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前段时间,笔者在网上冲浪时刷到了一篇奇文,标题名曰《没有澳洲这场大火,我都不知道中国33年前这么牛逼!》。不得不承认,该标题确实夺人眼球,显然作者深蕴新媒体运营之道。于是,恰好人在澳大利亚、且刚刚被窗外糟糕空气呛醒的我,忍不住点开了它。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一月份曾刷屏朋友圈的爆文

然而才看了没几行,我就已经满脸问号,再看几行,更是感觉到了一阵强烈的不适感,吓得我赶紧把文章关掉了。但是这篇文章火爆的程度远超我的想象,成为了“双10万+”(阅读人数10万+,在看人数10万+)的超级爆款,仅仅在我自己的朋友圈,就有41位朋友读过。

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实,让我这41位朋友,以及更多读过那篇文章的朋友,或是关心澳大利亚火情、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擦亮眼睛,不至于被人牵着鼻子走。

一问:

在澳大利亚,面对肆虐的林火,

大家真的都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吗?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在该文章中,作者写道,“在澳大利亚,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大火与自己无关”。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时,这句话对我的视觉冲击可谓最大。不得不说,作者头一句话是写得挺煽情的,不由让我想到了艾青的那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是后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情况?

首先,奋战在灭火前线的数万名消防员是绝对不会同意这句话的。其实,澳大利亚这个国家的消防体制比较特殊,绝大部分奋战在前线救火的都是志愿者,也就是说,他们平时都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工作,利用周末或其他业余时间进行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考核后成为了志愿消防员。

例如,新南威尔士州乡村消防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志愿消防机构,拥有2000多个消防队和7.2万多名志愿者。他们平日里在自己的岗位正常工作,在有需要的时候,利用自己的假期,不拿一分钱地前往火场。

一直到2019年12月29日,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才在舆论重压之下宣布,要为志愿消防员发放每人每天最高300澳币的补助,每人最多可获得6000澳币的补助。此前,他曾坚决拒绝为志愿者们发放任何补贴。

在此次森林大火中,无论是专职消防员,还是志愿消防员,都是前赴后继地赶往前线。截止目前,已有7名消防员在林火中牺牲,其中包括2名志愿消防员,2名专职消防员,以及3名前来支援的美国消防员。最新牺牲的澳洲消防员是60岁的比尔·斯莱德,供职于维多利亚州林火管理部门,牺牲前已经在消防员这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了40年了。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最新牺牲的澳洲消防员:60岁的比尔·斯莱德 图:ABC

其次,为此次林火踊跃捐款捐物的澳洲民众,也不会同意这句话。截止到2020年1月19日,就森林大火捐款的数额已超过5亿澳元。另据澳大利亚筹款研究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约有53%的澳大利亚成年人向森林大火进行了捐款。

还有,为此次林火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应对不力的民众也不会同意。1月10日,澳大利亚多个城市爆发游行,数万名民众走上街头,要求现任总理莫里森下台,并要求政府为消防局提供足够的资金,为受林火影响的社区提供切实的救济与帮助。

恰好,笔者当时正好路过了墨尔本的游行现场,亲眼目睹了澳洲人民的愤怒和失望,以及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区群众、无辜丧生的动物、奋战一线的消防员的关切(详情可见《实拍:澳大利亚各地爆发游行 抗议政府应对林火不利》)。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1月10日傍晚,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门口,民众冒雨聚集在一起。 凌晨四点穆易迪 摄。

除了奋战在一线的消防员与志愿者、捐款捐物的民众、游行抗议的民众,还有很多很多人都不会同意这句话的,譬如前往灾区救援的澳大利亚国防军、被大火围城熏了好几个月毒烟的悉尼居民、冲进火海救下考拉的那位女士,等等等等。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2019年11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位女士冲进火海救下了一只受伤的考拉。图:The Sun

二问:

悉尼的新年烟花,

真的如该文所述的那么不堪吗?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该文原文段落

这段文字真的是笔法巧妙,极具煽动性,描绘了一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人间惨剧。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诚然,悉尼的新年烟花秀确实引发了一些争议,那到底是为什么,悉尼还是要坚持燃放烟花庆祝新年?

根据悉尼市长克洛弗·穆尔的说法,新年烟花活动的筹备工作早在15个月前就已经开始,数百万澳币的烟花秀成本,早已花掉了。如果事到临头取消烟花秀,这些钱也无法去救济灾民,而是直接打水漂了。

穆尔还补充说:“跨年活动每年吸引超过100万人前往悉尼港观看,全球超过10亿人观看直播,为新州经济注入1.3亿澳币。悉尼当地人、游客和商家都提前为庆祝活动做好了计划。”

简单来说,如果临时取消悉尼烟花秀,不仅数百万澳币的筹备成本会付之东流,1.3亿澳币的预期收入也将无法获得,而丢掉的这些钱也不会插上翅膀自动飞到灾民手里去。因此,从现实角度考虑,取消烟花秀是极其不明智的。

那么,既然不取消烟花秀,活动方有没有做些什么,来帮助灾民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这场盛大的烟花秀活动中,悉尼市政府、直播平台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充分利用了这场庆典的影响力,为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筹款,援助旱灾和火灾的受难群体。

截止2020年1月1日凌晨0:30,即烟花秀开始后的半个小时,就筹集到了超过90万澳币的善款。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2020年1月1日凌晨,悉尼举行新年烟花秀。凌晨四点穆易迪 摄。

三问:

消防员真的不顾林火,跑去度假去了么?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该文原文段落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圣诞假期前往夏威夷度假的故事,我想很多朋友都已经知道了,这确实是事实。因为这次度假,莫里森也被本国人民痛骂不已,导致了数万民众游行要求他下台。但是兢兢业业九死一生的消防员,以及志愿消防员,怎么也“被”休假了呢?

其实,如前文所述,在林火前线灭火的消防员,本来绝大部分就是志愿者,他们本就是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灭火的,根本不存在休假一说。

另外,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仅仅在新南威尔士一州,就有约2000名消防队员放弃在圣诞节与家人团聚,选择留在火场奋战。他们一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有时多达15个小时。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一名身处火场的新州消防员。 图:BBC

我记得去年夏天,国内上映了一部消防题材的电影,叫做《烈火英雄》。该片以“大连7.16油爆火灾”为原型,讲述了大连消防员英勇灭火的故事,感动了许多观众。

而从去年九月份奋战林火至今的澳大利亚消防员,是他国的“烈火英雄”,如果从全球生态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亦是全世界的“烈火英雄”。如此诋毁英雄,真的好吗?

四问:

该文关于澳大利亚火情的配图,是否都是真实的?有没有PS的假图?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该文封面图

首先来看这张封面图,一个小女孩头戴氧气面罩、怀抱考拉,背后是熊熊燃烧的烈火。这张照片可以说是集齐了多种催泪元素,令人观之不忍。可惜,根据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的辟谣,这张图是PS的。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而这张,也并不是真实的卫星图片,而是来自一位艺术家安东尼·赫西的视觉化创作。脸书现在已经将该图片标记为“虚假信息”,以阻止其传播。

我的四个问题已经问完了,基本针对的都是该文的上半部分内容。在笔者看来,该文前半部分有太多关键性的事实错误,仅凭此一点,就足以投诉为“不实信息”了。此外,任何基于虚假事实的观点,无论包装得有多么漂亮,终究只能算是胡扯。

再者说,在他国遭受灾难之时,趁机不顾一切地吹捧自己国家,这样真的好吗?打个比方,如果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某一家日本媒体,发表了一篇《没有中国这次地震,我都不知道日本的防震系统这么牛逼!》的文章,各位看官要是看了,会作何感想?

在这种影响到全球气候及生态系统的巨大自然灾难面前,全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通过嘲笑他国的灾难,去夸耀我们国家当年的灾难,实在是令人感到有些费解。

从该文的字里行间之中,可以看出作者有着极强的国家认同感,不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并且发自内心认为“祖国牛逼”,这点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但是,“牛逼”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牛逼”,并不是真正的“牛逼”。

或许,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自媒体隔岸观澳火:比“牛逼”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最后,希望这场大火早日彻底扑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