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好男不當兵,論中華尚武精神的缺失

縱觀歷史,一個國家的強盛,既要崇文,也要尚武,兩者不可偏廢,缺一不可。歐洲是延續了這樣的文化傳統,但這種傳統自中國宋代以來就逐漸消失。漢唐時期北擊匈奴、開疆拓土,那只是一種表象,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當時華夏民族這種“男兒投軍報國、投筆從戎、激揚向上”的血性在裡面。為什麼宋代以後,中國的尚武精神就消失了呢?

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好男不當兵,論中華尚武精神的缺失

中國自唐朝安史之亂以來,武將專權達到了一個頂峰,而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也是武將起家,他自然對武將也是極其不信任。所以從宋朝開始至滿清入關,基本都以文官統兵,以書生點戎行,民間“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的思想也日益加劇。

眾所周知,清朝是遊牧民族滿洲人建立的,當年清太祖皇帝努爾哈赤,以13副遺甲起兵,統一東北各部落,薩爾滸戰役大破明軍13萬主力,可謂是騎射定天下,驍武憑陵。但入關以後,隨著生活的日漸安逸,草原民族拼殺的血性也逐漸淡去。

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好男不當兵,論中華尚武精神的缺失

到康熙皇帝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八旗兵就用不上了,只能靠綠營兵,靠漢族人消滅漢族人,至此不足年。反過來,我們看英國人,英國稱霸世界300年,靠的不僅是武器的先進,更是征服世界的野心。英國皇家海軍所到之處,把英國的文明、制度傳播到世界各地。

使拿破崙沒能進攻英國的納爾遜子爵,12歲參加海軍,共參加海軍35年。在戰鬥中失去了一隻眼睛和一條胳膊,獨臂獨眼的海軍上將。所以你想打仗是就是要有這種精神,有這樣的軍人為國的精神,他才能夠擴張到世界各地。

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好男不當兵,論中華尚武精神的缺失

甲午中日戰爭,平壤之戰,日軍兵力16000,清軍14000,日本並沒有兵力上的優勢,武器準備也不領先,大清財政更是日本的4倍之多。但是日本士兵在出徵之前,他的母親會告訴他,孩子,這一仗打完還吧,我希望能在靖國神社看到你。

中國軍隊四總兵之一衛汝貴,當時他夫人寫給他的家信被日軍繳獲,信中直言:老爺春秋高(你歲數大了),千萬勿當敵前,敵人別來了,咱能跑就跑吧,而且咱家饒有餘財(咱家也不缺錢),千萬別上戰場玩命啊。

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好男不當兵,論中華尚武精神的缺失

後來這封信被日軍繳獲,大肆傳信于軍中,跟士兵講看這就是中國軍隊,這兵沒有什麼難打?所以最後日軍進攻平壤,日軍來勢兇猛,大清兵無鬥志,再先進的裝備也無用。兵無鬥志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正是百多年來尚武精神的缺失。

乾隆皇帝,八旬大壽,英王喬治三世派遣馬戛爾尼公爵訪華,馬戛爾尼就給這個乾隆皇帝獻上了當時英國最先進的戰列艦的模型、滑膛槍的、輕型火炮,還包括各種科學儀器。而乾隆皇帝依然抱著天朝上國的美夢,對此根本不加理睬。60多年後,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驚訝的發現這些武器根本就沒有開箱,就是皇上連看一眼的興致都沒有。正是這種尚武精神的缺失出現了問題,所以到清朝末年,清政府不惜讓一個排長跟縣長平起平坐。就是為了提升軍隊的戰鬥力。

從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好男不當兵,論中華尚武精神的缺失

只有在中國,我們誇一個人時才會說:這個人是一個儒將。在國外沒有這一說法,在外國人眼中,你念過書不應該的嘛,一個字都不認識,怎麼能當將軍呢?就跟陸游說的: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我不弱,所以我覺得這根本沒什麼了不起,都不應該這樣。

幾百年來,中國這種尚武精神的缺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我輩當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