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跟中国相距万里,为何视华为主要威胁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之一,立陶宛属于东北欧国家,西临波罗的海,在陆地上分别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白俄罗斯、拉脱维亚和波兰接壤,国土面积约为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87万,首都为维尔纽斯。立陶宛民族成分复杂,其中主体民族为立陶宛族,约占总人口的86%,大部分民众信奉天主教。

最早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跟中国相距万里,为何视华为主要威胁

立陶宛地图

立陶宛是一个拥有辉煌文明的历史古国,早在13世纪中叶,便建立起雄霸中北欧的强国-立陶宛大公国,一度将今日俄罗斯的西部、乌克兰的北部和白俄罗斯的全境纳入版图。16世纪末,立陶宛走向衰落,在此后300余年的时间里,先后遭受波兰和沙俄的统治,1919年8月在德国的帮助下,才恢复国家独立。然而,立陶宛复国仅21年时间,便先后被纳粹德国和苏联吞并。

加入苏联后,立陶宛虽然获得加盟共和国的地位,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爱好自由的民众始终没有放弃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受东欧剧变的影响和西方大国的支持,立陶宛率先开启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行动,随即又挫败苏联政府的军事镇压,于1990年3月11日宣布独立,由此成为第一个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

最早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跟中国相距万里,为何视华为主要威胁

立陶宛民众争取独立运动

立陶宛复国后,迅即投入西方阵营,经过13年的不懈努力后,终于如愿以偿地加入北约和欧盟,由此跟美英德法等大国建立起盟友关系。与此同时,立陶宛出于防范俄罗斯吞并的目的,不仅强烈支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入驻,并且每年都要参加以俄为假想敌的军演,堪称令俄极度不爽的邻国。

在西方大国的帮助下,恢复独立至今已近30年的立陶宛,不仅有效地维护住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而且在经济建设方面获得长足发展,由一个僵化、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一跃而成为工农业体系健全、科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的统计数据,立陶宛GDP总值为532.51亿美元,人均收入19090美元,相当于中国的两倍。

最早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跟中国相距万里,为何视华为主要威胁

身穿民族服装的立陶宛女性

虽然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再相同,但自从1991年底两国建交以来,中国与立陶宛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良好。尤其是跨入21世纪后,双方高层之间互访频繁,文化交流、贸易关系得到长足发展,贸易额不断攀升,堪称中国与波罗的海国家交往的典范,而通过吸引中国投资来振兴本国经济,也是立陶宛近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然而在2019年2月,两国关系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立陶宛国家安全局在年度安全报告中声称,由于中国近些年的“间谍”活动日益活跃,已经和俄罗斯一起,成为该国主要“安全威胁”。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全球关注,而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则在第一时间提出抗议,称立陶宛国家安全局单凭推测和想象,没有根据地扭曲事实,非常荒谬和可笑。

最早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跟中国相距万里,为何视华为主要威胁

立陶宛参加北约军演

由于历史上长期遭受沙俄和苏联高压统治,立陶宛对俄罗斯敌意极深,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将该国视作安全方面的“头号敌人”,因此千方百计地拉拢西方大国来防范、围堵它,在情理上还说得过去。然而,中国跟立陶宛之间远隔万里,相互交往的历史极短,并且之前从未有过历史积怨和利益纠纷,如今立陶宛却突然恶意相向,实在是没有道理。

但是,通过对当前国际局势的冷静分析,立陶宛立场的转变,也在意料之中。因为,立陶宛作为北约国家,近年来一直承受着来自美国强大的压力,被要求不能与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合作,其中便包括加速崛起的中国,否则将失去美国的安全保护和经济援助。正因如此,立陶宛只好通过抹黑、攻击中国的方式,来向美国“表忠心”,以维持两国间的盟友关系。

最早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国家,跟中国相距万里,为何视华为主要威胁

中国京剧团在立陶宛演出

其实,作为爱好和平、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中国始终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无论国家大小或强弱,无论它们采取哪种社会制度,都愿意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跟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并且从未有过靠军事、政治、经济手段来威胁他国,以谋取利益的举动。因此可以说,中国根本不是立陶宛的“主要威胁”,后者的做法纯属“杞人忧天”,对发展两国关系来讲,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

资料来源:《列国志:立陶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