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一些常用成語或諺語有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舉一些例子?

大國公民


都是老祖宗留下的精典

1、學如駕車登,不進則退山。

2、幼年學的好比石頭上刻的。

3、鐘不敲不鳴,人不學不靈。

4、蜜蜂釀蜜不嫌花兒少,好學讀書不棄分與秒。

5、沒有過不了的火焰山。

6、拔了毛的鳳凰--不如雞

7、八月十五的月亮--年年都一樣;

8、矮子放屁--低聲下氣

9、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10、星多天空亮,學多智慧廣。

11、按著腦袋往火炕裡鑽--憋氣窩火

12、對時間要吝嗇,莫放鬆一分一秒;對知識要貪心,要爭取一點一滴。


郭老奇談


成語是固定的詞組,有固定的意義,一般來說,是不能“移情別戀”的,但成語也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的。如“機不可失”,本意是“遇到了機會要抓住,千萬不可失去。”但也可以用來嘲諷當下“手機不離手”的現象(因為現在走出門,真的是“機不可失”。)

又如“一本萬利”,本意是投資的本金少,卻可以獲取更多的利潤。也可借用時下高考的現狀:

考上“一本”(即第一批),將來好找工作,恰似“一本萬利”;

考上“二本”(即第二批),也許以後只能獲得“二本千利”;

考上“三本”(即第三批),也許以後獲得“三本百利”了……依此類推,在“知識就是力量,就是金錢”的時代,讀書不是萬能的,但是,不讀書是萬萬不能的!總體而言,考上好的大學,將來賺錢就多點;書讀得不好,考不上大學,賺錢的機會就少點。

總之,使用成語,既要掌握它的本義,也可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我們提倡讀書活,活讀書,書讀活;堅決反對死讀書,讀死書,書讀書。

個人拙見,拋磚引玉。


鳳山33744193


“不求甚解”一語出自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原文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他很會讀書,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每當“會意”樂得連飯都顧不上了.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把“不求甚解”理解為“不瞭解書中的意思”,讀書誠然務必求瞭解,但有些問題,牽涉太廣,不可能一下子都弄清楚。學習有階段性,只能一步步來,隨著閱歷的增加,知識面逐步豐富起來,你再回頭去讀它,可能又有新的看法了,所以對於“不求甚解”我們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