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文/大陽媽媽

我們常常說一個優秀的人需要具備很好的“4商”,而這其中,智商和情商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基礎,而情商高的孩子往往不管在什麼場合中,都能受到歡迎,“高情商”的孩子更容易取得成功。

可是就算是情商如此的重要,可是能夠到達“高情商”標準線的孩子卻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孩子連情商的一般基準線都沒有達到。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情商和智商不同,情商可以通過後天的影響和培養變得比較高,但是也有一些本身情商還可以的孩子,受後天父母的教育方式所影響,而變成低情商。

關於為什麼有一大部分孩子情商會比較低,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給出過解答,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她畢業於中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專業,主要研究的就是兒童、青少年犯罪心理,通過常年累月的和孩子接觸,瞭解他們的心理,李玫瑾教授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方法和特點,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和借鑑。

李玫瑾曾經一針見血的直說:孩子情商低,主要就是因為父母,怨不得別人。如果家長能夠及時發現並且改正自己的教育方式,那麼還可能改變孩子的“情商低”狀態。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1、情緒暴躁、易怒的父母

孩子在3-6歲時期,自我意識也性格開始慢慢萌芽,這個時候孩子最喜歡做的就是模仿父母,我們常常說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父母的情緒總是暴躁易怒,那麼孩子在遇到什麼讓他覺得不滿意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學著父母一樣發脾氣,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動不動就發脾氣,易怒,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這些正是低情商的表現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2、自私自利,只知道索取,不懂付出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一些父母,自私自利,斤斤計較,對被人嚴苛,對自己寬容,這樣的父母往往不受人待見,招人討厭,而且這種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往往三觀不正,情商低下。

孩子在受父母的教育和薰陶下,也會慢慢變得自私,而自私的孩子往往人際關係都會比較差,人緣不好,這樣的人很難取得成功。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3、每天傳遞負能量

擁有良好的心態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條件,積極樂觀的人更容易帶動他人的情緒,更能夠領導一個團隊,更容易成功。

相反每天負能量爆棚的人,會給他人帶來不舒服的感覺,如果父母每天在家中和孩子抱怨生活有多苦,自己賺錢養家有多難,這樣就會給孩子形成一種壓力,阻礙孩子成長,還會讓孩子產生同理心,認為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別人什麼都有,而自己卻一無所有,會覺得生活沒有希望,情商更不用說了。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低情商會帶來什麼傷害

1、人際交往能力差

情商低的孩子很容易說錯話或者說的話沒有人在意,這樣長久下去,會導致沒有人願意和他做朋友,人際交往能力差,人緣不好的人是很難成功的。

2、生活、工作不如意

成天怨天尤人的孩子,沒有夢想,遇到事情只會知道躲避,不知道努力,這樣的孩子不會奮鬥,生活和工作自然也就不會如意。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改變孩子的“低情商”家長的教育方式很重要

以身作則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主持人董卿曾經說過:“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去做什麼樣的人”。

用自己的行為感染孩子,做孩子的榜樣。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為了讓孩子能過全面的發展,父母的教育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所謂什麼樣的土壤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

可能很多家長由於沒有太多教育方面的經驗,在教育孩子時難免找不到合適的方式,經常手足無措,這個時候推薦家長們不妨藉助書籍的力量。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一套性價比超高的書籍:

《正面管教》、《聽孩子說勝過對孩子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好父母不吼不叫》、《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得別人

5本貼近生活案例的書籍,幫助你正確引導孩子,解決孩子情商低、蠻橫、自私、厭學、自卑等一系列問題,讓你的孩子茁壯成長!

#423頭條知識節#

#母嬰好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