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什么要披上宗教外衣?

引言:东汉末年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与太平道密不可分。太平道凝聚了流民,为推翻东汉政权提供了迷信、宗教的外衣,为黄巾起义提供了合理性。虽然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但它实实在在的瓦解了东汉政权,实现了黄巾起义口号中的"苍天已死"。

黄巾起义的背景

东汉末年,统治集团逐渐腐朽,豪强地主势力不断膨胀,土地兼并愈加严重,外戚和宦官势力此消彼长,压榨百姓,农民的处境日益恶化。地方势力逐渐壮大,君主权力不断被瓜分,逐渐变成了被控制的傀儡。对羌人的长期战争耗空了国库,对百姓的徭役加重,更加重了农民的苦难。连年出现的自然灾害以及疫病的出现使百姓的负担进一步加重。

在桓帝和灵帝时期,更是公开卖官鬻爵,进一步加剧了政治腐败,正常的国家秩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多方面的因素使农民到处流亡,并且走投无路,被迫到处举行反抗斗争。但由于早期的农民起义是以流民为主,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被豪强地主先后镇压。但是镇压并不能解决积压在百姓上的问题,百姓急需推翻压在身上的大山,农民起义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最终汇成了全国性的黄巾大起义。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什么要披上宗教外衣?

黄巾起义

由于东汉的建立借助了谶纬思想的力量,对谶纬十分信服。建国后,为了加强对百姓的思想统治,更是极力宣扬谶纬思想,以火德自命,表示天命所在。由于统治者对谶纬思想的宣扬,所以农民起义常常用阴阳五行这些谶纬思想来宣扬和发动。一般是用"土德"或"水德"来代替或者克制东汉统治者所宣扬的"火德"。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向百姓说明东汉的气数已尽,需要有一个新的王朝替代它,使农民起义具有合理性,更加具有号召力。

黄巾起义与太平道的联系

黄巾起义同样是借助宗教的形式而发动的。黄巾起义的领导者张角所采用的宗教思想以从《太平清领书》发展而来。张角是巨鹿人,灵帝时期,他用《太平清领书》在冀州等地传教,号为太平道。张角在传教过程中,以治病救人的教主形象出现,自称为"大贤良师",通过用符水给人治病的方式传教,吸引了众多教徒,受到百姓的信任。张角在传教的十多年间,教徒数十万,东汉十八州,他的教徒就分布了八州。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什么要披上宗教外衣?

《太平经》

"太平道"属于东汉末年方士们的原始道教的一个派别。但是"太平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是根据东汉末年特定的环境下的产物。上文提到,东汉末年出现了连年的自然灾害和疫病。这些自然灾害和疫病使底层人民负担沉重的徭役外,还出现了严重的身体问题。但面对猖獗的疫病,东汉政府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任其流行。尤其是古代医疗技术并不发达,不科学且具有迷信的特点,被疫病缠身的百姓只能从方术和神明身上想办法。古代的方士和巫医治病的方士往往兼具迷信和医学的特点。张角也是这样,他以符水治病,但身上也常常带有药囊。迷信和医学相互混杂,一方面适应了当时的底层百姓寻求精神安稳的心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实际效果,为"太平道"的流行提供了基础。

张角从"太平道"的教主发展成为黄巾起义的领袖,更是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东汉末年的百姓由于身负沉重的徭役,统治者不断的横征暴敛,加之愈加严重的土地兼并。面对这黑暗的社会,东汉末年的百姓

一方面祈求神助,幻想用超自然的力量来拯救自己;另一方面,他们用接二连三的起义来反抗,盼望以反抗斗争解脱苦难,强烈要求推翻黑暗的东汉王朝。在这样的宗教气氛与反抗斗争交织的气氛下,尤其是在农民起义的前期,起义被屡屡镇压,所以一场规模浩大的,以宗教思想为基础的农民起义不可避免。张角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太平道作了必要的改革。用改造后的《太平经》打出了以黄代苍的旗帜,意味着要造东汉王朝的反。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什么要披上宗教外衣?

张角

张角的传教对象主要是下层民众,将具有分散性和流动性的流民凝聚到了一起。东汉统治集团有所警惕,希望用赦令来解决流民问题。此外,侍御史建议朝廷下诏重金购募张角等人,赏以国土。但是由于宦官同样信奉太平道,从中阻扰没有付诸行动。这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不可避免。

在张角的号召下,贫苦的农民纷纷加入这场起义中,头扎黄巾,揭竿起义。在这场起义的前夕,张角以谶纬思想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这个口号从表面来看,就是在说汉朝的气数已尽殆尽,新的王朝应当建立,在甲子年甲子日,天下将会太平。这句口号充满了神秘色彩,用阴阳五行来配,"黄"与"土"相配,"土"可以代替"火",所以在这场起义中,提出了"黄天当立"并且头扎黄巾,用来代替东汉王朝的"火德"。张角把革命的思想掩盖在了神秘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外衣下。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什么要披上宗教外衣?

阴阳五行

总结:虽然这场起义被镇压了下去,但是它达到了这场起义的基本目的——瓦解了东汉政权,引起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残杀,进而结束了极端黑暗腐败的外戚宦官政治。

张角在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下,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借用宗教的外衣,将流民凝聚起来,虽被镇压,但最终成为了压垮东汉这头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东汉统治者为了尽快镇压这场起义,将大部分的权力下放到地方,这就使得地方豪强的势力更加壮大,地方割据势力超过了中央。导致镇压了起义但军阀混战的局面出现,为三国的出现垫下了基础。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什么要披上宗教外衣?

黄巾起义形势图

太平道为黄巾起义提供了思想的支持。它为用宗教的外衣将底层民众凝聚起来,又在起义的前夕联合了统治阶层的附属——宦官,为起义的爆发铺平了道路。张角提出的口号则为这场起义提供了合理性,激发了起义者的热情,从而使这场起义在残酷的镇压下坚持了九个月,小股活动也络绎不绝。最后瓦解了东汉政权。

参考书籍: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

刘旭初:《论黄巾起义与太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