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手握軍政大權的東王楊秀清是如何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

永安封王以後,楊秀清成為太平天國中名義上地位僅此於洪秀全的人。而由於稱王以後,洪秀全就只顧著在後宮中享受美酒佳人,不理朝政。所以東王楊秀清成為太平天國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而這也為後來的天京事變埋下了深深的禍根。那麼楊秀清究竟是怎樣作死的呢?

一,假稱天父上身,仗責洪秀全。洪秀全在創立拜上帝教之初為了蠱惑民心,假稱自己是上帝的兒子。是救民於水火的真命天子。而這就給了楊秀清可乘之機,最開始時為糾正洪秀全一些出格的事情。楊秀清就以天父上身的名義 責令洪秀全改正。後來發現這招比較好使所以,楊秀清就上癮一樣,動不動就在大庭廣眾之下來個天父上身,痛斥秀全小兒。並要洪秀全多聽楊秀清的意見,倆人有衝突時要以楊秀清的意見為準。說白了就是明擺著奪權。當然這事也怪不著人家楊秀清,誰讓你洪秀全放著好好的老子不當,非要去當兒子呢?

如果楊秀清驕橫跋扈的性格,洪秀全還能忍受的話,那麼最讓洪秀全難以接受的是楊秀清,竟然假稱上帝附身,不僅讓教主洪秀全當眾下跪,而且還讓人鞭笞自己,這算怎麼回事啊?明明老子才是大哥,現在卻被你這個小弟當眾鞭笞,老子不發威,你還真以為我是病貓了?如果一開始洪秀全還忌憚楊秀清的軍功而對其權力不敢有絲毫的束縛,那麼當東王以上帝的名義讓洪秀全跪下接受鞭笞的時候,洪秀全已經下定了剷除楊秀清的決心,當然楊秀清並不知道洪秀全內心的想法,在他眼裡,洪秀全僅僅是自己手中的棋子,尤其是建都南京之後,洪秀全十餘年身居深宮,從不臨朝聽政,這更加使楊秀清認為洪秀全已經完全被自己控制住了,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洪秀全雖然遠離朝堂,但是眼睛卻一時也沒有離開自己的權力寶座,對於楊秀清的野心,洪秀全更是心知肚明,但是讀過幾年聖賢書的洪秀全還是遵守了古人的那句“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古訓,不僅賞賜楊秀清高官厚祿,而且甚至答應楊秀清的無理要求,加封楊秀清為萬歲,從此楊秀清更加猖狂,而洪秀全也在一步步的為自己的計劃而緊張的做著準備,先是躲開楊秀清的監視,傳送密旨給在外駐軍的韋昌輝和石達開,讓他們火速進京勤王,另外又通過不斷的賞賜來麻痺楊秀清的雙眼。


二,得罪心狠手辣的小人韋昌輝。

1853年3月,太平天國定都南京,並在此以東王楊秀清之名義頒佈《天朝田畝制度》,作為天國土地分配的依據。按照該制度,全天下的土地不分男女平均分配,土地上的收入,留足口糧和種子後,其餘則一律上交聖庫。事實證明,《天朝田畝制度》太過理想化,根本就無法實行。1854年,石達開經略安徽,在安慶推行改革,實行糧食稅,鼓勵工商業,這實際上是廢除了《天朝田畝制度》,史稱“安慶易制”。不久,楊秀清下令向安慶學習,宣佈廢除《天朝田畝制度》,一律徵收租稅!

在土地私有條件下,兼併之風盛行,富者連阡陌之地,貧者無立錐之足。在太平天國,這種情況也不可避免,當然,能搞兼併的一般都是皇親國戚之類的高級官員及其家屬。為了爭奪天京郊外一塊肥美的田產,楊秀清的小舅子與韋昌輝的兄長髮生了矛盾,甚至一度動起手來。小舅子覺得很委屈,於是到東王處告狀,讓其為自己出一口惡氣。聽說小舅子被別人欺負,老婆又在旁哭哭啼啼的,楊秀清一怒之下就要殺了韋昌輝的哥哥。不過,為了給韋昌輝一個下馬威,楊秀清讓韋昌輝親自來審判其兄長。韋昌輝知道楊秀清殺心已起,於是便狠下心來將自己的兄長五馬分屍,還說“不如此,不能服眾”,其實內心相當不滿。處決了韋昌輝的哥哥,楊秀清還覺得不過癮,想再次找機會懲罰他,讓其永遠對自己服服帖帖。不久,機會來了。在水營訓練期間,韋昌輝部將張子朋因一時衝動而毆打水兵,致使一人當場死亡,水營由此而大鬧不休。不久,此事傳到東王楊秀清哪裡,這是一個處罰韋昌輝的絕佳機會,豈能錯過。楊秀清的處理方式很簡單,但也很粗暴,張子朋直接被斬首示眾;北王韋昌輝則要接受五十大板的杖責,而且是當眾執行,因為部屬犯錯,領導也要承擔責任。這一打可不得了,韋昌輝躺在床上好幾天都不能動,因為這是真的打,不是過過場面這麼簡單。後來,楊秀清要杖責洪秀全,也是韋昌輝去頂替,不是一般的倒黴。

楊秀清如此欺負韋昌輝,自然也知道北王對自己是恨之入骨。為了以防萬一,楊秀清將原屬於韋昌輝職務範圍內的天京城防工作轉交給石達開,北王府的塔樓、炮臺、軍用裝備等也一同移往翼王府。楊秀清這麼做,既是出於拉攏石達開之需要,更多的是在打壓韋昌輝,減少他對自己的威脅。不久,楊秀清藉口前線軍務緊急,將韋昌輝調往江西督師,其實是為了剝奪他處理政務的權力。要知道,太平天國實行的是“軍師負責制”,全國政務一律交給五大軍師處理。隨著南王馮雲山、西王蕭朝貴相繼陣亡,韋昌輝一躍而成為天國實際掌權的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楊秀清。這一系列的欺壓自然讓韋昌輝恨的牙癢。所以當洪秀全密詔韋昌輝進京勤王時,韋昌輝簡直是樂開了花。而這個機會終於在1856年到來了。

1856年韋昌輝帶兵搶先進入天京,誅殺了東王全家,而後又準備逼宮洪秀全,最終還是翼王石達開帶兵收拾了殘局,可以說1856年是楊秀清個人生涯的頂峰,也是其生命的終點,楊秀清死後,洪秀全很是悲痛嘆息,其實他也明白太平天國的江山主要是楊秀清打下來的,所以在楊秀清死後,洪秀全還親自對北王韋昌輝說;“若非東王,爾我何有今日”,絲毫不隱藏他對楊秀清之死的遺憾和惋惜,在後來天京被圍之時,洪秀全也已病入膏肓,在臨終之前還念念不忘東王,安撫周邊的人說:“待朕到上帝處借兵十萬,與東王一起來救天國於危難。”可惜兵沒有借來,洪秀全就到上帝處述職了,從洪秀全和楊秀清的關係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殘忍冷酷等一系列弱點,無論是楊秀清還是洪秀全,正因為他們沒能克服作為領導人身上最大的弱點,所以才會導致太平天國事業在內亂中毀於一旦。只留給後人無數聲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