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看中國:山東安丘市。

安丘市地名由來

安丘古稱渠丘,春秋時得名,漢高祖八年(前199年),於古渠丘地封將軍張說為安丘侯,自此有了安丘之名。

安丘歷史

明萬曆年間始有記載。當時,全縣劃為5坊廂6鄉,174社。清康熙年間,設6鄉,58社。清乾隆十六年仍設6鄉,劃為66社。清光緒末年仍為6鄉,改劃為54社,共轄村莊1092個。

中華民國成立後,縣下設區,區下設鄉鎮,鄉鎮轄村。1932年全縣劃為6個區54個鄉鎮,共轄1462個村。解放後,1950年三縣分設時,丘南縣設8個區,濰安縣設7個區,安丘縣設12個區。1953年三縣合併後,全縣共設置1個鎮(景芝鎮)25個區。1956年4月,全縣設置20個區2個鎮,區下設187個鄉。1958年2月,撤區並鄉,全縣劃為38個鄉2個鎮。

地名看中國:山東安丘市。

1958年9月,撤銷鄉鎮建置,全縣成立23處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1962年4月,劃出城關公社北部村莊設置賈戈公社,劃出臨浯公社北部村莊設置宋官疃公社,1965年8月涼臺公社劃歸諸城縣,諸城縣的石埠子公社劃歸安丘縣。至此全縣共轄25處公社。1984年4月,機構改革,實行政社分開,撤銷公社建制,改建為22個鄉10個鎮。

1984年4月,機構改革,實行政社分開,撤銷公社建制,改建為22個鄉10個鎮。 1994年1月1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安丘縣,以原安丘縣的行政區域設立縣級安丘市。 1992年7月28日,撤銷安丘縣賈戈鄉、趙戈鄉、慈埠鄉、石埠子鄉、劉家堯鄉,分別設立賈戈鎮、趙戈鎮、慈埠鎮、石埠子鎮、劉家堯鎮。 1994年11月1日,撤銷安丘市擔山鄉、管公鄉、臨浯鄉,設立擔山鎮、管公鎮、臨浯鎮。1994年11月24日,撤銷石堆鄉,設立石堆鎮。

地名看中國:山東安丘市。

1995年12月29日,撤銷宋官疃、白芬子鄉,設立宋官疃鎮、白芬子鎮。 1996年1月3日,撤銷王家莊鄉、柘山鄉、召忽鄉,設立王家莊鎮、柘山鎮、召忽鎮。 1997年7月9日,撤銷金冢子鄉,設立金冢子鎮。 1999年3月16日,撤銷關王鄉,設立關王鎮。 2000年2月22日,撤銷安丘鎮、賈戈鎮,以原安丘鎮、賈戈鎮的行政 區域分別設立興安和賈戈兩個街道辦事處, 2007年9月,安丘市對鎮、街道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將原21個鎮、兩個街道合併調整為12個鎮、兩個街道。

截至2014年12月,安丘市轄2個街道和10個鎮(興安街道、新安街道、淩河鎮、景芝鎮、官莊鎮、大盛鎮、石堆鎮、石埠子鎮、金冢子鎮、輝渠鎮、柘山鎮、郚山鎮)。

地名看中國:山東安丘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