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與知名的長白山或者天山相比,蘇州的天池山顯得默默無聞。它與姑蘇名山天平山、靈巖山一脈相連,因半山坳中有一座小天池,故而得名。與長白山天池亦或天山天池的知名度和規模相比,天池山的天池不值一提,但是在以園林美景和小橋流水著稱的蘇州,天池山卻以天池得名,以天池的存在獨秀於姑蘇的西郊城外。

從蘇州古城區最繁華的觀前街地區,駕車到蘇州西郊的天池山,無需用一小時的時間。從市中心的姑蘇區到新區再到位於木瀆鎮的天池山,一路可欣賞沿途的景色,不必為交通的擁堵而煩惱,也沒有高樓大廈給你的空間感的擠壓,保持一份好心情,開啟輕鬆休閒之旅。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進入木瀆鎮之後,可隨著路標的指引,輕易地到達天池山的山門之外。山門前是一個巨大的停車場,偶爾有幾輛觀光大巴會停在停車場裡,但無關淡季旺季,來到這裡遊玩不用擔心人滿為患和找不到停車位。一年四季當中,無論哪個季節,總有幾個老太太在停車場兜售當地的土特產品,老太太們邁著蹣跚的腳步,用聽不懂的當地語言滿腔熱情地推銷著手裡的產品,讓人不好輕易拒絕。

天池山的門票有點小貴,淡季的時候也是三十元起步。相對於景點的內容,有些小貴的原因可能就在於它的天池。天池山因天池得名,也許門票也因此水漲船高吧!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儘管是不太知名的天池山,門票也可以網上購買了,因此進入山門時可使用二維碼和紙質門票兩種方式。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之下,便可順利進入山門,拾階而上。石階有急有緩,有高有低,需要緩步而行。隨著蜿蜒的石階,前行一百多米之後,便可來到一片開闊之處,開闊處的入口之處有幾個仲永把守。

在開闊地帶,映入眼簾的就是“著名”的天池。開闊地帶的左側是陡峭的山壁,而右側是一片樹林,樹林多以松樹為主,可供遊人乘涼和休息。幾年前,這裡還可以進行野外燒烤,燒烤用的炭爐可自行攜帶或者租用公園的設備。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從開闊地再步行百米左右,便可來到天池邊上。這個“著名”的天池,其實也不過一千平米的水面,水面綠油油的,但並不清澈。盛夏之時,水面有蓮花盛開,為天池增色不少。偶爾可看到尾尾相連的蜻蜓在荷葉上小憩或者點水之後飛快地掠過寧靜的水面。

傳說“天池”即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瑤池”,她曾多次帶七仙女來此沐浴。天池美景由山間眾泉匯流而成,池周奇石林立,四周白雲映水,如煙如霧,有如到了人間仙境。古人題有“水底煙雲”之美稱。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如果從進入山門拾階而上算起,到達天池,其實已經處於半山腰的位置。有古文記載:山腰有池,逾數十丈,橫浸山腹,名天池,山以池名。山頂巨石兀立,高達數丈,形似蓮花瓣,名蓮花峰。唐《吳地記》:“花山,在吳縣西三十里。其山蓊鬱幽邃。晉太康二年,生千葉石蓮花,因名。”

天池山東半邊,人稱“華山”。這裡長松夾道,鳥道蜿蜒,十分的幽靜。康熙和乾隆皇帝都曾遊覽過華山。現在沿著當年的“御道”登山,仍可看到虎跑泉、盈盈泉、地雷泉、洗心泉、桃花澗等景,山坡上有座翠巖寺,門額為康熙帝的手書。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天池山中多泉水,寂鑑寺前有清心泉、寒枯泉,寺旁山上有直徑半米多的圓形山泉名曰“缽盂泉”,還有水聲如搗的“地雷泉”,掬手可盈的“盈盈泉”及“天池第一泉”。

從天池繼續前行,便可來到景區內最具歷史文物價值的寂鑑寺,寺內的石屋和石像,據考證建於元代至正十七年,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寂鑑寺的山門位於寺南,各有石殿一座,分別為兜率宮和極樂園;寺內石殿二三間,稱西天寺,此均為元代遺址。其裝飾與構圖透露出濃厚的喇嘛教氣息,造像線條粗曠,氣勢逼人。從所著袈裟來看,具有濃郁的梵式造像特點,是研究元代雕刻藝術的珍貴實物。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寂鑑寺的背後便有一座可以吃到素面的茶莊,除了品茶小憩之外,來一碗素油打底的素面,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蘇州的麵湯多以甜口為主,北方人可以嘗試著品嚐一下,但不該有太多的期待。

茶莊之後的山路,逐漸變得陡峭起來。這是通往主峰蓮花峰的道路,如果趕上下雨天,這條山石鋪成的石階路變得非常的溼滑,攀登之時必須格外小心。從茶莊登頂至蓮花峰,需要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經過一番努力,終於到達海拔169米的蓮花峰。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山巔處有幾塊巨大的岩石聳立在頂峰,高達數丈,遠看似出水蓮花,盛開天穹。山頂上風很大,是觀景乘涼的好地方。傍晚時分,坐在山頂蓮花峰靜觀日落,紅霞滿天,餘暉燦爛。晚秋時節,從山峰眺望,紅葉滿坡,層林浸染,半山腰處的天池在層林的掩映之下,宛如天上灑落的一面明鏡。

天池山的天池,泉水和幽靜,是它的三大特點,與蘇州的穹窿山相比,雖然在名氣上不如它,但燕環肥瘦,各有千秋,不失為一處鬧中取靜的好去處。


在蘇州的西郊,也有一座小天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