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胡-鮮卑父系探源成果顯著,古DNA檢測更多指向C2-F3918-F1756

歷史及民族學人類學愛好者關注的古代民族-鮮卑族父系主體類型,已經越來越清晰。C2-F3918-F1756做為東胡-鮮卑族群主要父系類型已基本明確。(注: 嚴謹講不能說C2-F3918-F1756都是鮮卑或鮮卑都是F1756)

前幾年,復旦和吉林大學的研究便將早期東胡-鮮卑核心父系成分指向C2-F3918,復旦檢測的元威樣本屬於更下游的F1756.

(見論文摘要一、二)

論文一

隋代鮮卑遺骨反映的拓跋部起源 (韓昇、蒙海亮)

【摘要】北魏皇族後裔元威的父系遺傳單倍型為C3b-F1756,是一種高頻分佈於外貝加爾-蒙古高原東部的遺傳類型。考慮到拓跋鮮卑部眾在顱骨形態特徵以及母系遺傳關係上與蒙古人種北亞類型居民也有密切的親緣關係,研究認為拓跋部起源於外貝加爾-蒙古高原東部地區。這點由松嫩平原土著考古文化和居民類型在東漢時發生的巨大變化也能體現,這一變化與外貝加爾地區居民南下有關,其主體人群極有可能就是史書所記載的鮮卑。對於學界主流的“拓跋鮮卑嘎仙洞起源說”,因該遺址不像周邊任何一種考古文化的發源地,加上其被“發現”的過程疑點重重,因而認為“嘎仙洞”不大可能是拓跋部發源地,拓跋部的興起與北亞人群從外貝加爾地區南下呼倫湖的遷徙有關。

【作者】韓昇,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蒙海亮,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

http://www.sohu.com/a/199748231_649798

論文二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7) doi:10.1038/s10038-017-0357-z

The Y-chromosome haplogroup C3*-F3918, likely attributed to the Mongol Empire, can be traced to a 2500-year-old nomadic group

Ye Zhang, Xiyan Wu, Jiawei Li, Hongjie Li, Yongbin Zhao & Hui Zhou

Abstract

人類遺傳學雜誌(2017)doi:10.1038/s10038-017-0357-z

可能歸因於蒙古帝國的Y染色體單倍群C3*-F3918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遊牧民族

作者:張曄,吳喜燕,李家偉,李宏傑,趙永斌,周慧

摘要

蒙古帝國在塑造現代人口格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蒙古帝國的擴張,生活在歐亞大陸的許多人口可能是古代蒙古人和當地居民人口混合的產物。遺傳學家發現,這些人群中的大多數攜帶Y單倍群C3*(C-M217)

為了進一步瞭解蒙古族的起源和發展,對東湖、鮮卑、石衛等地的井溝子、陳武溝、岡嘎等考古遺址中的古人類遺存進行了分析。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岡嘎遺址的11個男性中,有9個男性,陳武溝遺址的8個男性中的2個和井溝子遺址的12個男性中,在M130(Hg C),M217(Hg C3)中發現有突變。

L1373(C2b,ISOgg2015),在M93處無突變(Hg C3a)、P39(Hg C3b)、M48(Hg C3c)、M407(Hg C3d)和P62(Hg C3f)。這些樣本被歸因於Y染色體C3*(Hg C2b,ISOgg2015),其中大多數根據F3918突變進一步分型為Hg C2b1a。最後推測,Y染色體Hg C3*-F3918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胡古遊牧民族。

三,最近公佈的蘑菇山鮮卑墓地y染類型也是C2-F3918-F1756及下游。(見表格)

東胡-鮮卑父系探源成果顯著,古DNA檢測更多指向C2-F3918-F1756

蘑菇山墓群位於內蒙古滿洲里市扎賚諾爾北約4公里處的臺地上,西北距滿洲里市區約21公里,距扎賚諾爾東漢鮮卑墓群10公里。蘑菇山墓群被認為是繼扎賚諾爾墓群后鮮卑考古史上又一重大考古發現。

東胡-鮮卑父系探源成果顯著,古DNA檢測更多指向C2-F3918-F1756
東胡-鮮卑父系探源成果顯著,古DNA檢測更多指向C2-F3918-F1756

四,宇文邕的古DNA實測Y染色體類型也屬C-F1756,也旁證了宇文侯豆歸以及其後裔北周宇文皇族,不是從匈奴冒認的鮮卑,而是和拓跋一樣源自東胡-鮮卑分支的核心族群。

東胡-鮮卑父系探源成果顯著,古DNA檢測更多指向C2-F3918-F1756

利用分子生物遺傳技術對古人骨DNA的檢測數據,幫我們解開了古文獻學界長期各執一辭的歷史公案。 期待在更多古墓、古族群研究中引入古DNA檢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