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問道先行者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武陵探索”

這是一次5年前便已開啟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徵途。

出發地是“基本”,目的地為“優質”。

2015年,武陵區在常德市率先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他們一直圍繞“更大投入、更加均衡、更高質量”辦好武陵教育,走在“優質均衡”的探索之路上。

2020年,全省將啟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省級督導評估。此前一年,武陵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獲得湖南省政府重點工作真抓實幹綜合大督查通報表彰。

問道先行者武陵區,正當其時。

學位建設之問:如何從“增量”到“提質”

武陵區歷來重教。

在歷屆區委區政府的不斷傳承之下,武陵教育在2015年邁上新臺階:全省“兩項督導評估考核”獲優秀等次,義務教育推進工作評估得分更是高達97分,在常德第一個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

這之後,隨著區內農村學校、薄弱學校的提質改造陸續完成,武陵區將推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的重點轉向“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優質學位”。

轉向的背後,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

近些年,城鎮化的快速發展與“打造產業強區,建設美好武陵”戰略部署並行而來,讓武陵區這座已有2280餘年歷史的古城,迎來了人口的快速增長。與此同時,該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在快速增長:武陵區憑藉綜合實力位列2019年全國百強區第31位。

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民生配套。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一方面有助於吸納優秀人才落戶,另一方面也能為未來發展培養人才。

“辦好教育是優化全區發展環境的關鍵一環。”這是包括現任區委書記莫漢桃,區委副書記、區長康少中在內,歷屆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共同的認知。於是,在2015年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評估之後,武陵區委區政府為本區教育發展描繪了一張新藍圖——圍繞“更大投入、更加均衡、更高質量”辦好武陵教育。

新藍圖的第一筆,落在優質學位的供給。

幾年間,近10億元的投入,換來紫菱小學、北正街恆大華府小學、育英德景園小學、武陵區第一小學等4所新建小學及5所公辦幼兒園拔地而起,改擴建15所城鄉學校,創建82所普惠性幼兒園,全區由此新增義務教育階段學位近10000個、公辦園學位2000個。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紫菱小學改建後的校門一角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改建後的武陵區第一小學

2017年,武陵區第一小學開建,並由此拉開武陵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大幕。在這張計劃表中,還規劃有武陵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小學等5所城區小學及3所公辦園。

2019年,一小開學。這所位於中心城區的小學,佔地50餘畝,僅地塊價就高達1.2億元。“走完全部64個功能室,需要1小時左右。”校長謝英曾在區內多所小學擔任過校長,“一小是面積最大的。”

按照建設前的規劃,一小主打科技立校,刷臉入校、刷臉借書等“黑科技”都在建設過程中配置到位。除了一小,列入“三年行動計劃”的每一所學校,在規劃階段就已經先期思考了各所學校的“學位”特色:二小,位於城東片區,佔地約4.5萬平方米,主打運動特色,因此在規劃圖中設計有標準運動場一個;三小,位於城西片區,佔地3萬平方米,主打書香校園,前期規劃中專門設有一座三層樓的圖書館;五小,位於中間片區,佔地約2.8萬平方米,主打網球特色,配套建有區內唯一一個校內網球場……

人口測算顯示,武陵區將在2020年至2022年迎來人口高峰,屆時適齡入學兒童將達到一個高峰值,預計投入10億元用於學校建設、增加學位供給,城區將新增義務教育階段學位近11000個、公辦園學位2000個,極大地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然而,當2019年莫漢桃登上甘露寺小學老教學樓的頂樓查看周邊環境時,他感受到的是“優質學位還不夠”。

這是一所創辦於1924年的小學,坐落在甘露寺大市場附近。因為曾是湘西北地區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學校周邊分佈著眾多商鋪、老舊居民房。

2019年,甘露寺小學面臨校園建設的全面升級。是在原有的4017平方米校園面積內改建,還是拆掉附近的老舊建築、用於擴充校園面積,成為升級前的“關鍵之選”。

是改?是擴?莫漢桃說:“現場看看去,校園裡走一圈,花不了多長時間。”學校只有一棟教學樓,戶外活動場地十分有限,再登高一看,老城區的人流量和高密度的建築物盡入眼簾。

“還是應該擴建。”當過校長的莫漢桃知道,校內面積小,孩子們的活動場地就不夠,功能室的配置也會受到限制;校外居民多,未來要就近入學的兒童會不斷增長。“我們中心城區還有這樣的學校,可見我們教育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這次現場調研會後,區委區政府最終定下方案:將校園周邊部分老舊居民樓拆除,所得土地全部納入教育用地,用於擴建甘露寺小學;一切前期拆遷工作和相關費用由區政府保障到位。

“光拆遷成本,估計都有大幾千萬。”區教育局局長張冰說,不僅甘露寺小學,武陵區還有東昇小學等9所位於老城區的小學、幼兒園改擴建將提上日程,“每所學校都面臨拆遷。”

以百年老校育英小學為例。

學校佔地面積不過6000平方米,1000多名師生在校園裡幾乎沒有活動場地,而從校門往左右延伸的兩堵圍牆上,次第開著幾扇窗。“牆由學校和外面住宅樓共用,窗戶多是一樓住戶開的。”校長羅玲領著我們在校園裡走了一圈,用時不過幾分鐘,“因為太小,我們很多體育活動無法開展。”

狀況即將得到改善。

2019年的城區老校提質改造,政府將拆除育英小學周邊建築,新增土地全部用於學校擴建。正是有了這樣的手筆,一批因為場地狹小而限制了發展的老城區學校,學位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擴建後,學校學位數變化不大,但生均面積、功能室等數字將出現較大增長。

“除了現已落實安排的2個‘10億元’,區委區政府正在積極謀劃,在今後的3至5年內再投入資金10億元。”據區教育局計財股股長朱科介紹,這10億元,除了用於7所老城區學校和3所公辦幼兒園的擴建改造,還將用於區內農村學校的全面實施改薄工程。2019年至2021年,將新建教師週轉房8套,建設面積280平方米,全面改善農村學校在職教師住房條件;新建和改擴建學生食堂678平方米,確保每所農村學校食堂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2015年至今,區財政每年對教育的投入都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0%。持續、高位的財政投入,有力保障了武陵區各學校優質學位的供給。

校際均衡之問:如何從“差距”到“差異”

地處蘆荻山鄉的農村校社木鋪小學,在校生282人,教師19人。作為中心校,它還代管4所村小:李白溪小學、蘆山小學、三村小學和黃愛小學。

2016年到任的80後校長鬍傑,領著我們在校園裡邊參觀邊介紹:這是新修的塑膠跑道,那是食堂兼禮堂,後面一棟是教師週轉房……代管的4所村小中,蘆山小學2019年新建了教工之家,黃愛小學已配齊6大功能室、實驗室和遠程教室,李白溪小學建起了造價60餘萬元的食堂,三村小學則基本等於新建。

“和城裡學校比沒什麼差別,甚至更好。”但胡杰也坦言,僅憑硬件上的“更好”,還不足以吸引農村生源留下來。

還有哪些因素影響家長和學生的選擇?

從2009年便著手啟動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武陵區,在將近10年的探索中,得出一條重要經驗:“一校一品”、因地制宜的學校特色文化建設,在推動城區校農村校、優質校薄弱校實現“有差異的均衡發展”上,成效顯著。

“我們選擇花式跳繩為學校的特色體育文化建設,主要原因就是農村家庭經濟狀況一般,購買一根跳繩,對他們來說負擔很小。”胡杰說,同樣在本鄉,其他幾所村小的特色文化建設也是“各美其美”——蘆山小學專注於閱讀;三村小學有一片專種紅薯的農耕基地;李白溪小學主攻排球;黃愛小學因為革命英烈黃愛而得名,故以紅色文化為主要特色。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育才小學文明校園剪紙活動現場

而我們回到城區,走進育才小學,感受到的則是另一種文化。

校牆上,一幅幅剪紙畫躍然生動;小花園裡,以剪紙畫為原型的雕塑安靜矗立著……育才小學校長殷立明告訴我們,校內展示出來的剪紙作品,都由學生和老師創作完成。學校秉承“為生命喝彩,為未來剪綵”的特色文化,致力於通過文化創設育人環境、發揮育人的功能,讓孩子在傳承中創新、在收穫中成長。

以剪紙為學校特色,育才小學已延續多年。究其原因,校園面積狹小,不適宜開展對場地要求較高的活動,是因素之一。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小學的孩子們活躍在足球場上

另一所面積更小的工農小學,則以“禮樂”文化定位本校特色。“興於學,立於禮,成於樂”是工農小學的校訓,以“學”作為教育的出發點、以“禮”涵養文明、以師生之“樂”作為學校教育的最高追求。

“做出這一選擇,和我們的生源構成密切相關。”工農小學位於龍港巷大市場附近,70%的學生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面相對欠缺,“以禮樂涵養文明,針對的便是這一短板。”校長張冬芝說。

北正街小學的“為學生的快樂人生奠基”、育英小學的“一筆一劃寫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東昇小學的“謙謙君子,陽光少年”、丹洲鄉中心小學的“生活即教育”……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到校園特色文化建設中來,它們各有各的特色。

是什麼在支撐這種不斷做深的“文化”?

擁有“財務自由”,是很多校長給出的共同答案。

坐在東昇小學的會議室裡,校長高麗鵬為我們細細道來:“從2016開始,區裡在國家生均經費基準定額‘小學每生每年600元’基礎上不斷提標,最新的標準是‘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

“學校的基礎建設等費用,區財政都一攬子兜底,生均經費除了保運轉,全都用於學校的內涵發展和師資培養。”高麗鵬說,東昇小學2019年教師培訓經費達到34.8萬元,全校126位教師平均每人的培訓費用近2800元。開展“六節兩禮”活動、學生校本教材100%到位、教師閱讀書目100%購置……“我沒有為錢從哪來操心過。”

其實不僅小學,從2016年開始,武陵區同步提高了初中學生的生均經費標準,目前為每生每年1200元,比國家標準高出400元。

同時,針對學生規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針對區屬部分薄弱中小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不足的情況,在滿足區級生均經費撥款的基礎上,對小學學生人數不足500人的,按照(500-實際人數)×560×50%的標準,初中學生人數不足750人的,按照(750-實際人數)×800×50%的標準,追加生均經費。經精確核算,2019年全區17所薄弱中小學校需追加公用經費172.6萬元。

追加的生均經費又是如何計算的?

朱科為我們算了一筆賬:以一所200人規模的農村薄弱學校為例,實施新的生均經費撥款方案後,經費總額將在原有20萬元的基礎上追加8.4萬元,生均經費整整提升近4成。

生均經費的提升,為學校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以前因為缺乏資金,很多工作開展起來十分困難,但現在都迎刃而解了。幾所村小各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得到了當地百姓認可,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學生開始迴流。”胡杰以黃愛小學為例,該校一至四年級分別迴流學生20餘人、20餘人、30餘人、10餘人。

生均經費的提升,為培養特色師資提供了重要保障。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小學的孩子們正進行排球訓練

“以我們學校的‘北恆教師經典詩文朗誦群’為例,這是學校打造‘恆’文化的重要一環。老師們每天誦讀的經典書籍,全都由學校購置。”北正街恆大華府小學校長唐靜說,這兩年,學校還第一次嘗試送部分老師走出國門參加現場研訓,“為我們校園文化中‘培養國際視野學生’儲備師資。”

一雙手,十根指,並不一樣長;一區內,多所校,也總會“長短”有別。單看長短,“小拇指”無法長到“中指”長度,但它也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

校際間的優質均衡發展,你追我趕固然好,但找準各自的定位,發展出“不可替代”的特色,也是一種思路。以“文化”顯特色,以“經費”保優質,可以實現校際間“差異化”的優質均衡發展——這是武陵區給出的答案。

優質師資之問:如何從“集中”到“全覆蓋”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優質師資是義務教育發展由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的關鍵因素。

擁有1800餘名教師的武陵區,隊伍中有5名特級教師、11名市級學科帶頭人、39名市級骨幹教師、55名區級學科帶頭人和203名區級骨幹教師。目前,該區已實現骨幹教師覆蓋每一所學校、每一門學科。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近年來,武陵區教育局將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加強學校建設的重中之重來抓,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第一步,解決教師隊伍“流動難”這一難題。

2015年,武陵區採取城鄉掛職交流的方式,將城區優秀校長交流到農村學校和城鄉薄弱學校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農村學校校長交流到城區學校擔任副書記掛職鍛鍊。區教育局組織人事股股長唐明利告訴記者,當年參與掛職交流的正副校長和後備幹部一共29人。

2016年,經嚴格考核,從這29人中提拔了13人擔任校長,其中80後佔全部校長比例的14%,這也使武陵區校長隊伍的平均年齡降低到43歲,比上屆年輕了5歲。打鐵還需趁熱,區教育局隨即在全區對幹部隊伍進行了一次大交流、大調整,從區屬學校的副職和後備幹部中提拔了107名校長和副校長,交流面達到81%。

五年時間,武陵區城鄉交流的好處逐漸顯現。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極速少年奔跑吧

2015年,作為第一批交流人員,唐靜走進農村學校——丹洲鄉中心小學,擔任校長。三年半時間裡,這位之前沒當過校長的“新手”,開始全方位思考學校發展,並將工作中的“被動”變成“主動”,帶著這所農村小學走進“二維碼時代”。三年半的時間做下來,學校實現了生源迴流,“加起來,有100多人呢!”

“我們的交流並不盲目,而是在調研後根據學校編制、具體學科需求等現實情況進行統籌安排。”分管人事的區教育局副局長黃朝輝介紹道,武陵區2016年印發《常德市武陵區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實施方案》,通過各種形式輪崗交流,全區教師隊伍得到合理流動,“做到了哪裡需要,就調配到哪裡。”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 武陵區慶祝第三十五個教師節暨表彰大會上,600多名教師集體宣誓做“四有”好老師

城鄉教師隊伍流動,人才引進也同步保證。在全市編制緊張的情況下,近三年,武陵區的師資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以2019年為例,全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15人、面向全國公開選調優秀中青年教師8人、有限選調區外在編在崗教師20人。值得一提的是,大量年輕教師的加入為武陵區教育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讓隊伍的年齡結構更加科學合理。

自2016年以來,區教育局牽頭組織,組成招聘團隊,形成了程序簡潔有力、實效更加突出的新方式。由線下排隊報名審核變成了“三天線上報名”,想方設法優化報名流程。儘管簡化了流程,但武陵區教師招聘依舊“火爆”:2019年面向全國招聘150人,就有3200多人報名,個別崗位招錄比更是達到了187∶1。

新鮮血液不斷輸入,如何做好新教師的培養,成為武陵區推進優質師資全覆蓋的第二步。

“新教師培養項目,我們一直都在做。”張冬芝與我們分享了這兩年工農小學的一個創新舉措——將新教師在年級辦公室辦公,改為在行政管理團隊辦公室辦公。

2018年新來的6名教師全部如此,在做好本學科教學工作之外,還給他們安排了幹事、主管等行政兼職。陝西來的90後小夥邊云云,在上好數學課的同時,協助學校教科室主任做管理工作,“一年下來,我學會了站在學校層面思考,數學教學該怎樣改革。”談到心得,邊云云這麼說道。

育才小學,則是為每位35歲以下教師建立檔案,跟蹤記錄他們的專業成長。檔案中,每個人都要附上個人成長規劃及觀課心得、教育思考、教學反思等等。“我們還組織了青年教師教研活動,分教研組推精品課,開展觀課心得比賽、評課比賽等。”殷立明說,學校以青年教師成長為槓桿,撬動了全校教師的整體成長。

如果說城鄉教師交流不暢,是推進“優質師資全覆蓋”過程中的難點問題,那麼“青年教師培養”則是這一過程中持續存在的“補短板”。基於此,武陵區針對性地邁出以上兩步,再加上長期以來全區一直積極開展的教師“群培”——按照教師成長層次、發展層次、骨幹層次、專家層次,形成國培、省培、市培、區培、校培的整體聯動,武陵區藉助“穩基礎”“解難點”“補短板”,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教師成長體系。

而全面落實“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是這一體系能夠良性運轉的重要保障。

“近兩年補充的3位年輕教師,有兩人買了房。”在社木鋪小學採訪時,胡杰給我們算了一筆賬:鄉村教齡10年以內的教師,每年鄉鎮工作補貼、農村教師教齡津貼加在一起,比城區教師多7200元。鄉村教齡30年以上的教師,可享受每年6000元的鄉鎮工作補貼,12000元的農村教師教齡津貼,“比城裡老師每年多出18000元。”

“關鍵是,區裡教師的公積金很高。”區教育局副局長侯衛紅告訴我們,從去年7月起,全區教師住房公積金再次上調,以中級職稱為例,公積金由每月1521元上調到2488元。

如今,武陵區教師的購房週期,大約是3至5年就可以付首付,每月住房公積金用來還貸後還比較充裕。夫妻倆都當老師的,大多數都有車有房。農村教師還有周轉房,基本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完全拎包入住,幸福指數節節攀升。侯衛紅算了一下,“如果我在教師崗位,按照工齡、教齡、職稱等計算,每月收入比副局長崗位要高出2000多元。”

武陵區將教師績效獎金納入財政預算的同時,從2014年開始,在績效總額之外設立特級教師、市級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及班主任津貼等地方性津貼,全方位提升區內教師待遇。

2019年的統計顯示,當年武陵區財政給予1名教師1年的工資福利待遇平均達到了17萬元。

“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都滿滿的。”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的90後女孩高嫚穗,2016年通過公開招聘考入社木鋪小學,被問到想不想進城教書時,她笑言,“我想一直紮根鄉村學校,目標是夠資格拿‘紅燭獎’呢!”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原文刊發於《湖南教育》2020年4月A版

記者 賴斯捷 唐煒逸 趙經天 通訊員 王靜 雷江峰

圖片來源:武陵區教育局 譚冀俊

◉ 深度報道 | 教育扶貧的“湘潭足印”

◉ 深度報道 | 戰“疫”——湖南教育系統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 深度報道 | “小教育局”沒有了,這裡有了“大變化”

◉ 深度報道 | 這場學前教育的發展,用十五年謀“三年”!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探索之路“怎樣走”?這裡給出答案!| 深度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