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西方趕超真的是閉關鎖國的鍋嗎?

各位看官你們好,傳統上認為,在歷史上中國一直遙遙領先於西方,一直到西方工業革命結束後,被西方趕超,而其中的原因是閉關鎖國造成的,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清華大學李稻葵等學者研究發現,早在公元1300年,歐洲部分地區已經領先於中國,而且從雙方的飲食中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說到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而這也都是落後世界而導致,追根溯源,大家大部分都認為是因為閉關鎖國。清朝閉關鎖國導致清朝的發展跟不上世界的步伐,其他忙著工業革命的時候,明朝卻還沾沾自喜,直至清朝還是處於農耕狀態。這一切的一切,人們把鍋甩給了閉關鎖國政策,但原因真的如此嗎?

中國被西方趕超真的是閉關鎖國的鍋嗎?

清華大學李稻葵等學者認為,在北宋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處已經達到了巔峰,領先於歐洲各國,然而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自此以後,農業的發展反而像一條直線,遲遲不能前進。反觀西方,西方從中世紀後期開始,經濟曲線迅速升起。到1300年,也就是元朝建立後不久,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已經落後於意大利地區。到1400年,也就是明朝建立後不久,又被英國超越了。到1750年,也就是康乾盛世的頂峰,中國從整體上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歐了。

中國被西方趕超真的是閉關鎖國的鍋嗎?

也就是隨著經濟發展的差距越來越大,歐洲人與中國人生活水平有了一個明顯的對比。16世紀時,英國一個農民家庭年產糧食在5000公斤左右,而在最富庶的江南,農戶年產只有2000多公斤,由此看來,中國產量最高的地方也只有英國糧食年產水平的二分之一。

中國被西方趕超真的是閉關鎖國的鍋嗎?

而在兩方的飲食上,明朝時,英國普通農民主食中小麥比例有所增加,逐漸取代大麥和燕麥;已經可以定期地喝到啤酒。酒的消費開始走入千家萬戶。許多村莊出現了永久性的啤酒館。肉食也逐漸增多。通過人們的飲食也可以看出在中國的明朝時英國的發展水平已經超越了中國。

到了工業革命的前期,有資料顯示,在英國農場一個普通僱工一日三餐的食譜是:“早餐是牛奶、麵包和前一天剩下的鹹豬肉;午飯是麵包、奶少量的啤酒、醃豬肉、馬鈴薯、白菜或蘿蔔;晚飯是麵包和奶酪星期天,可以吃上鮮豬肉。”。大家看來,這更像是我們現代人的飲食,和中國古代吃糠糟醃菜的生活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工業革命完成後,英國人的生活水平又進步提高。他們的消費清單上每天還要加上23加侖脫脂牛奶、1磅奶酪、17品脫淡啤酒黃油和糖各半磅,還有1英兩茶。而反觀同時期的中國,老百姓們吃的還是“瓜菜半年糧”,平時只能粗糧淡飯,勉強維持溫飽,青黃不接的時候還要挖一些野菜才能度日。

中國被西方趕超真的是閉關鎖國的鍋嗎?

以上本篇的具體內容,通過這篇文章,我們認識到了,中國在近代的沒落的原因閉關鎖國只是其中之一,而更長期的原因是中國早在宋朝時就已經幾乎停止的農業的發展,所以導致被西方反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