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羅馬古建築

在羅馬遭遇3世紀危機後,帝國全境一直處於十分混亂的狀態之中。不僅戰火瀰漫在帝國各地,就連皇帝都受到軍隊的脅迫而不得不做出許多違心之事。雖然戴克裡先的出現終止了帝國走向滅亡的腳步,但也未能使羅馬帝國恢復到先前極為鼎盛的安敦尼王朝時期的現狀。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開創了安敦尼王朝的帝國皇帝涅爾瓦

與此同時,戴克裡先為結束危機所創造的四帝共治制度也依舊能夠勉強運行。可以說,該制度雖然拯救了處於危機中的羅馬帝國,但絕對不利於羅馬帝國的統一和發展。隨著危機的解除,是時候有人出來打破這一機制了。

公元324年,統治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殲滅了控制帝國東部的皇帝李錫尼,進而使羅馬帝國重歸一統。在帝國終於平靜下來之後,君士坦丁一世又對國家做了許多改革,涉及政治、軍事、宗教等等,為後來羅馬帝國的復興奠定了重要基礎,也為後來拜占庭帝國的出現打好了基礎。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完成帝國統一大業的君士坦丁一世

羅馬帝國再陷內亂,君士坦丁一世與李錫尼結盟成為奧古斯都

提起君士坦丁一世,就不得不提早在公元3世紀羅馬爆發嚴重的社會危機時,戴克裡先為解決危機而創造的四帝共治制度,否則將無法理解君士坦丁一世的權力來源。顧名思義,四帝共治制度就是四名皇帝一同統治羅馬帝國的領土。

如果四名皇帝全部位於羅馬,那麼必然會發生權力重疊的現象,對於國家來說百害而無一利。當然,戴克裡先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將羅馬帝國的領土分為四大部分,分配給其他三名皇帝,自己也執掌一部分土地的控制權。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共同對羅馬帝國實行統治的四帝共治制度

與此同時,戴克裡先還制訂了四帝共治制度下的皇位承繼制度:每一個羅馬皇帝都將擁有奧古斯都的稱號,並且可以在實行統治時期設立一名"副皇帝"。而皇帝自身也可以自立太子,也就是百年之後繼承奧古斯都領土的繼承人。

需要提到的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有戴克裡先和馬克西米安才是真正的帝國皇帝,而其餘的兩名皇帝則是以二人的助手身份才得以控制羅馬帝國的一部分領土。所以四帝共治制度的表象下依然是二帝共治制度。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與戴克裡先一同統治羅馬帝國的馬克西米安

戴克裡先之所以選擇分權而治,主要是在他看來,憑藉一人之力已經無法扭轉羅馬帝國的頹勢。唯有將帝國暫時分裂,才能夠緩解當時內戰不休的局面,進而鞏固各地的國防力量,以此抵禦外敵的入侵。事實證明,四帝共治制度的良好運轉確實使羅馬帝國擺脫了3世紀的社會危機,但也埋下了羅馬帝國分裂的危險種子。

由於戴克裡先規定羅馬皇帝不可獨裁至死,需有統治時長限制,所以在公元305年時,他與同為皇帝的馬克西米安一同宣佈禪位。與此同時,新任皇帝繼位,控制西部的皇帝為君士坦提烏斯一世,控制東部的則是伽列裡烏斯。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創立四帝共治制度的戴克裡先

然而僅僅過去一年,控制西部領土的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就突然駕崩。其子君士坦丁一世本可以成為奧古斯都,且有英格蘭(當時為羅馬帝國行省)的有利扶持,但東部的奧古斯都則只允許君士坦丁一世擔任助手一職(也被稱之為"愷撒")。經過一番鬥爭後,君士坦丁一世才勉強坐上了副奧古斯都的位置,並要以馬克西米安為尊。

然而這並不是東部皇帝伽列裡烏斯所想要看到的結果,故而在公元307年從東部起兵,攻入了意大利半島,羅馬帝國又一次陷入了內戰之中。

公元308年,伽列裡烏斯單方面宣佈要冊立李錫尼為西部的奧古斯都,但是又突然變卦。在經過長時間的糾纏後,帝國境內的奧古斯都數量已經達到了6人,這已經違背了戴克裡先當年創立四帝共治制度的初衷。相傳,戴克裡先晚年憂鬱而死,正是因為看到這些"奧古斯都"們相互征伐,將他制定下的"完美製度"所破壞才如此的。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羅馬帝國皇帝伽列裡烏斯

時間來到公元311年,此時已經有兩名奧古斯都離世,只剩下了君士坦丁一世、李錫尼、馬克森提烏斯和馬克西米努斯。為了佔據內戰中的有利地位,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達成了秘密協議,雙方約定平分羅馬帝國,並聯合起來打擊其他兩名奧古斯都。對此,上海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博士劉釗在《君士坦丁與'米蘭敕令'的政治動因》一文中曾經提到:

"君士坦丁走上帝位之後,所面臨的正是一個歷經風雨四分五裂的帝國,戴克裡先開創的四帝共治的政治局面,在他退任之後,就演變為了四帝互相爭權的局面。爭權奪利本身就是個弱肉強食的過程,通常的結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君士坦丁從軍隊走出,這個道理他是牢記心中的。因此,此時擺在他面前最大的課題便是如何突出重圍取得軍事與帝國的絕對權力···"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奧古斯都馬克西米努斯

到這裡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雖然如今對羅馬3世紀危機結束時間的定義固定在戴克裡先的登基,但實際上危機並沒有得到完整地消除。換句話說,戴克裡先只是解決了表露在明面上的危機,而並沒有徹底解決產生這些危機的矛盾。雖然四帝共治制度有效阻止了羅馬帝國逐漸走向滅亡,但如果不能夠徹底清除帝國內在的問題和矛盾,"4世紀危機"、"5世紀危機"的爆發也都很有可能,帝國的滅亡也僅僅是時間問題而已。

尤其是在奧古斯都們再次陷入內戰狀態時,更是使那些貌似被解決的危機和矛盾徹底暴露了出來,每個"奧古斯都"都想要成為羅馬帝國的皇帝,都想要自己在史書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再次爆發內戰也就見怪不怪了。不過,這也是羅馬帝國所要必須經歷的過程,如果沒有奧古斯都之間的內戰,羅馬帝國也將無法統一。總的來說,這場內戰給羅馬帝國帶去了積極的影響更多一些,畢竟這樣羅馬帝國距離統一更近了一步。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羅馬浮雕

賜予基督教合法地位

公元313年,二人擊敗了其餘兩名政敵,並在米蘭進行了一次會晤。這次會晤對羅馬帝國的歷史、基督教的歷史和整個歐洲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原因在於二人共同簽署了《米蘭敕令》。

《米蘭敕令》宣告基督教自此在羅馬帝國內部擁有了合法地位,皇帝和地方諸侯也不會再對基督教徒和基督教會迫害,也不再遏制基督教徒的傳教活動。與此同時,基督教徒還可以在羅馬帝國內建立起基督教堂,成立基督教會。但是需要提到的是,基督教雖然獲得了帝國皇帝的承認,但仍然要服從於皇帝的管轄,不得凌駕於皇權之上,也不得藉助宗教勢力干涉世俗事務。對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書)一書中曾經提到:

"Edict of Milan, proclamation that permanently established religious toleration for Christianity within the Roman Empire. It was the outcome of a political agreement concluded in Mediolanum (modern Milan) between the Roman emperors Constantine I and Licinius in February 313···The extant copies of the decree are those posted by Licinius in the eastern parts of the empire. "

(譯文:《米蘭敕令》是羅馬帝國內永久確立對基督教的宗教容忍的公告。這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於313年2月在米蘭簽訂的政治協議的結果···現存的法令副本是李錫尼在帝國東部張貼的那些。)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如今的意大利米蘭

在筆者看來,《米蘭敕令》的頒佈不僅給基督教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也對當時的羅馬帝國危機產生了很大影響。先從宗教層面來說,《米蘭敕令》的頒佈意味著羅馬帝國內的基督教地位發生了反轉,從先前的非法宗教變成了合法宗教,並且不再迫害任何基督教徒、基督教會,這就給基督教的發展創造了一個完美的空間和時間。如果沒有當年的《米蘭敕令》,那麼興許基督教還是會被帝國皇帝所排斥,更是無法擴大傳教規模和擴大信徒數量,也自然不會有如今的繁榮。

再從世俗層面來看,隨著《米蘭敕令》的頒佈,羅馬人信仰基督教的人數必然會出現激增。而自3世紀危機以來,羅馬人的思想就出現了扭曲,且處於一種"無信仰"的狀態。此前的羅馬皇帝之所以遏制基督教的發展,主要還是因為基督教義主張節儉自律,這就和羅馬人的人生信條和習慣產生了衝突,這也是誘發3世紀危機的一個潛在原因。如果羅馬人能夠皈依基督教,則可以很好地解決思想上的危機,進而促進羅馬帝國儘快從頹勢中脫身而出。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如今羅馬教廷的內部

擊敗李錫尼,統一了羅馬帝國

三角形為最穩定的結構,一旦缺失了其中一邊,那麼整個結構就會突然崩潰。中國的三國時代正是因為魏蜀吳三足鼎立,才能夠一同維持了許久的統治。如果僅僅是其中兩家相互對峙,那麼戰爭結果將很快就見分曉。此時的羅馬帝國也與三國時期非常類似,當其他的奧古斯都紛紛戰敗後,就形成了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兩大巨頭對峙的局面,即便二人曾經是非常緊密的同盟關係。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

在君士坦丁一世的心中,統一全羅馬帝國,並且成為帝國統一之後的羅馬皇帝才是真正的人生目標。為此,他不得不將刀刃對準和自己還有姻親關係的李錫尼。同樣,李錫尼也有著一樣的想法。公元314年,二人的關係正式破裂,並開始了爭奪天下歸屬的內戰。

公元316年,君士坦丁一世逐漸佔據了上風,將歸屬於李錫尼的巴爾幹半島地區劃入了自己的統治之下。此後雙方再次進入對峙狀態,互有勝負但都無力徹底吞併對方。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巴爾幹半島地理位置圖

戰爭一直持續到公元324年才出現了轉折。這一年,君士坦丁一世在與李錫尼的決戰中獲得大勝。李錫尼為了活命選擇向君士坦丁一世投降,並願意讓出自己的奧古斯都之位,承認君士坦丁一世對整個羅馬帝國的統治。

李錫尼實在太過天真,只要他讓出權力和地位,那麼就可以隨意被君士坦丁一世所魚肉。次年,君士坦丁一世就為李錫尼想好了一個理由,稱其有勾結舊部,意圖顛覆自己統治的行為,最終將其處死。李錫尼死後,羅馬帝國境內再也沒有任何能夠威脅到君士坦丁一世的政敵存在,而他也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羅馬皇帝。至此,從安敦尼王朝覆滅以來的皇權終於得到了恢復,使羅馬帝國的國祚又多延長了許多。對此,《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書)一書中曾經提到:

"There followed 10 years of uneasy peace in which Licinius built up his army and accumulated a huge reserve of treasure. In 324 Constantine defeated him at Adrianople and again at Chrysopolis (now Üsküdar, Tur.). Licinius surrendered, was exiled to Thessalonica, and was executed the next year on a charge of attempted rebellion."

(譯文:此後的10年裡,李錫尼建立了自己的軍隊,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在阿德里安普爾和克里索波利斯打敗了他。李錫尼投降,被流放到帖撒羅尼迦,並在第二年被處決,罪名是企圖叛亂。)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印在金幣上的李錫尼的形象

在筆者看來,當羅馬帝國被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二人控制之後,羅馬帝國統一的時刻就很快即將到來。居住在羅馬帝國內的百姓已經厭倦了這漫長的內戰和無休止的政治鬥爭,必然都渴望重歸一統。在安敦尼王朝統治時期,整個帝國如鐵板一塊,一直處於極盛狀態。不僅國庫充盈,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一直處於一個較高的生活水平,否則當時的羅馬人憑什麼能夠每年都花去一半的時間來歡度佳節?

當3世紀危機發生後,曾經的強盛局面便一去不復返,百姓難免不會懷念和嚮往以前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統一的條件就已經基本形成,而君士坦丁一世則只是順應了歷史潮流和百姓的心中所想才能夠最終完成統一。

君士坦丁一世給羅馬帝國帶去了怎樣的變化?

羅馬帝國國徽

結語

君士坦丁一世的出現無疑對羅馬帝國的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光是憑藉統一全羅馬這一點,他就足以承擔得起"大帝"的稱號,這也是為何後世將其稱之為君士坦丁大帝的原因之一。分裂必然意味著衰落,羅馬帝國一旦真正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必然會在未來的時間裡走向衰敗和滅亡。而周邊的蠻族都時刻覬覦著羅馬帝國的疆土和財富,一旦帝國真的覆滅,那麼倖存下來的帝國百姓都將成為令蠻族肆意奴役的對象,那時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

不僅如此,君士坦丁一世所推行的許多政策也對後世都產生了極大影響,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上文所提到的《米蘭敕令》了。即便是在後來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基督教依然活躍在歐洲的歷史舞臺之上。雖然基督教也曾經經歷過低谷期,但後來還是恢復了生機。然而如果沒有當初的《米蘭敕令》,或許基督教的發展根本就不會像後來一般如此迅速和繁榮,也不會造就今天對全世界的影響力。

在君士坦丁一世完成統一大業後,還曾經於公元330年在東方的一處三面環海之地建立起一座新的城市。君士坦丁一世原本是想將這裡打造成羅馬人的新都,所以將其命名為"新羅馬"。不過後世為了紀念君士坦丁一世的功績,常常將其稱之為君士坦丁堡。在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之後,東羅馬帝國便將君士坦丁堡作為了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果沒有當年君士坦丁一世的建設和打下的基礎,恐怕東羅馬帝國在初期還要面臨著首都無處安放的尷尬境地。

參考文獻:

1.《君士坦丁與'米蘭敕令'的政治動因》,劉釗著

2.《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文章內容來自今日頭條號:明浩說史 獨家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