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仿明皇幸蜀圖軸》

——這可能就是藝術家也不能完全控制自己作品的具體表現吧。

南宋詩人劉克莊還為《明皇幸蜀圖》寫了一首詩:

狼煙起幽薊,鳥道幸岷峨。

穆滿尚八駿,隆基惟一騾。

失守文皇業,來聽望帝聲。

向令曲江在,吾豈有茲行。

——老劉你要不要這麼直白啊?要知道你在的時代金國是壓著南宋在地上摩擦啊,二哥別說大哥好嗎?

《歷代名畫記》中說“山水之變,始於吳(吳道子),成於二李(李思訓、李昭道)。”

自唐以後,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冷謙、仇英等人無一不受到李氏父子畫風的影響。

李昭道繼承父業,在設色用筆上又做出了新變化,被認為“變父之勢,妙又過之。”

他不但擅畫山水,還能畫鳥獸、樓臺、人物,雖“豆人寸馬”,也畫得鬚眉畢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昭道還首創海景畫,代表作有《海岸圖》、《海天落照圖》等,可惜都沒能留存下來。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穫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

這幅掩蓋事實粉飾太平的畫,居然還成為了中國美術史上的千古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