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近日"杰瑞集团高管鲍毓明性侵案"轰动全国,轰动的不仅仅是性侵,还有我们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作为一名法学界“名流”如何能做出如此兽性的行为。


从王振华到鲍毓明,这些看似成功的人用伪善包装自己的同时,却像恶魔一样在黑暗中将魔掌伸向了那些还未成年的幼女。我们在愤怒、期待法律对他们进行严惩的同时,作为父母的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而就鲍毓明案件来说有太多的疑点,一个妈妈为何将一个未成年的女孩子送给一个陌生的中年未婚男性?又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位妈妈愿意相信一个只见过几次面的人?

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很多网友留言,说现在不是责怪这位妈妈的时候,可是就这个案件而言,这位妈妈是这个事件的根源。


如果她与鲍某存在婚姻关系,鲍某在其未知的情况下性侵其女儿,这属于遇人不淑。可是根据受害者和其母亲的表述,不太符合正常父母的逻辑。别说把未成年的女儿长时间交给一个陌生的单身男性,就是把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子长时间的交给一个单身男性都会存在风险。这位妈妈当时到底是如何考虑的呢?


这无数的疑问,或许随着案件的进展,真相会被一点点拨开,在真相被拨开前,从王振华到鲍毓明,除了这两位嫌疑人有着上市高管的共同点之外,其实这两个女孩也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位心大的妈妈


与其说她们心大,不如说她们缺乏风险意识。

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安全问题从来不是问题、性侵离自己的孩子太远。可是我们却不知有时候风险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身边那些熟悉的人可能就是默默地在评判你的风险意识,当他们发现你没有这种意识的时候,往往就为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性侵害儿童犯罪案件中, 熟人作案的约占总数的69.60%;陌生人作案约占30.40%。而在熟人作案的比例中,其中邻居关系占比28.15%;亲戚关系 (表亲、舅甥、叔侄、祖孙等) 占比12.18%;师生关系占比4.62%;恋爱、朋友关系共占比7.56%;其他熟人关系 (父母的朋友、同事等) 占比30.25%。


这些数字,就是在告诉和教育我们,风险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必须要做好防范。

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然而有些宝爸、宝妈,看到这样的新闻会发出这样的言论:还好幸亏我家的是个儿子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是现实呢?


2014年12月31日,云南富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发布通报称,文山富宁归朝里马小学老师张某从2012年到2014年先后对15名男生进行猥亵。


持这种“男孩就是安全”思想的父母,往往除了风险意识不高外,还表现位“性意识”落后。


性意识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认为:性是万恶之首,羞于和孩子讲这方面的内容。第二方面是认为:只有女孩子才会被性侵。


由于这种落后的性意识和我们传统对男孩的教育,致使猥亵和强奸男童的行为更为隐蔽,调查取证更为艰难。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在保护女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男孩同样需要被保护。

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面对越来越变态的狼,我们父母该如何做呢?


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做好风控管理。

必须做到不让孩子和陌生人、不熟悉的人单独相处;对于熟悉的人需要掌握好孩子与其单独相处的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单独相处。


2,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要通过绘本、多媒体对孩子进行“隐私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隐私部位,例如家长要告诉孩子“泳衣遮挡的部位”就是“隐私部位”, 并告诫孩子这些部位是其他人不能观看或者触碰的。让孩子明白亲吻、抚摸、言语骚扰的常见方式, 并鼓励孩子坚定地拒绝触碰。

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3,从对象、场所和方式三方面提高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告诉孩子即使是和熟人 (老师、医生、亲戚) 也要保持安全距离。在酒店、学校、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甚至是在自己的家里, 都要提高警惕, 注意防范。一旦发现有人对自己裸露性器官、讲色情笑话、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 要大声拒绝并迅速离开现场, 积极寻求父母或者警察的帮助。


4,相信孩子,告诉孩子没有任何人和任何力量可以伤害到她的父母,鼓励孩子在遭受性侵和威胁后愿意并主动告诉父母,相信父母可以保护她们。在孩子们不能保护自己未成人之前和父母之间不能有任何秘密。


尾记:


当然,孩子被性侵,责任不一定在家长,也不是只有家长做好了就能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预防或是杜绝此类事件的出现,我们需要思考和做的还有很多。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必须防微杜渐,绝对不能给任何人可乘之机。而当问题出现后,我们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做一个勇敢保护孩子的巨人。

鲍某明性侵女童案,父母们除了愤怒还能做点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