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請讓光線來做設計 ——貝聿銘

貝聿銘(Ieoh Ming Pei)1917年出生於廣東,10歲隨父親來到上海,18歲就負笈遠涉重洋來美國求學。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設計。他的祖輩是蘇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擁有的蘇州園林獅子林裡度過了童年的一段時光。其父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貝祖怡。

建築融合自然的空間理念,主導著貝氏一生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共同點是內庭,內庭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上海美術館是貝氏的畢業設計,嚴謹的平面間錯安排了數個內庭,使之觀感為各個不同藝廊的背景,將自然引入室內是他的設計特點。到晚期,內庭依然是貝氏作品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光與空間的結合,使空間變化萬端,“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項目名稱:盧浮宮玻璃金字塔

建築師:貝聿銘

項目地點:法國巴黎

項目時間:1983年—1989年

八十年代初,法國總統密特朗決定改建和擴建世界著名藝術寶庫盧浮宮。為此,法國政府廣泛徵求設計方案。應徵者都是法國及其它國家著名建築師。最後由密特朗總統出面,邀請世界上十五個聲譽卓著的博物館館長對應徵的設計方案遴選抉擇。結果,有十三位館長選擇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他設計用現代建築材料在盧浮宮的拿破崙庭院內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一經公佈,在法國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認為這樣會破壞這座具有八百年曆史的古建築風格,“既毀了盧浮宮又毀了金字塔”。但是密特朗總統力排眾議,還是採用了貝聿銘的設計方案。

貝聿銘設計建造的玻璃金字塔,高二十一米,底寬三十米,聳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個側面由六百七十三塊菱形玻璃拼組而成。總平面面積約有二千平方米。塔身總重量為二百噸,其中玻璃淨重一百零五噸,金屬支架僅有九十五噸。換言之,支架的負荷超過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行家們認為,這座玻璃金字塔不僅是體現現代藝術風格的佳作,也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獨特嘗試。

在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東三面還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點綴,與七個三角形噴水池匯成平面與立體幾何圖形的奇特美景。項目建成後,人們不但不再指責他,而且稱“盧浮宮院內飛來了一顆巨大的寶石”。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項目名稱:蘇州博物館

建築師:貝聿銘

項目地點:江蘇蘇州

項目時間:2006年

“中而新,蘇而新”是貝聿銘最早就確定、也是得到國內眾多建築大師贊同的設計理念。這一理念在新館建築上得到了充分體現。熟知貝老設計的貝氏建築事務所的林兵等先生解釋說,“蘇”主要體現在與蘇州古城風貌和人文內涵的融合:“新”主要體現在用材上。大師用他的智慧和獨特的設計風格,使“新”充滿了 “蘇味”,變成了創新的“蘇”和創新的“中”。

貝聿銘酷愛三角幾何造型。三角形作為新館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結構特徵,表現在建築的各個細節之中。新館建築群現代幾何形坡頂體現了錯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頂建築特色,與周邊建築的融合,使貝老十分高興。新館保持了傳統的粉牆黛瓦色調,而屋頂採用加工成菱形的“中國黑”花崗石片,黑中帶灰的“中國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陽一照變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牆體邊飾,與白牆相配,為粉牆黛瓦的江南建築符號增加了新的詮釋。新館建築構造則用開放式鋼結構替代蘇州傳統建築的木結構材料,帶給建築以簡潔和明快。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氏的名言。貝聿銘借鑑了中國傳統建築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將天窗開在屋頂的中間部位,自然光線透過木貼面的金屬遮光條交織的光影,進入到博物館的活動區域。光線經過色調柔和的遮光條的調節和過濾所產生的層次變化,以及不同空間光線的明暗對比,彷彿能讓周圍的線條流動起來,令人入詩入畫,妙不可言。這位“光線魔術師”對形式和光線的敏感,使他設計的建築作品自成一格,在創新與審美兩方面尤其突出。

在新館設計中,貝聿銘充分考慮了蘇州的人文內涵,借鑑了蘇州古典園林的風格。庭園中的竹和樹,姿態優美,線條柔和,在與建築剛柔相濟的對比中,產生了和諧之美。紫藤園西南方的那棵紫藤樹,是貝聿銘親自在光福苗圃園裡選中的,還嫁接著從文徵明當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來的枝蔓,以示延續蘇州文化的血脈。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通過內庭院將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於建築,是貝聿銘建築設計的一個特色。最讓大師煞費苦心的是位於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的設置。這座在古典園林元素上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藉著拙政園的牆,“以壁為紙,以石為繪”,高低錯落排砌的片石假山,在朦朧的江南煙雨籠罩中,營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畫的意境。且看米芾詞雲:“奇勝處,每憑欄,定忘還。好山如畫,水連雲縈,無計成閒。”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項目名稱:秀美美術館(日本)

建築師:貝聿銘

項目地點: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項目時間:1997年

日本滋賀縣的秀美美術館 MIHO MUSEUM,是貝聿銘在日本留下的一個桃花源。

美術館由小山秀美子創辦,是一傢俬人藝術博物館。其中館藏藝術精品分別來自中國、羅馬、伊朗和埃及等國,彙集日本美術,以及各種佛教藝術品。藏品超過2000件,是日本最大的一個私立美術館。值得一提的是,它坐落於滋賀縣信樂町的原始保護林。不僅僅是遠離都市,其80%以上的建築物都埋藏於地下。為了充分保護自然環境,通往美術館的道路都是由吊橋和隧道構建而成。而這樣的設計,也充分展現了貝聿銘最初的設計想法。這就是一座桃花源,就該建造一座地上天堂。

秀美美術館建在林中山頭,俯瞰下去是一條娟秀的曲帶,與周圍的萬叢樹林相融,兩相和諧。吊橋和隧道,是通往美術館主廳的必經之路。而在經過隧道之前,有一段櫻花林道。四月上中旬正是該地的賞櫻時節。櫻花開遍搖曳著大片大片的粉色花海,落英繽紛。由於隧道的建造材料是金屬,在自然光的反射下櫻花的粉色便會映入隧道,呈現絕美盛況。

隧道後是吊橋,然後便是美術館正廳。傳統日式設計的路燈和松樹,增添了美術館入口的時代感。 整個美術館的構建都是外形嶄新的鋁製框架及玻璃天幕,構建以幾何造型。正廳入口處的玻璃門被設計成了圓弧形窗式,被稱為“夢之扉”,目的是體現自然與建築物的親和力。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館廳內與廳外,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廳內一律巨大的玻璃落地窗,如屏風一般隔絕室內外,透過玻璃,窗外的遠山,森綠,蔚藍都映印在窗,與自然匯入一體。 稍仰頭便是由鋼架構建的幾何造型,從入口大堂正面以借景的方式眺望,開放的信樂大自然充滿動力的展開。

廳內是蜂蜜色的石灰石牆壁,塗上桃色的百葉天窗,另自然光更加擴散。陽光灑下,照亮了石灰石牆壁,帶有溫暖的光芒。幾何圖案也會隨著一天裡不同時間的自然光照射而呈現不同的圖案。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項目名稱:達拉斯市政廳

建築師:貝聿銘

項目地點:美國得克薩斯州

項目時間:1977年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達拉斯市政廳是貝聿銘設計的一座振人心神的建築,正面向前傾34°不僅能為正門主入口和窗戶遮陽而且具有節能的特點。連接大廳的走廊逐層向上退縮,自然光自屋頂灑落,整個空間明亮開闊而富有生機。

貝聿銘建築師事務所通過從全局角度解決個體建築設計問題來深深介入到許多城市的舊區更新和新區開發,同時也得到極有影響的設計任務。達拉斯市政廳就是一例,貝聿銘曾回憶說:“當我們在達拉斯被接見時,被問及如何著手設計時。我們回答在構思任何方案之前,對市政廳所在的區域的環境以及該區與城市其他各區之間的關係做一個徹底調查研究。”這使當局相信應該聘貝聿銘設計市政廳。

通過調研表明,達拉斯市不僅需要一個新的市政廳,而且還需要一個能帶動周圍發展同時又能為市民提供方便的空間。為了尊重建築師的分析結果,當局在原七公頃用地基礎上再增購十公頃土地,以供建造容納1400輛汽車半地下車庫,其上建造步行廣場及花園,花園附近將建造一些民用辦公樓,提供開發機會。這使附近相當衰落地區狀況得以改善。建成後達拉斯市政廳不僅成為該市象徵,更重要成為區域更新的起博器。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項目名稱: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建築師:貝聿銘

項目地點:美國華盛頓市

項目時間:1937年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位於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100餘米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築。貝聿銘用一條對角線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西北部面積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邊朝西館,以這部分作展覽館。三個角上突起斷面為平行四邊形的四稜柱體。東南部是直角三角形,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機構用房。對角線上築實牆,兩部分只在第四層相通。這種劃分使兩大部分在體形上有明顯的區別,但整個建築又不失為一個整體。

展覽館和研究中心的入口都安排在西面一個長方形凹框中。展覽館入口寬闊醒目,它的中軸線在西館的東西軸線的延長線上,加強了兩者的聯繫。研究中心的入口偏處一隅,不引人注目。劃分這兩個入口的是一個稜邊朝外的三稜柱體,淺淺的稜線,清晰的陰影,使兩個入口既分又合,整個立面既對稱又不完全對稱。展覽館入口北側有大型銅雕,無論就其位置、立意和形象來說,都與建築緊密結合,相得益彰。

設計美術館東館是對貝聿銘的挑戰。作為一名華人建築師,他從未忽視自己同中國文化與歷史的聯繫,而在建築創作中,他則主張把中國建築的內在精華融合在現代建築之中。貝聿銘對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來的埃及金字塔造型有獨特的研究。幾經琢磨貝聿銘突出奇想:一條對角線穿過這片梯形的直角頂點,將這片用地劃為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直角三角形。這條線成為東館設計的絕妙發端。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項目名稱:北京香山飯店

建築師:貝聿銘

項目地點:中國·北京

項目時間:1982年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在我身上東方和西方兩個世界並存。我在進行建築設計時會不時回憶我的出身背景……。”為新中國創造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20世紀70年代,中美建交後,貝聿銘懷著一腔報國熱情,回到故國。應中國政府的邀請,他接手設計香山飯店。他與兒子貝定中來到北京市西北離市區二十五英里的香山。那裡原先是皇帝的狩獵場,風景如畫。是時,剛下過一場小雪,帶圍牆的園林覆蓋著一層薄雪,裡面涼亭、寶塔分佈得錯落有致。他們頂著凜冽的北風,沿著一條陡峭的小路爬到半山腰的一座涼亭中。從那個角度望去,香山公園儼然一幅畫卷。貝聿銘說:“當我們看到那個地方時,我絲毫也沒有猶豫。我說,我們就在這兒建吧。”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香山飯店使貝聿銘有機會重新尋找中國的現代建築風格。他的理想是為新中國創造一種新的建築語言。 貝聿銘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的建築不能重返舊式的做法。廟宇和宮殿的時代不僅在經濟上使建築師們可望不可及,而且在思想上不能為建築師們所接受。我希望儘自己的淺薄之力報答生育我的那種文化,並能儘量幫助建築師們找到新方式……”

本著尋找一種新式建築語言的追求,貝聿銘開始新的探尋。在長江流域的蘇州、杭州、揚州、無錫等城市,貝聿銘參觀了曾被大家族居住過的園林和庭院,看到了飛翹的屋簷、富麗堂皇的屏風、多彩多姿的窗戶。經過考察,貝聿銘認為,這幢建築必須體現中國建築藝術的精華。比如中國園林建築和民居中院落與室內空間不可分割的相互滲透,園林建築中觀賞路線的佈置使人感覺到從幽靜僻靜到豁然開朗的強烈對比,這些優秀的建築手法,都應該繼承下來。

貝聿銘對香山飯店傾注了心血,設計師卡倫·範·蘭根說:“在建築香山飯店的兩三年時間中,他每隔兩小時就會帶著圖紙和立面圖到我桌邊來。我們的工作時間特別長,他非常執著。”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西式建築傾向於用單一的正面建築來表現自己的風格。香山飯店則不同,它層次感很強,逐漸展開,引人入勝。最令人稱道的是“四季庭院”,那裡,疏影婆娑,人們可以一邊品茗一邊欣賞竹叢和金魚。以這座陽光燦爛的庭院為出發點,各條走廊蜿蜒伸展,通向四間低層的廂房。由於設計精巧,從廂房可以看到四周園林的景色。

貝聿銘說:“在西方,窗戶就是窗戶,它要放進陽光和新鮮空氣。但對中國人來說,窗戶是鏡框。那裡總有園林。” “香山飯店表現了建築在文化上如何延續——擷其精華,成就自我。” 貝聿銘在材料運用方面更是精益求精。他希望香山飯店的窗戶採用北京城牆上的那種舊式瓦片來裝飾。瓦片從窯中燒出時工匠們給它們上了釉彩,使這些瓦片具有與眾不同的深灰色的光澤。這就是貝聿銘喜歡的建築材料——簡樸卻不失優雅。

解決了瓦片問題後,貝聿銘開始著手解決小花園的裝飾問題,香山飯店的西式客房有十一座栽有奇花異草和參天古樹的靜謐花園。花園中的小徑蜿蜒曲折,小徑上面有彩色石子鋪成的精緻的竹子和梅花圖案。 這些石子是貝聿銘的助手曹凱文從越南邊境附近的邊遠河床採集來的,雲南的石柱用來裝飾香山飯店的花園。

隨即他們在雲南的石林外圍仔細選擇岩石,並用彩筆標明選好的石塊。然後,工人們把這些總重量達二百三十噸的尖柱形岩石從二十米深的地基中拔出,裝上四十輛平板貨車,經過兩千四百公里的行程運到香山,那些岩石為花園平添了一份神秘的原始氣氛。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香山飯店在美國的影響很大。後現代主義者把它理解為貝聿銘在建築上的一次妥協。他們評論說,現代主義的權威終於採納了借鑑歷史進行裝飾的做法。貝聿銘的答覆是:“現代主義沒有衰竭,根本沒有衰竭。當然,現代主義發生了變化,在向好的方向轉變。如今現代主義擁有了更多的自由。”

香山飯店開張七個月以後,美國授予貝聿銘普利茨克獎。這是建築界可與諾貝爾獎相媲美的一項大獎,貝聿銘因此得到十萬美元的獎金和亨利·莫爾創作的一尊雕塑。授普利茨克獎的人認為香山飯店表現了建築在文化上如何延續——不對過去橫加批評,而是擷其精華,成就自我。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認識大師」一、建築設計鬼才貝聿銘

請多多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