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還記得90後曾被譽為“垮掉的一代,如今的90後也開始做家長了,並在社會上承擔著自己的責任,不過很多90後的朋友們仍然不理解,為什麼人們曾經會給他們頭上冠上這樣的稱號,但如今他們做了家長也明白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比起70後80後的童年,跟著家人收割莊稼,而90後00後的成長就開始伴隨著各種各樣的歡樂童年,這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玩具!所以“在蜜罐中長大”“不思進取”是現在孩子們的最好寫照。

現在每一個父母都在拼命地賺錢,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卻很少回家陪伴孩子,於是乎就把成堆的玩具帶回家,美其名曰是為了開發孩子的智力。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或許在這些父母眼中,缺少了對孩子的陪伴,是可以靠玩具來填補的,又或者說,這就是現在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然而擁有越多的玩具,真的就能使下一代的孩子們更優秀嗎?孩子擁有了太多玩具究竟會給他的一生帶來什麼影響呢?

家長經常出差,用玩具代替陪伴,孩子現在怎麼樣了?

同學小兵的妻子,生下孩子後就急急忙忙地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幸好小兵在家創業,有時間帶兒子,可以說兒子是跟著爸爸長大的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但隨著小兵創業越來越成功,需要經常在外出差,他們夫妻兩人商量著請個保姆來專門照看兒子,小兵覺得以後不能陪伴兒子了非常內疚,於是每次出差回來都給兒子帶一大堆玩具,兒子也非常開心,這讓小兵愧疚的感情減少了許多。

但現在孩子馬上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小兵卻聽到幼兒園老師說:這孩子專注力太差了,現在升學去上小學可能會跟不上課,建議讓孩子再上一年大班。

回到家後,小斌認真地和兒子相處了一天,卻在兒子身上發現了很多以前沒有的毛病,老師說得沒錯!兒子的專注力的確很差,他很難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10分鐘的書,並且還經常要買新玩具!

小兵不答應,兒子就直接哭鬧了起來,這讓小兵認識到了事情的危險性。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一、孩子專注力會被破壞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施瓦茨曾表示:孩子玩具越多會導致專注力被破壞。

孩子擁有越多的玩具,就在玩具身上有了選擇:一會兒摸摸這個玩玩那個,玩膩了就把它扔在一邊,再去玩另外的玩具,這使得孩子的專注力無法受到鍛鍊。

二、玩具會讓孩子的想象力缺失

現代玩具的種類要比以前複雜多了,而且也更具有設計感以及視覺衝擊力

強大的視覺衝擊力會吸引孩子的視線,但也會導致孩子丟失掉想象力,往往那些看起來普通的玩具,才能激發孩子的無限想象。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三、愛買玩具的孩子永不滿足

對於那些見慣了各色各樣玩具的孩子來說,面對新玩具,他們永遠是不滿足的,而擁有玩具比較少的孩子,會非常珍惜自己的玩具,在得到新玩具的時候也會非常幸福,並會小心翼翼地保護它們,由此可見擁有越多的玩具,會使孩子的滿足感越來越低

家長給孩子買玩具,應該遵循這幾個原則,才能寓教於樂

首先、能跟家長互動

不管怎麼說,玩具都不能代替家長陪伴孩子,與其花大價錢給孩子買更多的玩具,不如買能和家長一起互動的玩具,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孩子的娛樂需求,還能使親子關係更加親密,在親子互動中陪伴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其次、能鍛鍊創造性思維

不少家長表示給孩子買玩具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大腦,不過市面上很多玩具的設計都是為了吸引孩子直觀的注意力,並不能鍛鍊孩子的大腦

所以在給孩子挑選玩具的時候,要有選擇地挑選,買那些能鍛鍊創造性思維的玩具,比如說畫筆、橡皮泥等,這些都能開發孩子的大腦,鍛鍊孩子創造性的思維。

最後、多買生活類和角色扮演類玩具

給孩子買玩具是為了能夠讓孩子通過玩玩具學到知識,從而運用到生活當中,其中生活類(玩具廚房)和角色扮演類(過家家)的玩具,能使孩子充分地貼合現實,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就能模仿大人的生活,併發散思維自己創造。

玩具多少決定孩子是否是“讀書的料”?別用你的愛給孩子“埋坑”

玩具太多既不能代替家長給予孩子愛,也不能給孩子帶來好處,對孩子來說,玩具不是越多越好,並且家長也要學會給孩子挑選玩具,這樣才能真正起到鍛鍊孩子大腦的作用!

討論話題:你會給孩子買什麼玩具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