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18年終大促看新零售板塊|龍頭強者恆強

6.18年中狂歡從兒童節凌晨正式開搶,新零售的概念再次被點燃! 所以,小編本篇文章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新零售的前世今生,以及板塊前景。

“新零售”主要指線上線下、實體與虛擬的深度融合,新零售是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將“人、貨、場”等傳統商業要素進行重構的過程,包括重構生產流程、重構商家與消費者的關係、重構消費體驗等。該概念主要涉及:與互聯網戰略融合的實體零售企業、對無人零售等新零售形式提供技術支持的企業(此定義來自於wind新零售指數)。

根據招商證券零售團隊的報告,2016年10月馬雲在雲棲大會上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當然馬爸爸一直很拿手提概念喊口號,這麼一個概念的提出也確實引發了社會的一定關注,但在那個時點資本市場和產業方對於這個概念到底會如何落地,對實體零售到底有何種影響都不太明瞭。

之後的一年阿里用自己的行動逐步打消市場和產業的疑惑,接連入股三江、聯華、新華都,私有化銀泰,逐步跑通盒馬鮮生。傳統零售業也展現出明顯的回暖跡象,零售企業積極進行轉型升級,新業態新物種層出不窮。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上也對新零售持續反饋,A股市場上三江、新華都等上市公司均在宣佈其獲得阿里入股後接連多日漲停,並催化板塊上漲。一級市場上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兩個領域炙手可熱,一波波熱錢湧入,也催生了多個明星創業項目。就有業內人士說“零售行業這一年的變化比過去五年的總和還多”。

經過了一年的發展大家對於新零售的故事基本認同,但到2017年的10月站隊的企業還並不算多,此時阿里2017年雲棲大會隆重召開,本屆大會新設立新零售分論壇。新零售的佈局真正進入了波瀾壯闊的階段,先是11月阿里以224億港元入股中國最大的超市企業高鑫零售36.16%的股權,也是阿里在新零售領域最大一筆投資。12月初騰訊入股永輝從傳聞到落地,標誌著騰訊開始正式走上前臺與阿里正面抗衡,零售行業“站隊”的氣氛逐步發酵。

到2018年年初,在1月15號的微信公開課pro上,騰訊其實非常明顯的表達了對零售領域的重視,智慧零售主題在公開課上獨佔一整個分論壇(另兩個是小程序和創新專場),永輝、美宜佳、萬達、綾致等多名高管到場為智慧零售站臺。騰訊內部對零售領域的重視很快在外部得到了體現,農曆新年前後,騰訊零售領域的佈局速度可以用風馳電掣來形容了,萬達、家樂福、海瀾之家、步步高、利群、再加上最近剛剛和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華潤,多家零售企業紛紛加入騰訊麾下。到目前為止,超市企業的市佔率前十僅有物美(在最近的騰訊“互聯網+”大會上也表現了對騰訊的站臺和靠攏意願)和家家悅沒有正式站隊,騰訊後來居上拿下多數席位,未來兩大體系的正面交鋒在所難免。

從6.18年終大促看新零售板塊|龍頭強者恆強

從6.18年終大促看新零售板塊|龍頭強者恆強

從招商證券零售團隊發佈的圖譜中其實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一些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首先阿里在零售的佈局先發優勢非常明顯,已經形成了各個細分領域的業態矩陣,而且基於較高比例的股權投資建立了強鏈接,可以看出阿里在佈局之前對於整個打法邏輯有清楚的規劃,所以在新零售概念提出一年之後迅速按照部署進行了佈局。

而騰訊在當時的時點基本沒有直接介入零售的戰局,主要以京東作為與阿里新零售抗衡的主要力量,7月劉強東正式撰文提出“第四次零售革命”和無界零售,在概念上與“新零售”分庭抗禮,同時在佈局上做了一些探索,但總體而言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與阿里系都有一定的距離。

另外每個新的業態下方都有標註成立時間,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大部分的業態都是2017年誕生的,折射出的一個現象就是2017年大家都在加速佈局,包括股權的合作和新業態新物種的開發,這其實就是互聯網資本帶來的鯰魚效應。一方面阿里的入局讓很多人看到了零售這個已經低迷了一段時間的傳統行業的新的價值,我們稱之為線下渠道價值的重估,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流量價值,是線上紅利流量逐步見底的背景下互聯網巨頭爭奪的焦點,所以很多資本也願意進入零售這個行業,催生了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兩大風口。

今年新零售將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加速推進,線上線下加速融合,全年行業的復甦態勢將從結構性復甦轉向全面弱復甦。在此背景下,要把握三條投資主線:一是關注低估值百貨龍頭,這類公司品牌優勢明顯,有基於傳統零售業務開展創新業態的良好基礎和基因,在業績持續向好過程中估值也存在較大向上修復的可能性。二是關注生鮮超市龍頭,超市業態特別是生鮮超市更具新零售基因,聚客效應明顯,門檻較高,這類公司規模及產業鏈優勢明顯,在改革過程中最有可能先完成蛻變,迎來新的增長契機。三是隨著混改的進一步落實,建議關注國企改革受益股,這類企業可以通過注入集團公司資產、引入戰略投資者、股權激勵等途徑完善企業機制、提升經營效率。

看好新零售板塊的親們,除了關注相關個股,也可以關注一些重倉新零售公司的基金,例如金鷹策略配置混合(基金代碼:210008),根據金鷹策略配置混合的1季報,可以看出它有至少35%的倉位都在新零售概念股上:

從6.18年終大促看新零售板塊|龍頭強者恆強

除了新零售概念股,它還重倉了醫藥和化工板塊,都是今年比較強勢的板塊,因此,這隻基金近一年各階段漲幅都挺不錯的,大家可以考慮一下。

從6.18年終大促看新零售板塊|龍頭強者恆強

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2018.5.31

注:以上內容綜合自招商證券、國金證券以及wind,有刪減。

截至2018.5.31,金鷹策略配置混合自2011.9.1成立以來淨值增長率為82.00%,2012至2017年各年度淨值增長率分別為:-7.37%,12.45%,38.06%,43.96%,-21.96%,10.65%,數據來源:金鷹基金&基金定期報告

溫馨提示:中國證監會對基金募集的核準,不代表對基金收益和風險的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本基金不保本,投資者請詳閱《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詳細歷史業績請前往基金詳情頁查看。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資料不構成本公司任何業務的宣傳推介材料、投資建議或保證,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關機構、僱員或代理人不對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內容的行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銷售機構根據法規要求對投資者類別、風險承受能力和基金的風險等級進行劃分,並提出適當性匹配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