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洛陽是我國六大古都之一。從東周起,先後有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等九個朝代建都於此,所以稱為“九朝名都”。

早在周武王滅殷以後,周武王為了加強對東方諸族的控制,就看到了洛陽這個地處“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的地方的重要性。相傳他把傳國之寶的九鼎遷到洛邑,就有定都洛邑的意思。武王死後,成王即位,當時周、召二公就開始大規模的營建洛邑。據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尚書》的《洛誥》篇記載,先是召公去當地察看了地形,然後周公又親赴現場把建築方案確定下來。為了使營建洛邑披上一層神的外衣,他們還按照當時的習慣,當場進行了占卜,結果選擇澗水東、渡水西,濱臨洛水一帶,卜兆大吉。於是營建洛邑的工程也就正式開始了。這次一共建了兩座城,在澗水東、溫水西建成一-座方十七里 的城,後來被稱為王城;在瀘水東即今白馬寺東三里的地方建成周城,這是周朝的宗廟所在,也是安置殷民的地方。兩城相距四十里。後來周平王東遷,從鎬京(今陝西西安市西)遷都洛陽,就住在王城。到周敬王時又徙都成周城。

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漢高祖劉邦開始時本欲定都洛陽,後來採納了婁敬的建議,為了鞏固後方關中,仍移都長安。東漢劉秀稱帝后,才正式遷都洛陽。以後曹魏、西晉和北魏都先後在這裡建都。漢魏時代的洛陽城,是在成周城遺址的基礎上加以擴展。據晉《元康地道記》說,洛陽“南北九里七十步,東西六里十步”,所以也被稱為“九六城”。現在這座城的遺址稱為漢魏故城,城垣的輪廓還可以看得出來。根據考古的實際調查,這座城南北長三千八百多米,東西寬二千七百多米,與歷史記載基本相符。

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隋唐時期可以說是洛陽的鼎盛期。隋煬帝即位後,便決定遷都洛陽。大業元年(公元605年)三月,命尚書令楊素、將作大匠宇文愷營建東京,次年春正月,東京建成。四月正式遷都洛陽。隋東都城較漢魏故城西移十八里,基本上是在王城的舊址,上擴建而成。據《元河南志》記載,隋東都城“週迴五十二里”(唐韋述《兩京新記》作“週迴六十九里二百十步”)。隋王朝為了修建這座城,每月徵調的工匠、民伏達二百萬人。為了要修建富麗堂皇的宮殿,需要的大木近處沒有,不得不從遙遠的豫章(今江西)運來,一根柱子運到洛陽就要花費數十萬工。這樣大的工程,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能在一年之內完成,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洛陽北依邙山,南對伊闕,形勢非常險要。隋東都城的城市佈局正是根據洛陽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的。東都建有宮城和皇城,都是在城的西北角地勢較高的地方。宮城在北,皇城在南,宮城的中央各殿和正中的門都正對伊闕,全城以此為中軸線。這樣一來不僅顯得氣勢雄偉,而且宮城和皇城居高臨下,也便於防衛。

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據《唐六典》記載,東都“郛郭南廣北狹,凡一-百三坊,三市居其中”。東都城的街道坊裡和市場主要分佈在皇城區的東面和南面,由於洛水橫貫全城,街坊區跨洛河南北。所謂“三市”,在洛河南稍東的一個叫東市,又名豐都市,裡面有一百二十行、三千餘肆,四壁有四百餘店,貨物堆積如山。在城西南角的叫南市,又名大同市。洛水北、灌水東的叫北市,又名通遠市,據說裡面停泊著各地的大小船隻數以萬計。

東都城西又有西苑,週一百二十六里。苑內沿龍鱗渠建有十六所宮院,徵集了各地的奇花異草,珍禽異獸,供煬帝遊樂。苑內還有一一個大池,當時稱為“海”,周十餘里,有蓬萊、方丈、瀛洲諸山,高出水面百餘尺。山上建有臺觀殿閣,窮極華麗。

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隋朝以前,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在長安(今西安附近)。但在東漢以後,長安屢遭戰爭破壞,關中經濟發展也受到影響,要維持京都的費用也感到相當困難。京都設在長安,最感困難的是運輸問題,要把全國各地特別是富庶的江淮地區產的大量糧食和其他物資運往京師,需要經過黃河三門峽天險,非常不便;但洛陽位居“天下之中”,轉運起來方便得多。而且從政治上考慮,也便於加強對全國的控制。所以煬帝在營東都的同時,還開鑿了運河。一條是通濟渠,從洛陽的西苑(即現在的澗西)引澗水、洛水到黃河,再從板渚(河南滎陽縣汜水鎮東北)引黃河水循蒗蕩渠達淮河,然後再疏浚邗溝,引淮水達長江,另一條是永濟渠,引沁水南達黃河,北至涿郡(治所薊縣,在今北京市西南)。運河修通後,使洛陽交通更加方便,經濟更加繁榮。

唐朝時候,洛陽和長安地位相等,甚至有時要超過長安。唐高宗常往來於東都、長安之間,稱兩京為“東西二宅”。武則天臨朝聽政時,改東都為神都。後來,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唐為周,便以神京為周都。中宗復位後,仍改神都為東都。

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五代時候,梁太祖朱溫在汴州(今河南開封)即皇帝位,國號大梁,以汴州為開封府,稱為東都,改唐東都洛陽為西都。開平三年(公元909年)遷都洛陽,洛陽又正式做了都城。後唐莊宗李存易於後梁龍德三年(公元923年)在魏州(今河北大名東北)稱帝,滅梁後遷都洛陽,以洛陽為洛京,後又改稱東都。後晉石敬瑭攻滅後唐,也曾建都洛陽一-段時間,不過因為時間短暫,人們沒有把它計算在內。如果加上後晉,洛陽就變成“十朝名都”了。

宋代以後,洛陽便衰落下來。到金朝,洛陽雖然還曾被稱為“中京”,但這時的所謂“京”已經是虛有其名了。今天的洛陽舊城就是金代修築的,這是一座周圍八里三百四十五步的小城,以它與隋唐東都城相比,它正座落在洛河以北的正中間。

九朝名都【洛陽】,嵩高蒼翠北邙紅

今天,洛陽已變成了一個嶄新的城市。歷史上隋煬帝興修西苑的遺址上,如今成了洛陽的重工業區。昔日帝王遊樂的場所,今日成了勞動人民的樂園。在西工潤水之濱,古時周平王京都的舊址,今天建起了王城公園。人們站在公園的假山上,南望龍門伊闕,北嶺郊山,洛陽全景一覽無餘。諮用城末十八里的白馬寺,是東漢明市永平十一年(公元年)建立的,這是傳教的入中國後最早建立的一座等院要送當物從甲度帝同的經典是用白馬狀來的,所以守藝術的三大寶岸。這些石意是從北現太和十八年(公元年)連續省造約四百年之久。現存石意一千三百五十二個,龕七百八十五個,造像九千七百餘尊。著名的奉先寺大盧舍那佛像就是武則天時候雕鑿的。這一-佛座北側的石碑《河洛.上都龍門山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上,有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氏助脂粉錢兩萬貫”的話,便是佐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