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朋友們,您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這種豆腐腦嗎?

說起來豆腐腦的吃法,一般分為甜鹹兩派。

跟北方能吃到的豆腐腦絕大部分都是鹹的,而北京的豆腐腦呢,基本都是打滷的豆腐腦,一半分為回漢兩種,回民是羊肉片,口蘑打滷,漢民則是豬肉黃花木耳打滷,上圖您看下。

北京的朋友們,您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這種豆腐腦嗎?

黃花木耳打滷豆腐腦

基本就是這麼個模樣的,但是現在不論是回民的餐館,家常菜飯館,連鎖的中式快餐店,也都一水兒的是黃花木耳滷的豆腐腦了,可能這種滷做著省事?這塊還得給您預警下,吃這種打滷的豆腐腦,現在還得是回民飯館做的最正宗,雖然也不是羊肉口蘑了,但這味道還算可以。而且您注意啊,這還得是山東一派的回民做的,魯菜這塊的。其他飯館做的就是學個樣子,根本不是那個味。

但今天,咱說的重點不是這個,先來一波回憶殺。

記得在我上小學的時候,我爸每天騎自行車送我上學,路上總會路過果子巷裡的一個早點攤,賣油條油餅大火燒什麼的,旁邊還有一位推著小車的外地老鄉賣豆腐腦,就是他這一碗豆腐腦!可以說是魂牽夢繞了我二十多年啊!每天騎到這呢,我爸常規操作是給我買一碗豆腐腦,再買一根油條,或者是大火燒夾油餅,美美的吃完這一頓早點再去上學,這基本可以說是我每天早起上學的動力了,也更是我爸早起送我的動力!我記得有一次上學快遲到了,我爸也根本沒管,堅持帶我吃完了這豆腐腦才去上的學,是真愛這口啊。

北京的朋友們,您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這種豆腐腦嗎?

90年代的北京

說完了回憶,咱說正題,這種豆腐腦啊,我相信您早年肯定也吃過。它沒有滷,就是在白豆腐腦上澆一種神奇的汁,然後撒一些鹹菜末,香菜末什麼的。如果您愛吃辣的話,多放點辣椒,那味道簡直是一絕,紅亮亮的一碗,看著就充滿了食慾,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自己去吃,吃了一碗沒過癮,還跟人家佘了一碗吃。

這點簡單的配料就搭配出了這極豐富的口味,真是太神奇了,跟現在這種打滷的豆腐腦相比完全就是倆東西。上圖您回憶回憶

北京的朋友們,您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這種豆腐腦嗎?

澆汁豆腐腦

北京的朋友們,您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這種豆腐腦嗎?

澆汁豆腐腦

但是不知道具體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豆腐腦就跟說好了一樣,瞬間從北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黃花木耳打滷的豆腐腦,整齊劃一,全是這種。而我真是太愛澆汁這個味道了,它已經成了我兒時抹不掉的記憶,現在只要去到沒吃過的早餐店,我還是會點一碗豆腐腦,但不幸的是,我再也沒有嚐到過那熟悉的味道。

不光小時候那種澆汁豆腐腦吃不到,現在能吃到一碗正宗的打滷豆腐腦都難了,外邊的滷十有八九都是胡鬧,弄得跟酸辣湯似的,本身滷味道就不對,還不捨得給,吃到一半就沒滷了這叫什麼玩意啊。

最後呢,如果您以前也吃過這種澆汁豆腐腦,或者現在跟北京還能吃到這種澆汁豆腐腦,都希望您能給個消息,在留言區咱們好好聊聊。

北京樂與怒,一個北京孩子的隨筆,記錄這座城市的快樂與憤怒


北京的朋友們,您還記得小時候吃過的這種豆腐腦嗎?

北京樂與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