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衝突與離家出走:誰來拯救“荒蕪”的青春?

文│我愛我心工作室


挑釁、衝突與離家出走:誰來拯救“荒蕪”的青春?

【家,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安全的港灣,也可能是一個人痛苦的發源地。父母,是最深愛孩子的人,也可能是對孩子傷害最深的人。】

孩子:都是因為我,父母才吵鬧離婚的,都是我的不好,我不該來到世上,眼前這個180cm的大男孩蜷縮在沙發上,像只受傷的小貓,捂著臉委曲的哭了----。

媽媽:孩子脾氣一天比一天暴躁,想上學就上,不想上學就不上。現在學校是在勸退,我們也沒有辦法了,一句話不順心就罵人、摔東西、踹門,這孩子是怎麼了,原來不是這樣啊!

爸爸:這孩子整天指責譏諷我,成心跟我過不去,事事跟我對著幹。我罵他,他罵我;我打他,他也打我;打罵不過就離家出走,我們都截回他兩次了,下次再出走咋辦?

2020年元月的一天,我愛我心理工作室“各自”走進了三個人。一家三口,爸爸衣著得體,身材板正,目光如炬;媽媽齊耳短髮,職業裝扮,感覺十分乾練;孩子一身黑色的運動裝,青春的氣息中透露出孤獨和神秘。然而,光鮮的外表下無法掩藏神情的落寞,他們都低垂著頭,眼神散亂,彼此間更沒有交流。

這,是一家人嗎?怎麼還“各自”走進來。

是一家人。

為什麼相互嫌棄?

一家人怎麼看著像“陌生人”?

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挑釁、衝突與離家出走:誰來拯救“荒蕪”的青春?

最深愛的人傷我卻是最深,進退我無處選擇

“原老師,您好!我們是朋友推薦過來做諮詢的。”三人落座後,媽媽首先打破沉默。

媽媽說話聲音微弱,心裡似有千般不情願。說完,還微微扭頭用餘光掃了一眼爸爸和孩子,像是在徵求爸爸和孩子的意見。

“我想單獨和你談”,說話的是孩子。

在親子關係的諮詢中,我一般採用家庭治療的方式,會與父母、孩子共同討論他們的煩惱。

如果孩子處在青春期或者和父母的關係非常糟糕的時候,往往就會單獨和孩子談話。

我們的諮詢就這樣開始了。

走進諮詢室落座後便是沉默,壓抑的沉默。我坐在另一張沙發上平靜地陪伴他度過這段內心掙扎的時刻。

大約5分鐘以後,他長舒了一口氣,喃喃地說:“我不願讓爸爸輔導功課,他說我笨”;“媽媽脾氣也大,把工作中的火氣都發洩到我身上,有次把我的籃球、手辦都扔了”;“他倆也經常吵架,吵著鬧著要離婚”; “我覺得自己是多餘的,我不在家他們可能就不爭吵了”。

他告訴我,他離家出走過兩次,一次去深圳,被母親從北京西站接回;一次去西藏攀登珠峰,被父親從四川成都截回。

聽到他這樣說,我有點難受,心疼他,耐心地聽他講他的經歷。

他談到最喜歡打籃球、日漫和網遊。最煩人管他,在學校曾因忘穿校服被拒,與值班老師爭吵;上課睡覺,多次不服從老師管理與老師發生爭執;與同學有矛盾打架,遭到其他家長投訴被學校勸退。“我的爸爸、媽媽其實也蠻辛苦的,養我、供我上學也花了不少錢”,“可就是煩他們”,倔強的他眼裡噙滿淚花,卻始終沒有掉下。

挑釁規則、與同學和老師發生衝突、兩次離家出走,經常是青少年被否定、被邊緣的緣由。這樣的孩子是脆弱的,自戀的,他無法在他人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懷疑自己的價值,但他也值得擁有未來。

接下來與父母的談話中,讓我對這個家庭有了深入的瞭解。

這是個J人家庭,夫妻長期兩地分居,三年前才真正團聚。

爸爸是自主擇業GB,今年46歲,再就業困難,創業又失敗,整天抱怨,負性情緒很大,經常酗酒,回家不是罵妻子就是打孩子。

媽媽是孩子所在小學的班主任,上進心強,教學成績突出,因對丈夫事業不順、酗酒、亂髮脾氣等原因,經常爭執,帶孩子離家住酒店,多次提出離婚。因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在學校還打架,自己在學校丟面子等原因失望、惱火,打罵過孩子。

一家人聚少離多時“和和睦睦”,團聚後卻“戰火不斷”。

沒有哪個孩子不愛父母,為何他對父母又愛又恨?

沒有哪個父母不深愛自己的孩子,最深愛孩子的父母為何傷孩子卻是最深?

孩子是“病人”,父母是“病因”

當青少年出現危機的時候,也是某種困難難以表達的時候,我們需要理解青少年時期的特性,同時也要擴展到父母,尤其是家庭中,放在家庭關係的情境下加以思考。

該個案,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生理發育、心理和社會性發展日趨成熟,這個階段孩子大多叛逆,特立獨行。

1、挑釁的孩子是被最多抱怨的,其實處於絕望中,在無望中求索。求索兩種東西:第一種是依靠,安全的依靠;第二種是定位,結構性的身份定位。

2、衝突越多的孩子,就越容易招惹排斥和焦慮。攻擊性和反叛性的行為就越是被控制在缺乏安全和充滿排斥的惡性循環中。這時需要引入第三方,打破“我的世界是糟糕的”困境。比如換一個學校,或者認識一個新的朋友。最關鍵的是,父母不要和他困在一對一的矛盾和衝突裡。

3、離家出走意味著短期離家出走。離家之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會重返家園。尼羅博士將青少年的離家出走定義為“一次成功的嘗試或一次為緩解緊張情緒的失敗的嘗試”。“真正”的離家出走是一直衝動性精神疾病,它反映了一種沒法排解的危險情緒。它沒有目的,就是想逃離家園,使自己陷入無助狀態,這種情況對於青少年來說是無法面對的。青少年離家出走最常發生的年齡是14歲。青少年離家出走意味著孤獨,失去了親人的關愛。一旦打算離家出走,他們總是那麼決絕,因為他們決意和家庭決裂和社會決裂。

青少年離家出走的第一大因素就是家庭環境,夫妻關係和家庭氛圍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從這個家庭中,我們知道爸爸從J多年,一家長期兩地分居。對孩子來講父愛是“缺失”的,使得孩子的“儲愛槽”(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提出,他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儲愛槽,儲愛槽裡有多少愛,就能給予別人多少愛)較少。另一方面會使孩子陷入俄狄浦斯情結(弗洛伊德提出,戀母弒父情結),陷入這樣的情結的孩子在長大後會陷入情感混亂,有很多情感不會合理的表達,只能通過爭吵來引起關注。

同時爸爸帶兵出身,形成嚴格的等級觀念和服從意識,當孩子和媽媽有違其要求時,他可能會感到“號令不暢”,“官威”受到冒犯。爸爸自主擇業後就業困難,創業又失敗,內心是失落的。發脾氣、抱怨、後悔等負性情緒“傳染”給每個人,家庭氛圍壓抑鬱悶。酗酒、罵妻子、打孩子又激化家庭矛盾,孩子產生了牴觸情緒和逆反心理。

媽媽通過自身努力成為優秀教師,也造就了其要強、苛求完美的性格。她試圖把這種性格延續到孩子身上,用扔掉籃球、損壞孩子玩具的辦法,強迫孩子學習,試圖讓孩子變得和自己一樣堅強完美,最後走上成功,以彌補心中不完美的丈夫、不美滿婚姻的缺憾。她把學習成績作為評價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忽略了孩子的全面發展,實際上孩子成績處於中游水平,籃球打得好,她沒有看到其多姿多彩的一面。

每個人的人生道路是不同的,成功不可複製,也沒有同一個標準,孩子無法達到媽媽的標準,精神上感受到巨大壓力。


挑釁、衝突與離家出走:誰來拯救“荒蕪”的青春?

誰來拯救“荒蕪”的青春

青春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強的黃金時期,有好學勤奮的一面,也有知難而退的一面;既可以服從,也可能叛逆;既謙虛,也狂妄┄┄

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的今天,如何在精神上科學的教育孩子,誰來拯救“情感荒蕪”的青春?一首老歌《愛的奉獻》這樣唱道:“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這是生命的源泉,┄┄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或許就是答案。

(一)拯救青春,首先營造寬鬆的家庭環境。青少年的性格有三個特點:不成熟、多動、容易衝動,是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包容的家庭環境的接納。家長學習尊重孩子,給予孩子自主選擇權和一定活動空間,滿足孩子自我成長願望。

(二)拯救青春,父母要自我學習成長。孩子的青春期也是父母重要的一個人生階。1、孩子的青春期與父母的中年危機是同時發生的;2、此階段父母的重要性弱化了,孩子不需要爸媽了,他們需要朋友了,作為父母做好準備撤退了嗎?3、父母能夠獨自面對孤獨嗎?孩子已經長大了,不要父母的照料了。4、孩子的青春期激活了父母早年分離的經歷和創傷。父母只有通過不斷學習成長,才能擁有“上崗資格”。

(三)拯救青春,父母需要能夠承受住孩子的攻擊性。年紀不大就“勇闖天涯”,這種叛逆和離家出走是對父母非常強烈的攻擊。

對於一個人來說,要成長起來,並且能發現他自己本性中最深刻的部分,必須有表達攻擊的可能,有表達蔑視,甚至憎恨,而無須擔心關係有徹底破滅的危險。

如果父母的內心足夠強大,承受得住孩子的恨,始終保持一種寬容的態度,既不退縮,也不崩潰,更不反擊報復。

穩定地包容和接納孩子,兩者在這種“糟糕”的狀態下倖存下來,孩子生命的體驗、人際、情商、心理都會提升,從而順利度過青春期。

(四)拯救青春,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允許。青春期是孩子修復童年創傷,整合自我,向成年人身份發展的重要階段。

“如果你不接受規則,你就走”。當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允許離開,非拋棄、非放棄、非指責。孩子感覺到家是安全的基地,父母是自己可以信任的人,當他充分表達了攻擊後,父母仍是寬容的,孩子的安全感增強時,就會願意回家。

一個孩子的依戀不會因為進入青春期而停止。家庭在青少年心理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進入青春期後,家庭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影響和作用並沒有減弱,而是與青少年特定的年齡階段的發展任務聯繫在一起。在諮詢中我看到這個家庭是有能量、會求助、善反思的,相信他們在痛苦掙扎過後定會改變,祝他們越變越好!

教育子女失敗,是父母一生最大的失敗。如果你的孩子有網癮、早戀、青春期叛逆、厭學、考試焦慮、注意力不集中、人際關係障礙、社會適應不良、親子關係不融洽、家庭成員溝通不暢、家庭關係不和睦等困難,關注我愛我心理工作室,讓我來幫助你,聯繫電話15001028758。

本文系真實個案,為保護隱私,隱去其敏感信息,僅提出核心問題分析。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本文由我愛我心理工作室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