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你兒子真乖!”

“這麼小,就這麼懂事了,你教得真好。”

“真聽話,不吵不鬧的!”

“太乖了,被搶了玩具也不哭。”

……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我們經常會聽到親戚朋友如此誇讚孩子,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了也都覺得倍感欣慰,不妄自己苦口婆心的教導孩子,高標準嚴格要求孩子執行。

聽話、乖巧、懂事成了孩子最大的優點,反之調皮、搗蛋、哭鬧,就是缺乏教養。所以,父母們用“你要懂事”的標準,去要求孩子,去判定孩子的好壞。

懂事,真的是褒義詞嗎?

前幾天,我帶著兒子去逛超市時,正好遇到了同小區的一位奶奶帶著孫子買菜。

這孩子看起來和我兒子差不多大,話還說得不是很清晰,經過零食區時,這孩子眼睛發亮,偷偷回頭瞄了好幾眼身旁的奶奶,見奶奶沒注意,怯怯地伸出小手,指著薯片,小聲地說:“奶奶,我想吃~”

而這奶奶的回答,完全出乎我意料。

“吃什麼吃,別吵!”奶奶兇巴巴地說,徑直地推著購物車走了。

小男孩竟然沒有吵也沒有鬧。

他的眼睛瞬間失去了神采,低著頭,安安靜靜地跟上去,走出了這片花花綠綠的零食區。

雖說這位奶奶並沒有打罵他,但兇惡的語氣,早在他心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無數次的忽視,無數次的責罵,讓這位只有兩三歲的孩子,學會了安靜、服從、適應,以及放棄抵抗,不為自己爭取。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LmNvbX1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見到這樣的小孩:懂事得連『不』都不敢表達。

被打斷,不會煩躁;被拒絕,不會哭鬧;被漠視,不會尖叫跳腳……他們安靜得沒有聲音,沒有情緒,完全不像一個孩子的正常反應。

開心會大笑,難過會大哭,不滿會大吵大鬧,完全以『我』的喜怒哀樂為出發點。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小孩從鬧鬧騰騰,變得安靜,不發出聲音,也不鬧脾氣時,證明你真的“成功”了,成功地教他們摒棄了『自我』。

《少年說》裡,當那個16歲的女孩,孤獨地站在臺上,喊出“我希望我弟弟,以後不要那麼懂事!”全場驚呆了。

因為懂事,她要求自己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

因為懂事,哪怕不滿,她也不敢任性耍脾氣。

臺下的媽媽,這才知道女兒懂事背後的心酸,哭著喊道:“你不用取悅所有人,做真實的自己就好。”

每個孩子都渴望任性,也能得到父母的寵愛!試問,哪個孩子願意在任性的年紀,委屈自己,只為成為別人口中『懂事的孩子』。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ong>

其實,3歲以前的孩子,他們還不懂得什麼是謙讓,什麼是體貼,什麼是寬容。而教會他們懂事的背後,如果僅僅是因為害怕大人的權威,那就變成了順從。

這樣的管教確實省心不少,但孩子卻也可憐,天真被過早剝奪,要像成年人一般壓制自己的需求,對外界的所有要求,都只敢說“好”“可以”。父母的期望是達到了,孩子卻變得不像孩子了。

為了懂事,他把別人的期待,當成自己的行為準則;為了懂事,他寧可委屈自己,也要成全別人;為了懂事,他把自己丟棄,成了父母的“複印品”。

這種懂事,之於孩子,確實可憐;之於父母,則是失敗。

這樣的結果如何呢?

當你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時,去要求孩子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在這種強權教育之下,成長的孩子,往往既不會表達憤怒、也不怎麼會表達愛。經常壓抑自己的憤怒和感情,習慣於以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做什麼事都力求得到別人的滿意,而不是以『自我』為出發點。

長期以往,孩子也只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遇到問題,會想著父母替自己拿主意;面對挫折,會想著父母替自己擺平。

從來不敢與任何人起衝突。哪怕面對著自己的父母,都不敢表達自己真實情感,因為在開口前,他早就已經在腦海裡想象出父母勃然大怒的場面,所以哪怕不願意、不接受父母的安排,他都只會選擇恭維順從,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主見和思想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ong>

表面看起來確實懂事,但結果卻是:孩子永遠無法長大,也無法獨自擔起責任,更無法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和發展。

真正的懂事,是內化的成長

所謂的懂事,並不是以犧牲孩子快樂換來的。那麼,真正的懂事,是怎麼樣的呢?它應該是:教會孩子懂得“社會化行為”的意義和規則,在他們掌握社交技能的基礎上,能夠按照社會規則行事。

這是一種內化了的“懂事”。是孩子在接受和理解了某些社會規則後,能夠通過自己的判斷,什麼事可以做,比如扶老奶奶,會受到表揚,該做;什麼事不能做,比如和小朋友打架,會受到批評,一定不能做。這些行為既符合家長對他的期許,又不是因為懼怕家長的權威而養成的怯弱。

在一檔訪談節目中,周星馳的媽媽談起了一段往事:

周星馳幼年時,父母離異,媽媽獨自一人帶著姐弟幾個討生活。

家裡經濟條件不好,媽媽每天起早貪黑工作,只為讓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

但年少的周星馳並不懂事,每次吃肉都只咬幾口就不吃。有次更過分,好不容易買了雞腿要給他們姐弟幾個補補,結果周星馳竟然吃了幾口,就把雞腿弄掉在地上。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ong>

媽媽終於忍無可忍,想著自己辛苦賺錢買的,孩子竟然如此不懂事,拿著棍子直接打了孩子一頓。打完看著地上的雞腿,媽媽捨不得扔掉,拿去洗洗自己吃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媽媽回想起這事,還是直搖頭嘆息,說孩子太不懂事了,一點都不懂得體諒她的辛苦。

可事實真相是,周星馳看著媽媽自己吃鹹菜,卻把肉留給他們姐弟,心疼媽媽的他,只能出此下策,故意讓雞腿掉在地上,這樣媽媽才會,也才能吃到肉。

這個看起來不懂事的孩子,卻是太懂事了!


懂事&不懂事,哪個更好?

我們常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因為他們可以任性地去哭鬧,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而懂事的孩子,卻要一味的謙讓、隱忍,哪怕再喜歡,也不敢多說一句話,去爭取!

有一年暑假,我和侄子約定好。如果他把暑假作業都做完,且正確率高達80%,那麼就帶他去海洋世界。

侄子一聽滿心歡喜,跑去完成任務。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ong>

這事卻被來家裡做客的小外甥知道了。

吃飯時,他開始各種吵鬧,要去海洋世界,表姐只能連哄帶騙地安撫他,“我們吃完飯,媽媽就帶你去。”

可完全沒有辦法安撫住這熊孩子,無奈之下,表姐只能立馬下單買票,大中午帶著孩子跑去海洋世界。

侄子看著他們出發,默默走進了房間,這一刻看著懂事,不吵不鬧的侄子,我有點心疼,進去安慰他。

“我們吃完飯也去吧,作業回來再做,你可以完成嗎?”侄子開心地猛點頭,“可以的!”

或許,大家會覺得還是熊孩子好,哭哭鬧鬧自己的願望就能被滿足;懂事的孩子,得到的獎勵都是有條件的。

但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孩子每次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分場合大哭大鬧,你會覺得他好嗎?

而如果一個孩子講禮貌、守規則、懂得尊重和關心他人,你會覺得他可憐嗎?

“熊孩子”的撒潑打滾,只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並不值得效仿。而懂事的孩子,也並非全是可憐的。它的可憐之處,是指被父母剝奪了決定權,父母事無鉅細地代勞包辦,不聽不顧孩子心聲、想法。

所以,懂事的孩子是否快樂,關鍵在於父母。

父母在教孩子學會懂事時,要適時傾聽孩子內心的感受,尊重孩子的合理訴求,不讓孩子壓抑了內心的真實感受。

“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育出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你怎麼看

ong>

只有真實表達自己的孩子,人生路才能越走越寬,活出真自我,才能畫出獨立自由、幸福美好的人生圖鑑。

同時,面對孩子無理的要求,父母要堅決說“不”,引導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快樂成長,願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把握好分寸,讓孩子既能體貼他人,又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這才是真正的懂事。

互動話題:你曾用過“懂事”去要求過孩子嗎?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本文章《媽寶園》原創,歡迎關注或者點贊點評轉發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在下方多多留言交流育兒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