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加持汽車新零售 複製瑞幸模式?4S店會否迎灰犀牛

瞭解特斯拉的消費者都知道,特斯拉的銷售模式是通過直營店銷售,省略了中間經銷商的環節。4月16日,特斯拉宣佈正式入駐天貓。消費者還以為特斯拉要在天貓賣車,不過這是個誤會。

特斯拉表示,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首批上架的商品,主要為特斯拉在售車型的定製化專屬配件,例如高級內飾套件、性能腳踏板、道路救援安全套件,以及手機快速充電連接板等商品,同時旗艦店還可預約試駕。也就是說,特斯拉並不在天貓賣車。

近年來,汽車新零售或汽車電商已不是新鮮事。很多平臺也融資頻頻,獲得資本加持的汽車新零售現狀如何,有沒有成功跑出來的汽車新零售商家?汽車新零售對傳統4S店渠道是否是個灰犀牛?

神州系佈局汽車新零售鍥而不捨,複製瑞幸模式?

最近受瑞幸財務造假波及的神州優車也在汽車新零售上折騰了多年。2016年7月,神州優車掛牌新三板,成為“專車第一股”。當時汽車電商也是一大風口。神州優車集團當年上線了汽車電商平臺神州買買車。為配合電商業務,隨後又推出汽車金融業務神州車閃貸。不過,神州買買車最終沒有殺出一條血路。

隨著當年瑞幸咖啡新零售的火爆,2019年1月,神州優車聯合寶沃汽車發佈汽車新零售戰略。

當時,神州優車董事長陸正耀認為,傳統汽車產銷模式在成本、效率、用戶體驗等方面已無法適應新技術和新消費的變化;以純電商平臺為主的“汽車新零售”和以新勢力造車為代表的直銷模式也都沒有真正解決效率、客戶體驗的問題。

如今一年多過去了,神州優車依舊不忘汽車新零售。4月13日,北汽集團與神州優車集團宣佈合作,將以更加靈活的銷售方式為用戶提供日租、代駕和融資租賃等豐富的出行產品,滿足用戶不同場景的用車需求,併為北汽及神州優車旗下寶沃汽車共同拓展市場,打造汽車產業的新零售模式。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單純的運營網約車和租車業務,增長空間有限,隨著互聯網普及,用戶消費習慣的轉變,圍繞出行需求與汽車後市場仍有想象力,未來可拓展空間還是比較充足。

資本加持玩家眾多,生意難做,還沒有成功跑出來的汽車新零售商

隨著電商平臺出現,消費者開始選擇在汽車電商平臺購買汽車,汽車類門戶網站、汽車垂直網站部分推出線上購車業務。

汽車之家與易車網等汽車資訊平臺也有購車業務,但這門生意也不好做。易車2019財年營業收入107.53億元,同比增長1.6%。淨虧損11.83億元,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3360萬元。

汽車之家2019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84.21億元,同比增長16.42%;歸屬於普通股東淨利潤為32.00億元,同比增長11.46%。2019年前後,因其上調會員費,遭眾多經銷商“圍攻”。

同時,一些二手車電商平臺也推出新車銷售平臺。車好多集團擁有瓜子二手車直賣網與毛豆新車網,大搜車旗下有大搜車家選和彈個車。

隨著汽車電商興起,包含維修、保養、加油、金融等服務的汽車後市場也開始發展。滴滴出行成立小桔車服入局,途虎養車更是成為行業重要玩家。

這些玩家背後都有國內大型投資機構或互聯網巨頭加持。汽車之家有中國平安、易車網有李斌,車好多集團有紅杉資本、大搜車有阿里、螞蟻金服,優信有58同城,途虎養車背後有騰訊投資。

不過,唯通資本的投資人徐慶鐘錶示,“目前還沒有看到成功跑出來汽車新零售商。”

相較於傳統4S店,一部分汽車電商只是通過信息服務,提供消費線索,此外還為4S店進行數字化、互聯網改造。

而隨著線上平臺流量遇瓶頸,有不少線上平臺開始佈局線下網點,去年瓜子二手車、大搜車、車置寶等平臺開始開設線下門店,面對疫情,負擔更重。

汽車新零售融資活躍,資本如何看待新零售?模式仍在摸索

從資本市場來看,2019年上半年汽車新零售融資活躍,2月毛豆新車母公司宣佈完成15億美元D輪融資,投資方有軟銀願景基金;4月淘好車宣佈獲得文泰(北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000萬元戰略投資;同月宜買車宣佈完成來自藍馳創投、GGV紀源資本的1.5億元A+輪融資。

實際上汽車新零售的誕生與汽車銷售政策的調整有關。此前頒佈的《停止汽車品牌經銷商的備案》中明確指出4S店可同時賣多品牌汽車,可提供多品牌維修服務;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汽車銷售管理辦法》中的新規也打破了以往車企授權的4S店專一品牌銷售模式。

業內觀點認為,汽車新零售模式下,零售主角、零售關係都發生了一定變化。零售主角多元化,不再是單一的車企和消費者;車企、經銷商店、消費者不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在汽車新零售環節中需要建立一種信任的關係,各個環節的中心都是消費者,但人、貨、場三者缺一不可。

在銷售政策調整、市場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催生了大搜車、毛豆新車網、花生好車和彈個車等汽車新零售平臺,同時也吸引北汽集團、寶沃汽車、東風標緻雪鐵龍、造車新勢力新特汽車等汽車企業開始佈局汽車新零售。

“目前大多汽車新零售商主打的融資租賃模式雖然比傳統意義上的汽車銷售有所創新,但也存在很多詬病。”徐慶忠認為,“汽車新零售不能完全片面地理解為互聯網的線上銷售模式,它是可以和汽車金融、汽車租賃和汽車保險等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服務體系。”

花生好車聯合創始人陳鵬雲也有這樣的觀點,“汽車新零售所主張的並非單純線上購車,而是縮短銷售半徑,讓消費者在生活半徑範圍內即可看車。”

“資本對於汽車新零售的看法是:肯定它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是消費場景的升級。”徐慶忠表示,“資本市場看好汽車新零售,是基於它抓住未來年輕人的消費習慣,培養新興消費習慣。”

4S店渠道會否迎灰犀牛?專家:對傳統經銷商衝擊有限

汽車新零售在渠道網絡、與消費者的深度互動等各個方面都有別於傳統經銷商模式。當下汽車新零售主要的模式是融資租賃,但實際操作中存在的諸多詬病也亟須規範。如何保障售後維修服務、融資租賃最後變成租賃用車等問題亟須糾正。

2017年底天貓汽車在上海南京等地推出汽車自動售車機,2018年3月福特與天貓汽車合作在廣州推出了自動售車機,但這種模式雷聲大雨點小,並未在汽車新零售行業激起水花。大搜車、彈個車和花生好車等主打融資租賃服務,下沉銷售渠道,通過釋放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消費力進而獲得一定的效益,但模式尚存一定弊端。

實際上,業內部分人士與徐慶忠的觀點相同,當下過多意義上把汽車新零售理解為融資租賃;同時隨著不斷髮展,汽車新零售也變得越來越“重”,大部分汽車新零售商自建門店、同時也會自建倉儲,某種意義上來講汽車新零售商與傳統汽車經銷商趨於雷同。

北京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商務信息中心部長郭詠認為,汽車新零售是依託於互聯網發展,但不僅僅是線上銷售,可以理解為汽車銷售模式和消費形式的創新,目前來看它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現階段,傳統經銷商4S店仍然是汽車銷售的主要渠道;不過目前傳統經銷商店的困境也十分明顯,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僅有28.9%的經銷商完成銷售目標,4S店陷入經營困境。為實現生存營收,經銷商4S店的銷售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動,增加了“新”;互聯網成為獲客引流的手段之一,就連近期比較受業內關注的直播賣車、電商平臺賣車更多變成經銷商4S店的引流工具,幫助4S店積客。

有業內人士認為,汽車新零售的新看上去更多是一種新鮮感,不能否認這種嘗試的功效,但也無法確定是否會改變汽車銷售的模式。

從理論上來看,無論是融資租賃,還是蘇寧國美的汽車超市計劃,抑或是天貓等電商平臺銷售都具有商業邏輯性,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效率;但從實際操作來看,汽車銷售是重資產、重體驗的環節,傳統經銷商、經銷商顧問仍不可獲取,當下的汽車新零售對傳統經銷商模式衝擊有限。

徐慶忠認為,汽車新零售代表未來的消費趨勢,但如何打通線上線下,實現結合更是當下值得思考的問題;應用場景的創新需要有一個過程的培養,能夠提高客戶黏性,增加互動,才能真正把汽車新零售做起來。

新京報記者 陳維城 王琳琳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