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金融丨神州信息:發力農村產權交易,帶動金融服務下鄉

持續深化的改革,給農業信息化、農村管理帶來活力。

為加速農村數字化進程,黨中央、國務院越來越重視發揮農村金融在服務三農中的核心作用。從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5年完成全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到2016年中央、國務院要求5年左右完成全國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2016年央行發佈農村“兩權”(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辦法,到央行《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18)》要求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的農村資產抵(質)押融資模式,再到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積極引導金融行業更好地服務三農,以有效紓解三農領域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痛點問題。從政策釋放的信號看,推動農村金融服務新發展,成為農村改革未來重要著力點。

場景金融丨神州信息:發力農村產權交易,帶動金融服務下鄉

金融機構提供涉農金融服務,面臨農村徵信系統缺失、金融基礎設施匱乏等問題。打通農村與金融,需要找到聯通的關鍵點和實現路徑。實現農村物權的權屬清晰,是農村數字化第一步,是實現農村物權流通、交易的前提,而農村物權交易流通才能實現數據資產化,進而盤活農村經濟,進一步助推資本下鄉,形成閉環。神州信息以大數據為抓手,緊緊圍繞農村改革各項任務,逐步推進“農村物權權屬明晰-農村物權全流通-資本下鄉賦能農業農村加速發展”構建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閉環,科技助推農村經濟市場化進程。


農村三資的管理是農村經濟市場化的基礎環節,解決了基層財務管理賬面混亂、賬面依據不足、村民民主監督權力無法落實等問題。以銀農直連為核心的神州信息農經綜合管理平臺,通過財務軟件系統和網銀系統的在線直連,監管集體資金使用,“幹部不經錢、會計不見鈔”,助力健全農村三資管理體系、陽光村務建設。

場景金融丨神州信息:發力農村產權交易,帶動金融服務下鄉

農業農村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主要表現之一就是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總結中國農村改革40週年經驗時指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始終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要求,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近兩年,隨著我國土地確權、清產核資的接近尾聲,農村要素流轉需求逐漸增長,全國各地積極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農村產權交易通過盤活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四荒”使用權、林權等農村資源要素,使其成為價值可衡量、可擔保的資產,清除了資本下鄉障礙,打破了農村融資困局,助力我國深化農村土地改革、提高農村經濟效益、加速城鎮化進程。

場景金融丨神州信息:發力農村產權交易,帶動金融服務下鄉

神州信息積極助推我國農村產權交易進程,最早率先助力天津打造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平臺、助力瀋陽市打造的農村產權交易系統近期升級為遼寧省級農村產權交易網絡信息服務平臺,並通過建設“產權交易平臺”,連接“政府+農村供給方+市場需求方”,並以累計服務800餘家金融客戶的優勢引入銀行方,實現交易要素的在線審核、管理、交易、支付、競價、金融對接等全流程,拓寬農民、農村增收渠道,助力銀行拓展農村市場。在今年疫情期間,天津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平臺,有序開展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等業務,實現了“村級服務點快速上傳資料—鎮、區、市三級平臺在線逐級審核—天津農交所全網發佈—意向方網上競價—流轉雙方網上籤約”的快捷辦理,一個多月實現交易額3.85億元,保障春耕備耕順利開展。同時,神州信息還助天津農村產權交易管理平臺緊急上線農產品“保供·平價·放心”的應急對接系統,解決疫情期間農產品供需難題。“未來,很多地方政府希望以產權交易平臺為基礎,在平臺上增加更多服務三農的專項服務,讓服務使用者更便捷,讓平臺服務性更強、更智慧。”神州信息場景金融專家談道。

場景金融丨神州信息:發力農村產權交易,帶動金融服務下鄉

神州信息作為金融科技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深耕金融30年、農業20年期間積累了豐富行業場景、數據資源以及深厚的行業理解能力、行業領先解決方案的自主研發能力,將持續以“農業+金融+科技”三方賦能資本下鄉的新模式,共推農村管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等多元化的農業農村金融科技服務,構建完善的農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金融服務普惠三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