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最近蜜丝懂在公号后台收到好几位妈妈咨询肌张力高的问题,都表现的很焦虑!

原来是体检的时候儿保医生说宝宝有点肌张力高,好像还挺严重,让回家做运动。上网查关于肌张力高的说法,直接被吓哭,担心宝宝会得脑瘫……

还有的家长,发现宝宝拳头攥的紧、脚趾内扣、头后仰、飞机手等,疑惑宝宝是不是肌张力高。

我本来对这个概念不是很熟悉,看大家如此紧张,蜜丝懂真是于心不忍,于是去研究了一下。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肌张力到底是什么?

肌张力,就是「肌肉的张力」,是指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简单的说,就是宝宝的肌肉在安静、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

儿保医生,特别是小儿神经科医生在给宝宝进行身体检查时,常常要进行此项检查。

医生通常是通过活动宝宝的四肢和关节,感受宝宝肢体放松的情况下,在被动地屈伸及旋转等运动中的阻力。

肌张力增高时,阻力增高,而肌张力低下时,阻力减低。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上面这张图片中的宝宝,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依然持续性的呈现头部向后背的状态,经引导也不易恢复,这就是肌张力高的典型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只是偶然呈现这样的姿势,经过引导又能够恢复,那么是正常的情况,不是肌张力高,妈妈们不用太过担心。

肌张力高有啥表现?

肌张力高是什么感觉?想象你发现自己中了5000万彩票,你兴奋的跳了起来,你感觉到的肾上腺素和警戒感就类似于一个肌张力高的宝宝对自己肌肉的感觉。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肌张力维持身体做出各种姿势和正常运动,一旦肌张力过高,会因肌张力亢进出现一些异常的姿势,肢体活动也会受到限制。

肌张力高常表现出,上肢肩关节内收,肘、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握拳状,拇指内收;下肢伸直,大腿外展困难,踝关节跖屈。坐时两下肢向前伸直困难,站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踮足、剪刀样步态等。

如果宝宝只是偶尔出现这样的姿势,经家长引导后可以恢复正常,那很可能不是肌张力高;但如果在放松时仍保持这种状态,经引导不能恢复,则很有可能是真的肌张力高,应到儿童医院找专业的神经科医生进行检查确认。

判断一个宝宝是否肌张力高,还要看宝宝运动发育的水平。如果宝宝运动发育正常,比如宝宝已经会翻身、坐、爬行等,爸爸妈妈就不必担心宝宝肌张力是否有问题。

但是,我们常常遇到的是宝宝翻身很好,也可以坐了,甚至有的大运动发育比同龄宝宝要超前,却被扣上”肌张力高“的帽子。 要知道真正病态肌张力高的宝宝是不会运动发展正常的。

肌张力高会是脑瘫吗?

经常有家长把“肌张力高”和“脑瘫”划等号。

只要宝宝出现一些蛛丝马迹,比如“有时小手呈握拳姿势”,“总是爱使劲”等现象,家长就担心是不是肌张力高,是不是脑瘫,是不是给宝宝耽误了。

首先要说明,只有有脑损伤的宝宝才有可能引起脑瘫。

一个正常出生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很顺利,生下来就会哭了,没有脑损伤,以后发育也很正常,就算是表现出肌张力高,也不会患脑瘫的。

被指肌张力高的可能原因

一些脑瘫的宝宝早期会有肌张力高的症状,但很多宝宝肌张力高只是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只有极少部分和脑瘫或脑部疾病有关。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儿童保健医生在体检时提到的「宝宝肌张力有点『高』或『低』」,绝大多数只是在说宝宝的发育差异。

这种特定时期的异常肌张力增高,不是真正的异常,可能有三种原因:

(1)特殊时期的正常反应

刚出生的宝宝全身屈肌张力都比较高,但身体活动的大部分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又叫反射行为。

拥抱反射,表现为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会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大哭。拥抱反射在每个宝宝身上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满月之前很常见,2个月左右消失。

强直性颈部反射,也被称为“击剑姿势”,当宝宝头部专向某一侧时,同侧手臂会伸直,另一侧手臂弯曲。这种反射在宝宝5~7个月左右会消失。

“力大无比”的抓握反射,出生开始直到5~6个月左右消失;“脚尖着地”的踏步反射,会在9~12个月左右消失。

(2)宝宝情绪的影响

如果宝宝情绪紧张不能放松,检查的时候自然就不配合,比如做出「紧紧攥拳头」的行为,这也会影响肌张力检查的结果。

(3)触觉敏感导致的抵抗

当一些触觉比较敏感的宝宝去做这些检查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抵抗。这也会导致了检查结果认为,宝宝的肌张力偏高。

真正的肌张力高要如何治疗?

如果诊断为是疾病引起的肌张力异常,别怪蜜丝懂啰嗦,那就真的要及早治疗,不要耽误

对于确诊为肌张力异常的孩子,需要启动正规的物理治疗,进行专业康复训练和家中日常锻炼。在家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练习蹬三轮的动作,听轻柔的音乐放松,增加孩子的力量,克服肌张力异常带来的行动障碍,通过持久训练逐步恢复健康。

孩子肌张力高,游泳是有效的康复方式吗?

游泳不是有效的康复方式,但专业的水疗可以。水本身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润滑剂,孩子在水中去做一些动作,或者在水中做一些按摩、牵拉,都可以达到一个治疗的效果。

但这一定是需要有专业的老师引导的,如果只是给孩子带个项圈去游泳那就算了。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电疗、游泳疗法、针灸、打“脑活素”、吃“偏方”、剧烈做操甩动孩子四肢等江湖骗术,是时候止住招摇撞骗的脚步了。

真正肌张力高的康复是持久而且枯燥的,很可能要坚持三四年,孩子的大运动才能勉强追上正常的孩子,而且依然需要不间断的进行下去。并不是打个针吃个药,随便在家做做被动操,就可以好起来的。

避免过度诊疗

其实这一部分才是我重点想说的,国内现在有一个很不好的问题就是,借一个国外研究出来的婴幼儿疾病的概念,然后把症状描述得似是而非,让本来甚是罕见的疾病泛化,本来正常的孩子中枪一大片,家长焦虑不已,然后趁机卖相关的产品和疗法。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我从中文网页中看到的例子来说,绝大多数都是这种,儿保医生捏了捏,就说肌张力高,让买书和光碟回家做被动操。这种可以确定是在骗人。

首先,肌张力高的诊断不是儿保医生的水平就能看出来的,他顶多发现一些异常,然后应该建议你找专业的医生做更详细的评估。

其次, 判断肌张力也不是随便摸摸,一次就可以诊断的,因为宝宝在陌生环境,或者情绪紧张的情况下,都容易绷紧肌肉,造成误判。

最后,只是做做被动操是治不好肌张力高的,前面说了,治疗肌张力高需要持久的系统的康复训练,被动操能“治好”的宝宝,肯定本来就没有什么异常。

虽然肌张力高或低是很多严重疾病的表现之一,但咱们也不能杯弓蛇影,通过单一轻微表现就作判断。更不要胡思乱想,在自己不能判断或心有疑虑的时候,看专科医生才是最明智的。

我看到一个例子说,宝宝被医院诊断肌张力高,还需要住院治疗什么的,但是宝宝所有大运动发展都很正常,这种我也是无力吐槽。

如果你没有经历早产难产等特殊问题,宝宝的大运动发展一切正常,抱起来并不感觉十分僵硬,大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让那些卖光盘的无良医生见鬼去吧。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温馨小贴士:

想要孩子肌肉力量增强,平时就多训练宝宝的主动运动,可以少点抱ta哦!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当宝宝满月后,可以让ta俯卧趴着玩,这个动作既可以锻炼孩子的抬头能力,又可以锻炼颈背部及躯干的肌肉力量,对以后宝宝自己 翻身、爬行都有帮助。

而且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改善肠胀气和肠绞痛的问题呢!

“肌张力高”是个什么鬼?你被儿保医生吓到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