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退潮"?

作者:鄭暢 劉楊揚


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

從2020年元月開始至今,新冠疫情的影響範圍從中國逐漸波及整個世界。數以億計民眾的生命安全遭受到了極大的威脅,許許多多的行業在疫情影響下也面臨巨大的發展困境。眾多工廠停產、商場停業,物流受阻、供應鏈斷裂,所有這些都為中國以及世界經濟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3月31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講話中指出,當前的新冠肺炎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也是聯合國成立以來的最大考驗。這樣的陳述,絕非危言聳聽。在疫情考驗之下,世界經濟是否必然面臨衰退危機?中國經濟能否獨善其身?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採訪到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教授,來聽聽她都有什麼話說。


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

陳文玲


形勢嚴峻,各種危機交織

陳文玲表示,這場新冠肺炎這場災難是超出所有人的預期,包括超出每個國家政要、每位經濟學家或者是智庫研究者的預期。全球每天的確診人數都是以幾萬幾萬人的速度增長,全球200多個國家都出現確診病例,美國、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英國、伊朗等國疫情嚴重,經濟社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一場人類的大災難來了,有的人說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還要嚴重。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參與國39個國家,持續了四年,以西班牙大流感、瘟疫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參與了61個國家,持續了六年,付出的代價是4萬億美元。新冠疫情雖然不是戰爭,但是它對經濟的摧毀,特別是對於經濟高度聯繫的經濟全球化的摧毀,真的不亞於一場戰爭。這是我想談的第一個方面,也就是說這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之廣、速度之快,對人類的危害之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陳文玲教授認為,當前世界遭受的決不僅僅是經濟危機,而是幾種危機交織在一起,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人的生命危機,全球性公共衛生危機,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生態危機;包括金融危機、大宗商品的市場危機;包括有可能引發的經濟危機,而這個經濟危機已經超出了以往意義上的那種單純經濟因素引發的經濟危機,有可能陷入比1929、1930年更為嚴重的經濟大蕭條。因此人類,乃至整個世界,都面臨著極其嚴峻的挑戰。 全球性疫情惡化的影響,最直觀的反映是全球經濟形勢急轉直下。陳文玲教授用四句話進行概述。

第一句話,股市熔斷。3月9日、3月12日、3月16日、3月18日,短短的不到十天時間美國股市四次熔斷。美國的巴菲特說活了89歲,在第二次股市熔斷的時候說,有生以來經歷了三次股市熔斷,其中有兩次就發生在現在,他說了這句話之後,美國股市又有了第四次熔斷、第五次熔斷,所以有的段子說"巴菲特說我太年輕了"。人們共同見證了美國股市歷史上總共五次熔斷的四次熔斷,而且就在十天之內。全球也有十幾個國家股市,陪同美國股市熔斷,蔚為壯觀,蔚為悲壯。

第二句話,油價暴跌。油價從上一輪最高點146美元多/桶,接近147美元,三月份下降到最低的成交價18.25美元,4月20日甚至跌落為負油價,下降到-37.63美元/桶,一天下跌300%,世所罕見,聞所未聞。沙特的石油成本是9美元到10美元,俄羅斯石油成本20美元左右,美國的頁岩氣、頁岩油的成本40美元左右,現在油價暴跌,連褲子都提不上來了。現在儘管特朗普在做工作,美國、沙特、俄羅斯三大產油國達成限產協議,但為時已晚。全球疫情嚴重,正常的生產生活基本停頓,市場需求大幅萎縮,全球石油倉庫爆滿,大型郵輪在海洋上游弋。只要不恢復需求端正常需求,石油價格暴跌就不會逆轉,所以這是一場全球供給側的價格大戰。石油價格這種暴跌是近幾十年來沒有出現過的,但是它未來還會有暴漲,如果說美國、沙特、俄羅斯為了各自的利益妥協、談判的話,如果全球戰勝疫情復工復產復市,恢復人的正常往來,未來幾個月石油價格還會暴漲,所以,石油暴跌、暴漲,以石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市場急劇動盪,這是超出所有人預期的。

第三句話,"貨幣貶值"或者叫"流動性氾濫"。美國在第二次股市熔斷的時候,連續兩天每天向股市注入500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3月17日利率下調到零利率,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的零利率,同時,實行7000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3月23日,美國推出了無限量寬鬆貨幣政策,實際上就是加快了印鈔的速度,加大了印鈔機的工作量。美聯儲實際上成為商業銀行,要買斷所有的市場需求,它從一個央行的角色,變成了一種商業性的"接盤俠"。而且,在美國推出寬鬆貨幣政策之後,歐盟、日本等35個國家立即跟進,加上去年已經採取寬鬆貨幣政策的,已經超過了40多個國家。所以這一輪的貨幣寬鬆或者是貨幣注水,已經形成了一個全球潮,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零利率、負利率的國家現在也超過40多個。國債的負收益,去年已經達到了17萬億美元,其中去年一年增加了4萬億美元。

第四句話,債臺高築。全球的債務總規模現在累計已經超過250萬億美元,美國現在的國債已經超過23萬億美元。美國已經批准了2.15萬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今年這個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肯定打不住,未來還會繼續推出巨大的美元救市計劃,政府的債務會大幅度增長。現在美國的貨幣政策,已經沒有空間了,零利率再下降就是負利率,所以只能靠財政政策,只能靠大規模借債。


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

2019年10月,在廣州參加《讀懂中國——廣州國際會議》,在分論壇《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展望》與《中美經貿摩擦和新一輪全球化》閉門研討會上發言

每逢災難,總能照見善惡

面對疫情期間全球經濟的種種問題,陳文玲教授對於當下的世界局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現在全球大部分國家採取的抗擊疫情、救治經濟,貨幣政策已經沒有多少空間了,全球絕大部分國家現在採取的是財政政策,各個國家都推出了財政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直接給困難群體發錢。美國政府要給每一個人發1200美元,小孩500美元,意大利、德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國也都制定疫情或者經濟救助計劃,各個國家都處於緊急狀態。幾乎所有的國家採取主要還是財政政策,因為貨幣政策的空間已經很小了。

現在全球的經濟形勢,股市熔斷、油價暴跌、貨幣放水、債臺高築,導致經濟衰退、經濟危機乃至經濟蕭條的要素越來越多。有人預測經濟會進入大衰退,有人會預測會進入1929年、1930年的經濟大蕭條。陳文玲教授認為,世界經濟大幅度下降是肯定的,經濟大衰退也是肯定的,也有可能進入經濟大蕭條。3月2日OECD預測,如果疫情泛蔓延的話,世界經濟會從原來的3.3%下降到2.4%,繼續擴大到非洲、南美等地區,會下降到1.5%。但是下降到1.5%是不大可能的,因為3月2日,全球除中國外才8000多例確診病例,現在早已經超過160萬例了,疫情蔓延到200多個國家了,全球經濟能零增長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

縱觀全球,分裂、分割、阻斷的程度和範圍,也是前所未有的。現在70多個國家實行了封國政策,原來中國是武漢一個城市封城,意大利從三個地方封城到世界第一個封國,現如今100多個國家都採取了封國措施。封國意味著切斷本國和其他國家的一切聯繫,這在世界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150多個國家對中國實行了限制性措施,歐洲在疫情嚴重的時候,美國切斷了和歐洲的聯繫。現在各個國家都採取了切斷和世界上疫情嚴重國家間的往來以及多方面的聯繫。比如這次G20抗擊疫情會議的召開,大家就不能坐在一個會議室裡邊,也是要採取這種視頻的形式。這一種切斷、切割、阻斷,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和人與人的正常的社交活動,都已經基本停頓了。我們可以看到,原來中國在疫情嚴重的時候是萬城空巷,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是萬城空巷。印度莫迪提出,用21天封國和全體人民的宅在家裡,來換未來的21年的時間。英國原來採取群體免疫的方式,讓60%到80%的人感染病毒產生抗體,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們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包括首相、王子、女王都受到了病毒的威脅,成為群體免疫的實驗者。所以,他們最後也是採取封城的措施,乃至封國。這種情況在世界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即使是在沒有形成全球化的時候,也沒有哪一種病毒、瘟疫會導致全世界如此大規模的隔斷。應該特別注意的是,在這個疫情爆發之前,有些國家要經濟脫鉤,要科技脫鉤,那麼現在疫情導致的這些中斷和阻斷,包括國家和國家之間人流的中斷,如果疫情再嚴重的話,有可能會是像股市一樣的"熔斷"。

陳文玲教授強調指出,在疫情當中,一些國家的傲慢與偏見也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導致了疫情在全球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最後大流行。一些西方國家對於發展中國家、東方文化,長期以來確實存在傲慢與偏見,引發了文化的隔閡、文化的差異、文化的對抗。但是在疫情面前,沒有想到一些國家的傲慢與偏見如此嚴重。比如說,在疫情面前,病毒是不分國界的,它 不分種族,不分男女,也不分你高貴還是低下。所以,當中國用兩個月的時間,用封城的代價,用14億人宅在家裡,用一線幾十萬包括武漢、湖北的醫務工作人員的心血甚至生命,給世界換來了60天的時間窗口期,聯合國衛生組織譚德賽多次警告世界,也在不斷提高疫情的等級,一直到最高等級的大流行。 但是,實際上這60天的時間並沒有被珍惜,他們也許是對這個病毒本身瞭解得不夠,但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世界對中國的認可度。很多國家只顧著抹黑中國,只顧著從中國撤僑,只顧著阻斷從中國來的所有人。但是中國的做法、中國的經驗、中國的醫術,中國用生命和努力換來的時間,並沒有被多少國家重視,特別是一些現在疫情嚴重的國家。那個時候,假如他們能夠相信世衛組織的話,能夠珍惜中國換來的這個時間窗口,全球疫情也不至於是如今這個情況。 這些國家的傲慢和偏見,使他們對中國創造的寶貴的時間窗口白白浪費了,導致了現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而且這種大流行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直到現在,還有一些國家在抹黑中國,把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把中國給世界爭取的時間,不僅不看作抗擊疫情展現的大國擔當,反而想把疫情變成中國的責任,轉嫁疫情帶來的這種經濟危機,甚至個別國家的信用危機,還有個別國家可能經濟崩盤的危機。有的國家政客提出了非常荒謬的主張,美國的一些共和黨議員、民主黨議員提出議案,正在準備向中國索賠。

陳文玲教授面對著這樣的言論發問:憑什麼向中國索賠?病毒的來源到底在哪兒?現在還沒有最終的結論,難道在中國爆發就要向中國索賠,中國用生命的代價、用14億人的努力,在中國政府正確的領導組織下獲得的這些成績,中國對人類做的貢獻,難道不應該褒獎嗎?疫情就是一面鏡子,它既照出了那些偉大的獻身精神和具有情懷的國家、人民,也照出了那些卑劣的小人、無恥的政客。


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

2019年11月22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美國彭博社共同舉辦《創新經濟論壇》。在論壇期間,陳文玲與中國加入WTO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

疫情過後,世界更新演化

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巨大的災難,人們在災難中思考、在災難中提出問題。人們最關注的是疫情對世界未來產生的影響,何去何從,陳文玲教授站在她的角度,給出了一些思考的視角。

首先,這場疫情可能會使人們產生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共識。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人類同處地球村應該守望相助的理念、人類必須攜手合作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 ,像這樣的理念,將會成為21世紀的人類新文明,它將凝聚全球嚮往和平與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識。

全世界還會有一個重新的思考。面向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把大變局中的正向的、積極的變量變成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強大力量。而不是放大現在我們遇到最大挑戰,即有的國家把一個國家利益凌駕在全球利益之上,採取霸凌主義,維護霸權地位,不惜向其他的國家動用經濟制裁、武裝侵略、誹謗訛詐一系列卑劣手段,甚至發動戰爭。

其次,這場疫情最終的結局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如果全球能夠合作,共同抗擊疫情,救助經濟,那麼可以避免經濟持續的經濟大衰退甚至經濟大蕭條。第二種情況,如果一些國家仍然不合作,或者口頭上說合作,但實際上利用疫情在加大對其他國家的制裁、圍堵、遏制、訛詐,還要把其他國家踩在你的腳下,使你永遠保持偉大、保持世界第一,這個世界將陷入分裂,經濟也會進入大蕭條,可能會比1929年、1930年還要嚴重。第三種情況,我們設想這個病毒也許像SARS一樣來勢兇猛,但是突然消遁,人類面臨的這個災難,僥倖過去了,重新振興或者復興世界經濟,全球走向合作,世界經濟轉好,但這種情況取決於病毒什麼時候消遁。病毒自然消遁是有可能的,但是,人類要戰勝病毒如果僅僅靠疫苗的研製,也是有很大問題的。世衛組織、美國的權威專家和中國的幾位院士都已經表示,研製疫苗需要12個月到18個月的時間。這就意味著一年到一年半才會有疫苗,才能投入應用和預防。我們必須指出,即使研製出疫苗,也無法立即對患者進行救治,但是人類現在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救治,是如何減少疫情對人的生命的威脅和危害。

中國之所以這麼短的時間戰勝了疫情,一是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14億中國人浸潤的中華文明在災難面前的這種厚德,還有以中醫為主的救治方式。中醫的全程參與、深度參與加上西醫的生命支持和重症搶救,使中國在兩個月時間阻斷了疫情,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可以說是舉世矚目的成功。如果說這場疫情和病毒能自然消遁,或者能夠採用中國這種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可以挽救人類於危難之中的。可惜很多國家對中醫的認可程度低,中醫、中藥進入世界市場的批准程序繁雜,其過程是複雜的、漫長的,所以中醫藥這個"瑰寶"可能只有在中國能用上了。 第三,這場疫情之後,人們對國家制度、國家治理、國家的組織行動能力,國家和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體系,對人的生命價值、生活的價值、地球和人類的關係都會有重新思考。陳文玲教授提到,比爾·蓋茨最近有篇文章寫的很好,他也是從這些方面論述了自己的觀點,這是深度的關於人的生命的思考。這場疫情會使更多的人陷入生命的思考,從而使未來人的生命更有價值。 第四,從一些國家疫情之前和疫情期間的所作所為來看,有些國家雖然貌似強大,但是在強大的華麗的外殼下面,正蔓延著像新冠肺炎病毒一樣的"政治病毒"。而這種"政治病毒"的侵襲,可能會使這些國家真正走向衰落。比如說大國信用的崩塌,用一個國家法律法規去制裁其他國家,用流氓手段、戰爭手段、金融手段去轉嫁經濟危機、轉嫁國家信用危機、轉嫁國內矛盾。這些所作所為,世界各國和人民看在眼裡,如果仍然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就可以為所欲為,按照這一套辦法行事,無異於在給自己掘墓,多行不義必自斃。

第五,全球的治理、全球的規則、全球的標準、世界大國之間的關係,國家與國家的相處的方式會被重新思考,會形成一些新的共識或者規則,推動國際治理體系向著合理的方向發展。 最後一點,從中國經濟上來說,疫情過後可能會使中國和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產業鏈重構,貿易結構、貿易方式、貿易方向、貿易流量發生改變。

疫情還會使我們在疫情中看到自己的短板,特別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加快補短板。疫情之前,在大國博弈中看到了我國在核心零部件、高端、上游關鍵環節上的短板,在疫情中我們也看到了我國在國家治理、公共衛生體系上的短板。在這些方面,中國會更快地補短板,以適應整個國際經濟、政治、外交格局演化,適應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外交格局的演化。在全球這種深度演化中,中國會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

2019年4月23日,陳文玲率小型專家團赴美調研,與美國一些智庫進行交流後,贈與自己創作的書法與出版的《陳文玲詩詞書法集》

滄海橫流,中國穩中求進

中國經濟最早走出疫情,復工復產,滿工滿產,但是現在主要受到外部的影響,一些國家疫情比較嚴重,等全球疫情過去之後,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儘快恢復增長的動力、潛力和活力,中國經濟會成為世界經濟穩固的根據地。

陳文玲教授表示,中國經濟可以率先走出低迷,全球戰勝疫情是當務之急,陰霾散去,中國經濟和世界重新鏈接,可以使世界經濟能夠儘快復甦,這是未來給世界的最大的希望,也可以說是世界走出災難的最大機遇。

中國抗擊疫情是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一指揮,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人民戰爭、總體戰和阻擊戰。要把中國的內部的事情搞好,這是立身之本,以內為主、以外為輔,處理好外部關係,集中力量做好內部的事情。 陳文玲教授回應網友的關切時表示:中國當務之急要"五防"。第一,要防疫情的輸入。也就是內防反彈、外防輸入,不過反彈的可能性不大,現在人們的弦都繃得很緊,積累了一套成熟的防控疫情的經驗,但是外防輸入這任務還很大。第二,要防金融衝擊。美國為首的這一輪貨幣放水,而且是無限期、無限量,有人估計美國會連續投放7萬億美元。4月1日中國的資本市場開放,馬上面臨著這麼巨大的資金流量衝向中國,對中國的資本市場會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和影響?必須要有預案,防金融衝擊,這是現在是非常緊急的任務,不亞於防輸入。第三,要防供應鏈的斷裂。因為1月份、2月份,中國停工停產,世界的產業鏈受到很大影響,美國一個企業聯合組織做了調查,在300個美國企業中,39%的企業供應鏈斷裂,就是因為和中國連接度比較高的這些生產企業,它的產業鏈關聯中間品進口停止,導致供應鏈斷掉了。 中國現在復工復產,滿工滿產,但是很多的企業、很多的地方、很多的行業訂單大幅度下降,來自國際市場的需求大量萎縮。因為這些國家封國、疫情蔓延,也在停工停產,所以現在的形勢也非常嚴峻,防供應鏈的斷裂是當前保中國經濟增長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對於防供應鏈斷裂的具體方法,陳文玲教授進行了詳細解釋:一是需要對中國產業鏈進行分析和分類指導,全產業鏈在中國的要滿工滿產,開足馬力。二是70%以上部分在中國的,要抓緊時間"補鏈",防止因為其他的國家疫情蔓延的時間很長,一些關鍵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在國外長期得不到供應,導致國內整個產業鏈斷掉,要抓緊"補鏈"。三是抓緊"擴鏈",主要是針對周邊的一些國家,比如像周邊的日本、韓國、緬甸、柬埔寨以及其他。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抓緊時間把亞洲的供應鏈把它鏈接起來,因為現在世界經濟中心在亞太,亞太的中心在亞洲,亞洲的中心實際上是在中國,同時包括中日韓,包括中國和東盟和周邊國家。抓緊"擴鏈",使這些國家能形成互補的、互動的、互助的新的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鏈,保證亞洲經濟的活躍度不減,對未來的世界經濟將會起到很大作用。四是要防一些國家轉嫁經濟危機,轉嫁金融危機,轉嫁疫情的危機。一些國家正在在製造輿論抹黑中國,栽贓中國,訛詐中國,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必須做好預案。現在應該快速建立金融安全法,對於一些國家惡意轉移金融危機,必須要有阻斷的法律。這關係到我國未來在全球的佈局,關係到國家、企業和人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要根據維護我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推動快速立法。必須防止一些國家疫情之後轉嫁危機。如果我們不及時防控,就會出現更為嚴重的後果,甚至會比疫情本身給國家帶來的損失還大。五是要防經濟大幅度的下降或者是塌陷。雖然中央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出臺了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扶助中小企業,扶植困難群體,啟動重大項目,刺激消費需求。國務院常務會3月31日開會又做了具體的部署,提出了很多量化的政策支持措施。4月8日、4月17日,習近平主席連續召開政治局常務會,作出新的部署。中國現在非常重要的,是正在按照黨中央戰略部署,加快構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制度,提高黨和政府的執政能力,我們的政府有把國家戰略轉化為政策的能力。而且中國的國家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在疫情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指導,李克強總理任國家抗擊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組長,多次召開會議研究出臺政策舉措,孫春蘭副總理任中央指導組組長,坐鎮湖北武漢一線指揮指導,國務院新聞辦天天召開新聞發佈會,向中國與國際社會發布真實可靠數據,國家衛健委連續推出七版抗擊疫情救治方案。全國一盤棋,全國統一步調,全國馳援武漢、馳援湖北,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這在世界上是很多國家無法比擬的。 陳文玲教授還提到中國的企業,其中包括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都已經成為市場主體,並且具有自我生存、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能力。激活中國經濟,要注意穩住微觀主體,特別是要穩住民營企業,民營經濟佔中國"五六七八九",即佔稅收50%、GDP60%、創新70%、就業80%、企業總數90%。穩住中國微觀主體,就穩住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才能實現真正的"六穩"和"六保"。現在我國經濟穩增長受到很大挑戰,中央去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要把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的區間,所以在疫情嚴重的情況下,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長-6.8%,我們不必過於糾結。IMF4月17日發佈對2020年全球經濟預測,全球90%以上的國家會出現負增長,全球GDP將出現-3.3%增長的經濟衰退,中國是少數幾個會實現正增長的國家,今年1.2%,明年會強勁反彈,比今年增長9.2%。 只要中國經濟總體穩定,中國能夠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水平的主要指標,全國能夠全面脫貧,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所以,不要用數字把我們自己套住,甚至產生恐慌情緒。只要中國經濟基本面是穩的、穩中向好、穩中向遠,中國慢慢地走,只要不出大的顛覆性的問題,或者犯顛覆性的錯誤,中國在歷史長週期中,一定會實現不斷地跨越,實現兩個百年的奮鬥目標。

陳文玲教授表示,當我們回過頭來看中國過去走過的十年、二十年曆程,是超出我們自己和世界的想象的。我們未來再過十年、二十年,驀然回首的時候,我們一定會想到,當前這場疫情不僅沒有打倒我們,反而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又上了一個大的臺階,使中國在世界上威望和影響力又大大提高。所以,這場疫情對我們來說是挑戰,也是機遇。中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的部署,各個政府部門的協同合力,加上企業的奮力拼搏,加上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中國道路會越走越好,中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陳文玲:疫情之下,如何力避世界經濟

2018年3月23日,陳文玲教授(左六)在訪美期間,與美國總商會副會長傅瑞偉先生(左五)合影

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疫情讓世界明白,各國和整個人類一直是都是休慼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當世界秩序從疫情中恢復的時候,我們便能看到更加一個緊密聯繫的世界,更加生氣勃勃的世界,更加包容寬容兼容的世界,更加以人為本道法自然的世界。而當世界逐漸連結再次成為一個整體後,中國也將會在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繼續發揮自己重要的作用,繼續展現大國風采和風範。


責任編輯:蔣銳

<code>

本文原載於《中華兒女》海外版2020年4月號(中)總第706期

14

-19

頁;

國內統一刊號:CN11-2780/C;

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2151;

郵發代號:82-63

/<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