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網上搜索關鍵詞“易怒,過後自責後悔”,立即會跳出搜索結果1210000個。而且,許多人把自己的這一點歸結為有心理疾病而去諮詢醫生。那麼,出現這些問題真的是我們有病嗎?我們怎樣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呢?

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情緒和情感,是人們對客觀外界事物的態度的主觀體驗和相應的行為反應,它反映的是主體需要和客觀外界事物間的關係。

通俗講,從人類生理角度分析,情緒和情感都是人類大腦對外部事物的一種主觀反應。按照現代科學的研究,人類大腦共分為“三重大腦”:本能腦、情緒腦、理智腦。

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大約3.6億年以前,地球進入爬行動物時代,為適應生存,爬行動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腦”。本能腦只有一個原始反射模塊,是爬行動物對環境做出的本能反應。如避險、追求異性、進食等。

大約2億年前,地球進入哺乳動物時代。哺乳動物為了生存,體溫保持恆定,並進化出了“情緒腦”。如興奮、恐懼、傷心等。這些情緒提升了哺乳動物的生存優勢。如恐懼可以避險、興奮可以專注、傷心引來同情與關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喜歡把貓狗當寵物,因為可以產生情感交流。

大約250萬年前,人類開始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在大腦的前額進化出了“理智腦”,並直到20萬年前基本進化成形。這是人類獨有的大腦區域,它讓人類產生了語言、文化、科技、文明。

瞭解了“三重大腦”,我們就明白了,其實人類的情緒和情感反應都是來自於情緒腦。而人類異性之間的情感體驗還存在本能腦的參與。情緒和情感體驗往往會以表情形式表現出來,包括面部表情、言語聲調錶情和身段姿態表情,再通過由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傳遞到“情緒腦”,經過“情緒腦”的整合活動,產生情感體驗。情緒和情感的存在對我們人類的相互交往具有重要的意義。

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而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則是人類試圖通過最新進化的“理智腦”去抑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腦”產生的情感反應,甚至試圖通過理智腦去抑制“本能腦”參與的異性之間的情感反應。

但我們要明白,由於人類的“理智腦”進化時間遠少於情緒腦和本能腦,在人類大腦860億個神經元細胞中僅佔2成,運行速度僅40次/秒,比起情緒腦和本能腦11000000次/秒要弱得多,還很耗費能量,更由於理智腦距離心臟比情緒腦和本能腦要遠。情緒腦和本能腦往往在遇到問題時能得到優先供血,常常導致理智腦出現缺血反應,功能弱化和降低。這也就是我們在遇到緊急事件時往往大腦一片空白。

所以,這也就是我們往往很想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卻常常衝動,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的原因。

難道我們真的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嗎?並非如此。我們首先知道,人類有這些情緒和情感是很正常的,這是由我們自己的生理特點所決定的。其次,試圖通過理智腦控制和對抗本身力量強大很多倍的情緒腦和本能腦,註定是不行了。而我們的痛苦有很多也是源於這種原因。既然不能對抗,我們就需要換一種策略。

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大禹治水最著名的一個策略就是“堵不如疏”,我們可以借鑑這一點,通過理智腦引導情緒腦和本能腦,而不是拼命的剋制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反應。

而引導的前提是我們一定要運用知識,擴大自己的認知,逐漸讓理智腦變強,從而讓我們輕鬆產生新的選擇,誘導情緒腦和本能腦卻做他們該乾的事,而不是相反。這需要我們遵循科學的方法持續練習,不斷強化理智腦,把習慣感情用事、不假思索為主導,逐步轉變為習慣經常思考、時常反思。

這裡提供幾個方法:

1、提升心智帶寬:

心智帶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心智帶寬若降低,人很容易喪失判斷力,做出不理智和後悔的選擇。降低心智帶寬的因素包括稀缺心態(如貧窮會讓人變笨、戀愛中的男女智商為零都是稀缺心態造成的人類注意力轉移、判斷力下降),急於求成(想快點完成造成判斷力和自控力下降)。提升的方法包括四點:

一是在經常感知周圍的環境。遇到問題時,有意識的通過第三視角(元認知,就是複製一個現有環境下的另一個自己),觀察自己的行為,周圍的環境變化,集中心力做出理智的選擇。

二是經常感知自己的慾望。想辦法及時跳出慾望,把要做的事用筆和紙記下來,清晰的審視自己該做的事,避免雜事繁多的煩惱,優先選擇重要的事情做,保持行動力。

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三是經常感知自己的情緒。既不在興奮時做決定,也不在憤怒時做決定。及時關注平時的恐懼、擔憂、緊張、害怕等小情緒,及時處理掉。

四是經常感知自己的空閒。許多人一定的這樣的感覺,當擁有一個長假時,往往什麼也想幹,卻不知該幹什麼。這時容易陷入底效狀態。如果能夠主動感知到這一點,自我設限,可以成就自己。

2、多角度看待問題

當我們遇到煩心事時,會習慣性啟動情緒上的防禦模式,從而陷入單一的視角。如果這時侯能夠啟動理智分析,運用多角度分析問題,就可以控制和引導自己的情緒,不至因視角單一而陷入惡性循環。這需要我們經常刻意的練習。

一是多用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觀察自己的言行是否得體,從而理性選擇,好好做事。

易怒、暴躁、愛的衝動後,自責後悔!怎樣才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

二是善於學習,通過書籍、課程多學習優秀人士的經驗,這樣我們就有能力通過別人的視角發現自己的不足,避免不良情緒。

三是要真誠。在處理問題時,首先假設對方是正直、善良和誠信的,然後,運用多視角做出判斷,避免預先假設對方有錯而帶來的負面情緒。

四是可以尋求幫助。讓別人從他們的角度給你提供一個幫助。

3、學會動機轉移

有人講過他自己的一件事:就是在1500米跑時,為了緩解自己跑時痛苦、跑後無奈的情緒,在中途跑到快要乏力的時候,他會在心裡對自己說:“先別減速,等跑到前面10米那個地方再減速也不遲”,當跑到前面10米時,他會心裡繼續對自己說同樣的話。通過幾次重複後,他發現自己的情緒和身體反而輕鬆了起來,像是玩一個追逐遊戲。

這就是動機轉移。就是說當我們在做一件事時,可以假設自己在做另一件有趣的事,從而減少在做事過程中的煩惱等情緒。事實上,我們在做包括談戀愛在內的任何事時,都可以用動機轉移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