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見世界丨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閱見世界丨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作者書房

□謝良宏

讀張翼著的《柔韌有“俞”》這本書,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所謂“做人像水”就是做人儘可能內斂自省、心向低處、躬身向前、謙虛謹慎、不恥下問。“做事像山”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確定了目標,就必須像爬山一樣往上走,要有山一樣堅定的意志和山一樣不可動搖的決心。簡而言之,為人處世要儘可能低調,目標設定要儘可能高調。

目標設定的高調有助於將自己置於眾目睽睽之下,逼迫自己奮勇向前。

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我們都應該踐行“做人像水,做事像山”的品格,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要虛心求教,不好高騖遠,時刻反省自己的缺點,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中,應該以心換心,誠懇相待,在集體行動中注重團隊精神,不要有個人主義的傾向,謙虛謹慎,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專業知識。

我認為,一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夢想,自己的目標,有目標的人生才會不斷進取,才能有所收穫,才能覺得人生的價值之所在。

做事要像山一樣堅定不移,面臨挑戰勇往直前,有挑戰才能激發出一個人的潛在動力,才能更接近目標。

書中的一則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就是三文魚的悲情。

先前我只知道三文魚是一種價高味美的名貴魚類,不曾想過原來它們的生存是如此不易。

三文魚是溯河洄游性魚類,產卵期為8月至翌年1月,小魚春天孵化,在河溪中生活1-5年後再入海里生活2-4年。三文魚生長在加拿大、挪威、日本和美國等高緯度國家,只有千分之一的存活率,這種靈性的動物,在浩瀚海疆艱辛遊歷之後,必定要返回到出生地產卵,然後死亡。三文魚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一對雌雄的三文魚產下3000-4000個受精魚卵,這些魚卵要經過許多磨難和艱辛,因為很可能被其他三文魚挖坑產卵時翻出來,或者孵化後被其他魚類和水鳥掠食,最終只有極少數倖存。第二年春天,那些僥倖存活下來的魚卵變成了小魚,小魚會順流而下,流到河流湖泊,又會被其他魚類吃掉一些。1-5年後,存活下來的三文魚會流入海洋,繞太平洋一週,2-4年之後他們會聽從內心的召喚,從大海向出生之地洄游,又面臨著很多的生死考驗,期間三文魚不吃任何東西拼命地往前遊,游到出生地之後便開始產卵,然後雌雄三文魚一起死去。

三文魚的一生真實地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為了生存,為了實現使命,就必須學會堅忍、學會改變。”

魚尚且如此,人類更應該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價值,每個人並不一定要做出什麼豐功偉績,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蹟,只要堅守自己的崗位,不斷提升技能,加強學習,敢於提出疑問,大膽創新,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相信可以創造出良好的業績。所以每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都應該明確自己的生命上線,不斷地努力,使生命變得更為成熟,實現自己的理想與目標。

其實,人生沒怎麼容易,也沒那麼簡單。追求完美,勇於直麵人生所面臨的困惑和窘境,在精神層面上積極樂觀、堅持自我、頑強不屈,奮鬥不息,最終是一定能夠到達理想中的彼岸。

作者:謝良宏,本名謝良紅,現居寧波。從事媒體工作30餘年,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寧波市政協文史委文史研究員,寧波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隨筆集《幸福的原鄉》等。

閱見世界丨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