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隋煬帝是歷史上有名的殘暴皇帝,不體恤民情執意開鑿大運河,乘龍舟下江南遊玩不算,還在船上選美,可謂昏庸至極。但楊廣也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帝王,在位期間開創科舉制度,大運河也被稱為“弊在當下,利在後世”的偉大工程。所以很多人批判他,也有很多人吹捧他。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在楊廣身上發生了兩件極盡諷刺的事情,殺死親哥哥楊勇,給陳後主封諡號為“煬”,因果循環,最終報應到自己頭上。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封建社會是嫡長子繼承製,按理說輪不到楊廣做皇帝,但太子楊勇生活奢靡不受喜愛,隋文帝因此廢太子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不是昏暴之君麼,為何立他為太子?楊廣雖然昏暴,但他並不笨。沒做皇帝之前表現得品行端正,在文帝退位之後兇狠的本性立即暴露出來。他先是殺死自己的父親隋文帝,接著又殺死了哥哥楊勇。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但在一千多年後的今天,上天又給楊廣開了個玩笑。2013年,一位名叫楊勇的開發商在施工時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當專家對其進行發掘時卻發現這座墓的主人竟然是隋煬帝楊廣。你砍我的頭,我挖你的墳,真是君子報仇千年不晚吶。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另一件事可以說是典型的現世報了。在隋煬帝殺死父親後的四個月,被囚禁的陳後主也死了。隋朝對陳朝開戰之際,陳後主卻耽於酒色,流連於紙醉金迷之中,好像亡國的威脅絲毫不存在一般。後來戰敗被俘,楊堅對他禮遇甚厚,雖說待遇不錯,但終究是淪為了階下囚。可陳後主卻絲毫不在意,整日沉湎酒色,醉生夢死。因此楊廣打心眼裡瞧不起他,所謂給了陳後主一個最差的諡號“煬”。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萬萬沒想到的是,陳後主的遭遇不僅沒有警醒楊廣,反而令他更加變本加厲。修建京杭大運河勞民傷財,百姓苦不堪言,又對外發動三次戰爭,徭役加重民不聊生。當他出徵失利之後便像陳後主一樣,整日杯不離手,最終被宇文化及率領的叛軍用繩子勒死在江都宮。


極盡諷刺,封最壞的諡號,殺死親哥哥,最終都報應回自己身上


李淵在為楊廣封諡號時,也為他取了“煬”字做諡號,稱為隋煬帝,真是極盡諷刺。那麼“煬”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史記.諡法解》說:好內遠禮曰煬。朋淫於家,不奉禮。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怠政”、“外內從亂”。就是說沉迷私慾怠於朝政,使內外都混亂,這個評價對於隋煬帝來說還是比較中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