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乾隆皇帝龍袍即將在倫敦拍賣,曾被英國軍官購買,估價133萬

前幾天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件疑似大清乾隆皇帝大祀時所穿的龍袍出現在了英國寶龍拍賣行的網站上,標價高達15萬英鎊,約合133.8萬人民幣。

消息一經傳開便轟動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更有傳言該龍袍曾被英國軍官購買過!如今好多網友都疑問堂堂大清國皇帝獨有龍袍怎麼會出現在倫敦拍賣市場呢,英國軍官又是如何得到此等皇家寶物呢?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一探緣由,幫助大家多瞭解一下關於龍袍的知識。

大清乾隆皇帝龍袍即將在倫敦拍賣,曾被英國軍官購買,估價133萬

龍袍即皇帝的朝服,上面繡著龍形圖案,又稱龍袞,皇帝專用的袍。龍袍因袍上繡龍形圖案,故此得名。其特點是圓領(清朝為圓領)、右衽、黃色,硃色和紫色。公元581年隋文帝首次用蠶絲中最好的輯裡湖絲作為龍袍的經緯線。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

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色的袍遂為王室專用之服,自此歷代沿襲為制度。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兵變稱帝,於是龍袍別稱黃袍。而龍袍上的各種龍章圖案,歷代有所變化。據史籍記載,皇帝的龍袍上都繡有九條進龍,胸前、背後各一,左右兩肩各一,前後膝蓋處各二,還有一條繡在衣襟裡面。

大清乾隆皇帝龍袍即將在倫敦拍賣,曾被英國軍官購買,估價133萬

為什麼龍袍要繡九條龍呢?因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響,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說:“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意思是說這條龍已經飛上天了,表示達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皇室建築、傢俱陳設和生活容器等多用九、五兩個數字。不過,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龍袍的龍紋數就多於九條。

古人又為什麼要將一條龍繡在裡襟呢?原來九是奇數,古人很難在佈局上做到均衡對稱,於是,將一龍繡在裡襟。這樣一來,龍袍的實際龍紋不少於九條,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條(兩肩之龍前後都能看到),正好與九五之數吻合。

大清乾隆皇帝龍袍即將在倫敦拍賣,曾被英國軍官購買,估價133萬

清代龍袍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清朝皇帝的龍袍,據文獻記載,繡有九條龍。龍袍的下襬,斜向排列著許多彎曲的線條,名謂水腳。水腳之上,還有許多波浪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寶物,俗稱“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綿延不斷的吉祥含意之外,還有“一統山河”和“萬世昇平”的寓意。

清代皇帝的服飾基本上分為三大類,即禮服、吉服和便服。禮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袞服、補服;吉服包括吉服冠、龍袍、龍褂;便服即常服,是在典制規定以外的平常之服。龍袍,是上下連屬的通身袍,比禮服略低一等,是皇帝在一般性的吉慶宴會、朝見臣屬的時候穿用的常見禮服,也是我們常常見到的帝王服飾。從圖片來看,這件龍袍繡工很精緻,藍金色的吉服袍上繡著九條龍,上面綴滿珠子,中間還點綴著一朵花。

大清乾隆皇帝龍袍即將在倫敦拍賣,曾被英國軍官購買,估價133萬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該龍袍是在一百多年前,由英屬印度服役的英國准將奧夫利•蕭爾訪問北京時,獲得了這件藍金色相間的長袍,並由後人保存迄今。雖然不清楚蕭爾當年是如何買到這件龍袍的,但從蕭爾的妻子寫給孃家的信件中可知,蕭爾曾在1913年穿著這件龍袍參加印度英國大使館化裝舞會。

報導指出,蕭爾的妻子卡洛琳(Caroline)是美國人,經常寫信回家分享他們在印度的見聞。卡洛琳在其中一封信中寫道,「奧夫利穿著我們在北京買的漂亮藍、金、銀中國大衣」,參加化裝舞會。後來這件龍袍長年被掛在蕭爾一家的牆上,可能考慮到絲綢不易保存而打算賣出。

另外據寶龍拍賣行中國藝術部的專家Benedetta Mattino博士說:“這件長袍非常罕見,之前拍賣過類似的長袍,售價為19萬英鎊(171萬人民幣)。而如今中國藝術品市場目前有點不好琢磨,但是像這件長袍一樣的高端藝術品,我們保守地估計它將會有非常大的市場。”

大清乾隆皇帝龍袍即將在倫敦拍賣,曾被英國軍官購買,估價133萬

據清宮資料,製作一件朝袍須要依禮部定式,或是皇帝命題由內務府畫師繪製重彩工筆小樣,交總管太監呈皇帝御覽,或經內務府大臣直接審閱後連同批准件送發江寧(南京)、蘇州、杭州三處織造司分織。江寧織造負責的御用彩織錦緞,蘇州織造的綾、綢、錦緞、紗、羅、緙絲、刺繡及杭州織造處織造的御用袍服、絲綾、杭綢等,製作過程相當複雜,一件就需耗時兩年。

另據史料記載,織造一件鵝黃緞細繡五彩雲水全洋金龍袍,需用繡匠608工,繡洋金工285工,畫匠26工,每件工料銀合計為392兩2錢1分9釐。摺合現在的價錢,要十幾萬元。可以想象一件龍袍的製作是多麼的昂貴,從側面也反映出如今的這件龍袍價值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