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最近看了兩本大眾科普類的美術史通俗讀物。作者是蔣勳先生,

一本是《中國美術史》,一本是《西洋美術史》。兩本書字數不算多,作者有心將其定位在小白讀者階段,所以無論是文字的編排,作品的摘取以及賞析的翔實度都停留在舒服不費勁的感覺上,也難怪豆瓣上許多人看完後表示很適合給上小學的兒子女兒讀……

我大概兩本交叉看了一遍,感覺單獨縱覽中國的美術發展歷程,自己格外偏愛宋唐時期,無論是精工花鳥蟲魚亦或是豐滿女子的婀娜多姿,色彩豔麗、淡雅兼有之,且同期歐洲還淪陷在中世紀“黑暗時期”,實在是耀眼的很。

但若將歐洲藝術鼎盛的文藝復興時期挪到中國來看,便已進入天朝上國的“衰退期”(自我感覺),也是世界話語權逐漸為西方列強所掌握,東方文化漸趨跟隨姿態的轉折階段。

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宋徽宗畫作

不過雖為自己不喜的比照階段(文藝復興),卻還是發現了美術史上一些有趣的現象:

1,維納斯 VS 嫦娥

文藝復興初期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將斷臂維納斯優雅中所缺少的嬌羞描繪了出來。而幾乎同期,遠在中國,有一個科舉不利的天才唐寅,畫了一個優柔婉轉的嫦娥。個人覺得西方畫女子,更注重骨骼和身形比例,平鋪開來後給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東方畫女子,更注重面容、服飾、妝容這一切整體收攏的細節以及神態舉止的微妙瞬間。

西方維納斯的圖(審核說我太暴露…………大家可以自己去西方名畫裡感受一下)

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唐伯虎的嫦娥

2,威尼斯畫派 VS 清朝揚州八怪

威尼斯畫派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出現的畫派,代表意大利新興城市的崛起和發展。代表畫家有喬爾喬內以及提香。

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喬爾喬內

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提香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由於工商業發達,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和威尼斯畫派一樣,都是由於經濟發展的緣故自成一派風格的衍生派別。兩者的畫風都比較入世,比起威尼斯畫派對於宗教人物的物慾和肉慾化,揚州畫派則是在封建皇權統治下對於民生的諷刺和反映,借物嘆今是中國畫家一貫有的特點。

喬爾喬內的田園合奏圖(審核也說我太暴露,沒辦法,藝術角度也無法傳播所謂這樣的照片,理解一下,我怕扣分,求生欲很強)

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羅聘-鬼趣圖(男鬼嘲笑人類挑逗女鬼),溼紙畫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一個對藝術史有興趣,但是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小白的話,蔣勳先生這兩本書,值得交叉翻閱,生動有趣,又容易加深印象。

誰和嫦娥差不多時候“紅”?文藝復興時期中西方趣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