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套宗师级拳照,得窥太极堂奥

在太极拳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期都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太极拳家,他们是太极文化大厦中的中流砥柱,是太极发展的“能量核”。在历代太极名家中,有少数真正宗师级别的人物,不仅辉映了当时,也影响了当世,并成为永远的传奇。

杨澄甫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太极宗师”。

杨澄甫先生幼承家学,受父亲杨健侯督导、传授,加之自己勤奋苦练,成就功夫绝学。由北京、而上海、而广州,传拳大江南北,传人英才累累。留下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太极拳使用法》为传世经典。而其中留下来的太极拳照,被杨式太极传人奉为金科楷范。

值得关注的是,杨澄甫先生一共留下了两套拳照,除了《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刊登的晚年黑衣拳照外,还有一套中年所拍的白衣黑裤拳照,两相对应,对于研究杨式太极拳的技术发展,以及杨澄甫先生的拳学轨迹具有特别意义。

杨澄甫先生中年拳照为1919年36岁时所拍,拍摄于北京。1921年,太极名流许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中的拳势绘图,即依照杨澄甫先生这套拳照绘制。这套拳照的首次实景刊发,则是在192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陈微明先生所著《太极拳术》中。《太极拳术》中采用杨澄甫拳照37幅,陈微明补充拍摄13幅,另有杨澄甫、许禹生推手照片4张。

两套宗师级拳照,得窥太极堂奥

杨澄甫中年拳照


杨澄甫先生晚年的一套拳照据说是1929年拍摄于上海,为当时摄影大师郎静山先生所拍。在20世纪三十年代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太极拳使用法》中刊登。


两套宗师级拳照,得窥太极堂奥

杨澄甫晚年拳照


一般认为,杨澄甫先生晚年拳照为杨式太极大架定型照,具有法度性意义。很多人很关注老年拳照,而对中年拳照不太熟悉。我们仔细研究观摩其中年拳照,也是精彩典范,不仅活力洋溢,亦张弛自如,收放浑然,意趣纵横。

正如书法大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体现了书家当时的书风一样,太极拳家不同时期的拳术特点和风格是拳家身心状态,拳学修为的体现,对后世学者非常幸运的是,杨澄甫先生留下了两套不同时期的拳照,十分难得和珍贵。中年时期的体能巅峰和晚年时期的圆融端严。 两套拳照映照研习揣摩,相顾两无言,只有此中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