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油茶泛指山茶科山茶屬中種子含油量高、具有生產價值的油用物種。山茶屬已知種238個,含油率高的有50多個種。油茶是我國主要的木本油料樹種,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並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油茶種子榨取的茶油是深受群眾喜愛的優質食用油,

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90%以上,以油酸和亞油酸為主,耐貯藏,長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膽固醇,有預防和治療常見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茶油還可通過油脂的深加工作為化妝品的原料油和基質油,生產高級保健食用油和高級天然護膚化妝品。茶枯餅可提取殘油、茶皂素、制刨光粉和複合飼料等。茶殼是提取糖醛、木糖醇和拷膠等工業原料、以及製作高級食品用活性炭的良好原材料,還能作培養基生產食用菌等等。通過綜合利用可大大提高油茶經濟效益。

油茶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湖南、江西、廣西、廣東等省(區)是其主要產區。我省油茶主要栽培種有普通油茶、高州油茶、小果油茶、廣寧紅花油茶等。現將豐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擇良種壯苗

良種是達到豐產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通過國家和省級審(認)定的良種有230多個,主要有“岑軟系列”、“桂無系列”、“贛州油系列”、“贛無系列”、“湘林系列”、“亞林系列”、“長林系列”,部分良種適合廣東發展。2009年廣東省審(認)定了13個良種,加上本地的高州油茶、廣寧紅花油茶未來通過選育出的優良品系,亦可在當地推廣種植。

廣東省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二、造林地選擇

1、土壤。油茶能耐較瘠薄的土壤。但要建設優質、高產、高效的油茶生產基地,認真選擇造林地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來說,PH值為4.5-6.5的酸性、微酸性土壤為最好,土壤通氣、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層深厚,質地以壤土、輕壤土或輕粘土為好。PH值小於4或大於7的土壤和不透氣的黃泥土均不宜油茶生長。

2、地勢、坡向和海拔。林地的坡向以南坡和東南坡最好,東坡也較好,在平緩的北坡、西北坡也可以種植。豐產油茶林的坡度,最好是控制在15度以內的平緩坡地,不宜超過25度。海拔高度,以100-500m之間為好。

3、氣候。避開有西北風和北風侵害的地段,並且可通過人為措施,創造一些有利條件,如在北脊、山頂,特別是北坡、西北坡,栽植防風林帶,創造出有利於油茶開花結實的環境。

廣東省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三、造林技術

1、整地。通過翻鬆土壤,加深土層厚度,改良林地土壤結構,提高蓄水能力和通氣狀況,改善微生物活動條件,提高土壤肥力,為油茶根系的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在山地栽培條件下,整地應與水土保持相結合。

(1)整地時間:造林前3~4個月進行,這樣有利於土壤充分風化。

(2)整地方式:根據立地條件、地形、坡度、經營水平高低等情況,因地制宜採取全墾、帶墾、塊狀等不同整地方式。地勢平坦,坡度在10度以下的緩坡地可進行全墾,不易造成水土流失。挖墾的方向應自下而上,深度視土壤情況而定,一般30cm左右。為了減輕地表徑流,防止水土流失,墾複後沿水平等高線方向每隔4~5行開挖寬30cm、深20~30cm的排水溝。帶墾整地適於坡度16~25度的林地,原則是“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灣順勢,小灣取直,外高內低”,具體做法為先自上而下順坡拉一條直線,而後按行距定點,再自各點沿水平方向環山定出等高點開帶。水平帶採取由上而下進行,帶寬視坡度和品種而定,一般為2~3m,樹體高大的高州油茶、廣寧紅花油茶等可寬一些,樹體緊湊、樹冠窄小的可窄些。塊狀即在挖穴位置進行翻鬆土壤,平整土地,去除雜物。

(3)挖穴:整地後,按40釐米×40釐米×30釐米或50釐米×50釐米×40釐米的規格挖穴,表土和心土分別堆放,先以表土填穴,然後以心土覆在穴面。密度。株行距為一般2米×3米。施基肥。結合整地,每穴施複合肥0.5公斤或磷肥1.0公斤,也可施用當地農家肥(有機肥)1.5公斤~2公斤,肥料與回填表土充分拌勻,然後再將心土迴穴呈饅頭狀,填土應高出地面15cm左右,以防鬆土下沉積水。

(4)品系選擇。為滿足授粉和產量穩定的需要,一般應選多個無性系(4~5個以上)混合配置,而且每個無性系的花期與果實成熟期應基本一致,以利於授粉和採收。苗木規格。根系發達、長勢旺盛,當年生苗木15釐米以上,二年生苗木30釐米以上。栽植。栽植時間一般在雨季或雨季前夕,選擇陰天或小雨天造林為宜。栽植時要細土回填,分層壓實。栽植深度以不埋葉或露根,且苗木的根系不觸及肥料為好,要做到苗正、根舒,裡緊、表松。栽苗時應將多個無性系打亂順序或進行有間隔的栽植,以利於提高座果率。

四、油茶林分管理

1、幼林撫育。油茶從種植到開花結實,稱為幼林。主要有鬆土除草、扶苗培蔸、間苗補植等。

栽植後的頭幾年,要加強撫育。一般每年撫育2次,直到成林,撫育時間以3~4月和9~10為宜,特別在造林當年,三伏天不宜鬆土除草,以免驟然改變環境,或損傷苗根,造成死苗。

2、追肥。幼林以營養生長為主,追肥主要以氮肥,配合複合肥為主,施肥量隨樹體增大而提高,開始每株施150克氮肥+150克復合肥。施肥時間可結合第一次撫育時進行,最好每年填埋1次農家肥,每株2Kg。

3、整形修剪。油茶以枝條頂梢結果為主,故油茶以圓頭形和開心形為好,只要合理的去老留新、去弱留強、去密留稀,不能短截,適當疏除即可。主要包括定幹、抹蕾、修剪等環節。

1)定幹:定幹高度以80~100釐米為宜。第1年修剪時在距接口20~30cm處選留3~4個生長強壯、方位合理的側枝培養為主枝;第2年再在每個主枝上保留2~3個強壯分枝作為副主枝;第3~4年,在繼續培養正副主枝的基礎上,將其上的強壯春梢培養為側枝群,並使三者均勻分佈。

2)抹蕾:栽後2~3年有部分油茶會開花、結果,為了促進樹體生長髮育好,形成高大飽滿的樹冠,幼林不宜過早開花結實,應把花蕾及早抹去。

3)修剪:幼樹的修剪要從輕,除對腳枝、病蟲枝要全部剪去外,密生枝、細弱枝、交叉枝、重疊枝、徒長枝要根據情況酌量修剪,一般的原則是多留少剪。對下層枝條和內膛枝條,應隨著樹齡的增長,逐步往上修剪,促進樹冠往上橫向發展。修剪時間為頭年12月致第2年3月。

4、間種。在坡度較為平緩的地方,可開展油茶幼林內間種花生、豆類、五指毛桃、九節茶、野菜等作物,既可提高茶油林的經濟效益,又能減少幼林撫育,促進油茶生長。

5、成林管理。要使大面積油茶高產穩產,抓好成林管理是關鍵。主要包括:

1)清園除雜:全面清除林內的喬、灌、茅、刺和油茶老殘病蟲株;

2)補疏去密:在林地較空地塊,補植大苗;過密的林子去除較弱小株;

3)墾複撫育:3年一深墾,一年一中耕。根據林地不同情況分別採取全墾、帶墾和穴墾等方式,翻挖深度在2O~25cm,最好在樹冠投影部淺挖,樹冠投影部外深挖,以改善土壤結構和增加土壤肥力。在每年的冬春季進行。

4)追肥:成林因開花結實養分消耗量大,一般每年每株施複合肥0.5~1kg或有機肥10~15kg,噴葉面肥3~4次,宜在1~2月、4~5月、8~9月進行。

廣東省油茶豐產栽培技術

五、果實採收

  油茶果實採收時間應嚴格掌握,不能過早,過早採收茶果沒有成熟,出油率低;採收過遲,茶果勢必脫落失散,造成損失。寒露籽系列品種一般在寒露節後3天採收為最好,霜降籽系列品種在霜降節前後1天採收,效果最佳。

除了從季節上決定成熟期外,當茶果已經發紅或者發黃,果殼微裂,籽殼變黑髮亮,應及時抓緊採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