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行为2——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错误”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错误”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小白的读书圈,我是大师兄。今天我们继续来读《错误的行为》这本书。上次我们对这本书的作者以及书的第1章内容做了一个基本介绍,今天呢我们继续本书后续内容的阅读。


错误的行为2——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错误”

在第2章里,作者就给我们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说明一个经济学术语,叫做“机会成本”,而某件事情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为了这件事而放弃的其他活动的价值,比如你周末出去登山游玩,而没有在家看球赛,那么你郊外登山的机会成本就是看球赛的愉悦感。

这么说大家可能对机会成本还是没什么特别感觉,那现在比如你每天上班给老板打工,而没有辞职创业,那你辞职创业的能够获得的成就就是你打工的机会成本,假如你创业成功,成为了下一个马云、马化腾这样的大佬,那么你打工的成本就相当的高了,你给老板打工就亏大发了。不过假如你创业失败不仅没赚到钱,还把自己多年的积蓄赔了个精光,那么你的成本就是负的,你老老实实的打工就是大赚啊。

所以“机会成本”这个东西,它既是成本,也是机会,机会就代表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当你选择了做某件事的时候,也就选择了放弃做其他一些事情的机会,这就是机会成本的概念。

所以当你决定要去做某件重要的事的时候,你不仅需要考虑这件事的重要程度和成功的概率,还需要考虑为了做这件事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接下来呢,作者又告诉了我们另外一个概念,叫做“禀赋效应”,那么什么又是“禀赋效应”呢?作者解释说,用经济学家的行话说,你拥有的东西属于你的一部分禀赋,禀赋的英文原文是用的endowment [ɪnˈdaʊmənt],它的意思是“天赋;天资;才能”,指的是一个人天生就拥有的一种能力,那么禀赋效应就说当某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关于禀赋效应,作者在书的第16章详细说明了他做的一个能够证明该效应确实存在的实验,我们在这里就先把后面的内容给大家说一下,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记忆这个概念。


错误的行为2——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错误”

作者和另外两个行为经济学家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他们找来了44名学生,然后告诉每个人实验结束后可以用一个代币来换美元,代币可以理解为赌场里常见的筹码,但是呢对每个人他们定了不一样的代币价格,比如告诉学生A一个代币可以换7美元,而告诉学生B一个代币可以换6.75美元,再告诉学生C一个代币可以换6.5美元,以此类推,每个人手上的代币价格差距是25美分,然后随机将22个代币发给这44个人,这样就有一半的人手上有代币,他们就成为这次试验里的卖家,而另一半人没有,他们自然就扮演买家的角色了。

接下来就让卖家和买家填写自己愿意卖出的最高价和最低价,当然这些价格是定好的,也就是说他们做的是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试验数据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比如我是一个手上有代币的卖家,而给我定的价格代币价值是5美元,那么我在选择的时候高于5美元的选项我就会都选择愿意卖出,而低于5美元的选项就不会选,对于手上没有代币的买家来说,则正好相反,低于5美元的选项就会都选择愿意买入,而高于5美元的选项就不会选了。当大家都做好了选择之后,就按照每个人选择的买或者卖的价格从高到低排列,并将符合买卖双方条件的代币一一成交,这就和我们现在股市交易的原理基本上一样了。

根据经济模型的预测,将会有11笔交易发生,也就是有一半的代币会在市场上交易,而在三次实验中,实际的交易量分别是12笔,11笔,和10笔,平均数正好是11,完全符合经济模型的预测。

之后,作者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实验,这次所有的规则都还是一样的,不过代币换成了真实的商品,作者在这里选了两种商品,一个是马克杯,另一个是圆珠笔。接下来就是用马克杯当作代币随机发给22个学生,然后重复之前的实验步骤,在经济学理论上来说马克杯和代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只是一种价值替代物,代表的就是实验结束后能够换成美元的价值,但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在连续的4次实验中,交易量分别是4笔、1笔、2笔、2笔,平均只有2.5笔交易发生,远远低于之前实验的11笔。


错误的行为2——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错误”

再之后呢,作者又用圆珠笔作为代币做了同样的实验,而结果和用马克杯时的情况差不多,都是远远低于11次的平均交易数量。这就说明了当你拥有了一件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物品后,就会觉得它的价值更高了,而产生这种心理的部分原因在于损失厌恶,得到了马克杯后,就会认为它是我的,而我卖掉就会失去它,这是一种损失,在作者的多次试验中,买家的平均报价只有卖家报价的一半,所以作者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损失带来的痛苦大约是收益带来快乐的两倍。

接下来第3章作者又列举了几个常见的非理性行为,比如一个叫杰弗里人买了球赛的门票,却在比赛当天遇到了暴风雪,于是他就想,已经买了这么贵的门票了,就应该冒着暴风雪去看比赛。还有另一个叫斯坦利的人每周都要修剪自己家的草坪,这让他烦躁不已,于是朋友问他为什么不雇佣一个小孩来帮他修剪草坪呢,斯坦利说他不想支付那10美元,接着朋友又问他如果给他20美元,他会给邻居修剪草坪吗?斯坦利的回答是“绝不可能!”

以上两个例子中第一个例子违背了传统经济学中描述的经济人“忽略沉没成本”原则,

沉没成本就是已经花出去的成本,不管你做什么行为都已经不可能收回这个成本了,所以是否去看比赛不应该受到门票钱的影响。而第二个例子中的斯坦利则违背了买价和卖价应该相等的原则。我们想一想,在现实中是不是大多数人也是会和上面的两个例子中的人做同样的选择呢?而这种选择在经济学中就是典型的“错误选择”,这就进一步说明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在面对具体事情的行为决定上是大相径庭的,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模型来预测现实人的经济行为,是会有大问题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历次经济危机都证明了这一点,而行为经济学的出现使得传统经济学模型得以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和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后第4章里作者又给我们介绍了前景理论和价值函数,那么什么叫前景理论,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表现,它又和价值函数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下期接着说吧。如果您喜欢小白的读书圈,可以关注微信同名公众号,并且把它分享给您的朋友,让更多人加入我们吧。我是大师兄,我们下次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