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如果你是家長,自控力讓你的孩子學習專注,不受外界干擾,

如果你想保持好的工作生活習慣,堅持高效工作、長期健身減肥、持續學習,那自控力必不可少。

那什麼是自控力呢,自控力表面意思是自己控制自己,比如,控制自己不要玩遊戲呀,

也就是不要做什麼事情。其實,它包含兩個核心要素。

分別是我不要和我想要。

這兩種具體的能力其實都對應大腦的一個部位,這個部位就是大腦的前額葉,

這個位置就是大家大腦正上方,髮際線往上一點的位置。

我經常和很多家庭開玩笑說,咱們首先不能打孩子,實在沒忍住,千萬不能拍打孩子的頭頂部,

是會打傻的。因為大腦內部這個腦區,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執行功能。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具體就是自控力的這兩種:

我不要,指的是抑制能力,用來指引我們避開不相關的事。

我想要,是一個人的行動能力,用來增加我們做事情的願望。

首先我們先來講第一個要素:我不要。

其實這個能力就是心理學上常提到的延遲滿足能力

這是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米歇爾通過一個糖果實驗得來的結果,為了檢驗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米歇爾長期追蹤了一群孩子,歷時50餘年。他研究發現了一個重要結果:

孩童時代的延遲滿足能力對孩子一生具有持續影響。

20世紀60年代,在斯坦福大學的幼兒園裡,米歇爾的研究團隊給4-5歲的孩子做了一個糖果實驗。

米歇爾和助手們先讓孩子們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糖果,

把孩子自己選好的糖果餅乾放在了他們的面前,旁邊有一個小按鈴,然後米歇爾告訴孩子,

我要出去20分鐘,如果你想吃糖果時就按下小按鈴,如果你能夠等我回來再吃糖果的話,

你可以得到第二塊同樣好吃的糖果。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然後呢,研究者們通過單向玻璃可以觀察到孩子們的各種反應。大家猜發生了什麼,

家裡有小孩的應該知道,幼兒園小朋友還等你20分鐘?稍微等你3、5分鐘都是驚喜了對不對?

所以呢,很多缺少忍耐性的孩子迫不及待地吃下了糖果,獲得了即刻滿足;有些孩子剋制了一會兒後,

實在無法抗拒糖果的誘惑,多數孩子堅持不到三分鐘就吃掉了棉花糖;

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孩子不斷地控制著自己,抵制住了誘惑,得到了第二顆糖果。

這些孩子最後成功抵禦了糖果的誘惑,他們是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

也顯示出孩子們具備很強的自控能力。

當然,這個過程肯定是非常艱難的,成功等待20分鐘的孩子們,他們有的會將眼睛從糖果上移開,

有的會放聲唱歌來轉移注意力。

其中有一個女孩兒看著餅乾不能吃,痛苦得要掉眼淚,幾次要用手去按鈴,又縮回了,一次又一次,

像跟自己玩,然後通過大笑來轉移自己的痛苦,低聲自語[不要,不要],來警示自己,最終成功。

從上面的實驗可以看出,延遲滿足能力就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目標,

而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孩子們在等待期中展示的我控制能力的差異。

一個棉花糖就可以預測未來嗎?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以後的人生是怎樣的呢?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米歇爾每十年就會對他們進行一次評估,記錄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評估包括學業成績、職業發展、

身體特徵、婚姻狀況、經濟地位、精神健康等。再比如,一個男孩子把椅子從桌邊移開,

敲打著椅子,眼睛盯著天花板,聽著敲打聲,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完成了實驗。

還有的孩子像演員一樣,通過獨角戲表演來消磨時間,還有的孩子像科學家一樣,

以一種專注的態度操控著小按鈴,探索者小按鈴有哪些玩法,有效地控制著時間。

研究者繼續追蹤這些孩子在未來人生中的表現,發現,延遲滿足能力低的孩子,他們長大後,

出現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難以面對壓力,不能抵禦誘惑,很難維持與他人的友誼,

解決問題的能力差。容易出現品行問題,形成成癮行為,如沉迷於遊戲,甚至容易沾上毒品。

是一個麻煩不斷的孩子,讓父母操心勞神。延遲滿足能力低的孩子最致命的弱點就是自控力差。

那些自控力強的孩子呢,在青春期階段,具有更強的學習能力與社交能力,他們注意力集中,

能抵禦住誘惑,聰明、獨立、自信,自律,計劃性強,在美國的高考中獲得優異成績,

堅持時間最長的前三名,他們的總分高出後三位210分。

在25-30歲階段,他們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交能力,有更好的身材,有更好的自我價值感,

具備更強的社會適應能力,較強的應對壓力和抗挫折的能力。

人到中年40歲之後,他們沒有成為身材肥胖的油膩男,沒有吸菸喝酒等成癮等惡習,

更具有人生成就。同時,這個習慣和大腦也是相互塑造的,特別是科學家對他們的大腦進行的研究,

發現延遲滿足能力強的人,他們的大腦前額葉皮層區更為活躍,

這個腦區是負責人類高級思維和自控力的區域,而延遲滿足能力差的人,他們的中腦皮層更加活躍,

這個腦區是負責人類原始成分,例如,人的慾望、快感和成癮行為等,所以他們更容易產生失控行為,

無法抵禦誘惑,容易對遊戲、毒品等物品上癮。真的是自控力決定人的一生啊,

別忘了,自控力還有另一面,就是“我想要”的能力。

如果我們學會了一些技巧,幫助行為習慣和大腦開始改變,我們的人生就會變的不一樣。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具體有四個小方法:

方法1:遠離誘惑物。

大家發現沒有,那些矇住眼,或者不看糖果,或者用手擋住糖果,或者推開糖果的小孩能堅持得更久。

我們經常說,並不是人與人之間天然有什麼自控力的區別,無非是其中一個孩子,

他設置了想要2顆糖果這個目標,既然想要2顆糖果,但又忍不住口水,那就別看它唄,

不要沒事考驗人性就是這個道理。在我自己考北大期間,我能用3個月時間看完15本厚厚的書,

而有的人備考2年,也看不完一整遍,原因主要在於,我克服了很多外界干擾,

其中一個小技巧就是,我把手機鎖在了宿舍的櫃子裡。

只要我今天決定了看書,我就不會去讓自己有看手機的機會。

這個習慣我現在還保持,一但我要開始寫作,或者思考一個重要問題,必須關機。

不然,現實生活的誘惑也好、雜事兒也好太多了,我沒必要給自己平添煩惱。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方法2:轉移注意力,做別的事情。

比如,唱歌跳舞做遊戲,讓孩子學會從痛苦的感覺中移開,引導他關注愉快的刺激或活動上。

當然,堅持一件事情中間會有痛苦,長期壓抑和緊繃也不行。

所以,我即使在臨考前,也會讓自己刻意放鬆幾天,不去想學習和工作的事情。

自控力的核心並不是一味壓力,不然一定會反彈,而是承認人性,用別的方法避開人性最弱點的部分。

方法3:善用想象。

糖果實驗的效果其實對生活很多方面都有指導,我自己一直在保持體型,

大家減肥的人都知道,減肥的天敵是吃,吃裡面最應該避開的是糖果。

但是經常路過商場,甜品店的香氣四溢啊,又正值累了一天,這個時候精神和身體都非常疲憊,

再聞到香香甜甜的味道,請問,幾個人能不心動。我不心動我的胃都在叫可是,我瞭解自己啊,

一旦我去吃了,一天健身消耗的卡路里就白費了,我還會內疚,第二天我還會加量健身,

何必呢。而且,我吃了真會那麼好吃嗎?甜品也不夠頂飽是不是?

這個時候,運用想象就可以了,我會想象這個味道大概是草莓味,大家吃進去是什麼口感,

當大腦已經又了這樣一個畫面感的時候,其實已經被恰當地滿足了。

大家可以試一下這個方法,我現在可以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即使我再餓,如果我選擇了不吃,

我可以跟大家一起吃火鍋,我只吃適量的清湯煮青菜,任由大家吃涮肉辣油、麻油香料我否不為所動。

很多人說,哎呀我看你這麼吃我真心疼。我說,那你可能沒有體驗過,我是壓根選擇了不吃,

也完全習慣了,這個過程我絲毫不會覺得被誘惑,我也不需要自我掙扎,

我心中完全是一種堅持了自己生活習慣的平靜,和健康生活的喜悅感。

在我看來,因為習慣而吃不健康食品的,是一種多餘,是一種沒有體驗過這中堅持成長的樂趣感。


4個方法改變我們的大腦結構,提高自己和孩子的自控力

方法4:提醒負面結果。

如果我們將一件事情和負效價的事情的聯結,產生恐懼或焦慮,也會提高延遲滿足的能力。

我剛才講的自己如果晚上吃了會內疚的例子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我知道我為了圖一時之快換來的負面作用會更強,所以我剋制了。

國外很多香菸包裝上都貼著特別恐怖的照片,什麼一個黑色的肺呀,

一個懷孕母親肚子裡受影響的嬰兒呀,一個骨瘦如柴的人呀。

這些照片看一眼就挺嚇人。所以讓一個想戒菸的人,買菸的時刻看到這個包裝,會不會猶豫下?

一個堅持抽菸的人,他想抽一根都必須去看一眼這個包裝,煩不煩?挺煩的。

如果一個抽菸的人身體不舒服,他會不會自然聯想到那個黑色的肺?會的。

這就是提醒負面的作用。

自控力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成就的高低,會持續影響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