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養螞蟥養出了一條“淘金”路

靠養螞蟥養出了一條“淘金”路


父親之前經營的一家小工廠拆掉了,留下幾十畝土地。去年在土地上種綠豆,收穫了十幾大袋的綠豆堆在家裡,沒啥經濟價值。父親讓我給留心下土地怎樣利用經濟價值更高,且投入不大的。前幾天,一則新聞報道有人靠養水蛭(螞蟥)致富了。我通過各種辦法,最終聯繫上了報道中的主人公並當面進行請教。

比我年長很多,我喊其張大哥。張大哥本身在一家機械廠上班,2013年把家裡種水稻的幾畝地改造成了水塘養螞蟥。張大哥說,剛開始他去外地跟著一養殖戶進行學習,回來後就進行水田改造開始養螞蟥。第一年開始養就虧了,當年正要迎來收穫期,怎料超強颱風不期而至,大水漫灌,水蛭四散而逃。雖發動很多人一條條撿回來,可還是損失大半。第二年開始盈利,此後幾年都處於盈利狀態且都利潤可觀。去年虧了,主要是防護網及木頭樁老化導致成年螞蟥跑了,收成減少。

關於螞蟥養殖,我也向張大哥討教了些,他都很耐心地解答了。在螞蟥這個冷門行當,現成教材很少,基本靠自己一點點琢磨。

一, 關於市場行情。目前雖然養螞蟥的人越來越多,但其作為中藥配方的一種(水蛭的乾製品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及預防心腦血管的功效),不愁賣,且行販到時會上門收購。目前溼的80元一斤,乾的1200元一斤,當然各地收購價會有差異。話雖如此,但很多人在養殖時還是虧本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技術不到家,沒養出來或者說產量上不去。我問張大哥一畝水面收成怎樣。他說500-600斤一畝,平均550,刨掉開支大概35000元一畝。

二, 關於養殖技術。由於我那天臨時有急事要去處理,所以聊的並不是很深入。我說幾點與大家分享。養螞蟥有一種是規模化養殖,就是修建水泥池等,但這種投入成本較高;對於剛入行的新手來說不建議此做法,風險較高。當然你本身就有水泥池只要稍加改造即可。把田地整成能蓄水身五六十公分即可,記著底部泥土得弄平整。池塘靠近池邊部分用細密的網圍繞一圈,可用木頭樁進行固定,以防螞蟥鑽到池邊泥土裡,再想弄出來就很難了並且還有可能跑掉。我看池底並沒有用網給覆蓋上就向老張提出了困惑,不怕螞蟥鑽到池底找不到了麼。張大哥說之後會在池塘裡養殖大量水草,一是可以給水蛭遮光,二是可當作起捕的“網“,待收穫季時把水草一提,水蛭盡在囊中,效率大大提高。””我看池子上邊都有網進行覆蓋,就問為什麼。張大哥解釋道,頭兩年養殖時,發現會有鳥類(白鷺)飛來啄食螞蟥,用了很多種辦法包括放鞭炮都趕不走,不得已才想到把池子用網全部給覆蓋住的辦法才杜絕了鳥患。張大哥還提到了池子要有換水功能,就是比較方便地進行抽水和排水。因為餵養螞蟥的主要餌料是螺螄,如不經常進行換水,螺螄在水裡腐爛會導致水體汙染。

三, 關於種苗。張大哥說他可以提供種苗,可先小範圍進行實驗,摸索一期,往後再大量養殖,這樣風險會小些。

過幾天準備向一家更大規模的水蛭養殖戶討教,在貴州,不知能否電話討教,不然近期沒時間去貴州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