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曾經有幸看過一場精彩的辯論,一位師兄說:

"如果閱歷不夠,根本沒法徹底明白《百年孤獨》。"

聽到這句話,年少時自恃清高的我不信邪,跑去買了本回來看,沒想到卻被"打腫了臉"——連10頁都沒讀完。

當時的我,一邊不懂這麼深奧的文字為何能得到這麼多人的青睞,一邊向著舍友炫耀:"我可是讀過《百年孤獨》的人!"其實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我連人物角色都沒分清。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直到十幾年後的一天,一個普通的週末,我無意間瞥見書櫃角落裡的《百年孤獨》,鬼使神差地把它抽了出來。重讀這本書之後,才發現原來書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作者馬爾克斯對很多人的存在狀態沒有多加主觀干涉和評價,而一百多年的歷史,就這樣被他壓縮在了書中。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辭——"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百年孤獨》描繪的是小鎮馬孔多從有到無的一百多年間的歷史畫卷,講述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故事。

家族中的每個成員的人生經歷都不同,但都詮釋著一種循環往復的孤獨,這種孤獨感貫穿著整部小說。馬爾克斯用魔幻的手法和荒誕的故事表達了全人類的共性——孤獨,也成就了這部史詩級小說的偉大。

這本書中,每個人物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但孤獨的原因卻不盡相同。而每個人都有一套對抗孤獨的辦法,或是默默奉獻,或是參加革命,或是遠航,或是花花公子,或是沉湎情慾。他們皆在孤獨中迎接自己命運最終的歸宿,直至整個布恩迪亞家族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馬爾克斯則在書的最後說到:"因為可以預料這座鏡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將在奧雷里亞諾·巴比倫全部譯出羊皮卷之時被颶風抹去,從世人記憶中根除,羊皮捲上記載一切自永遠至永遠不會再重複,因為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在大地上出現。"

原來,《百年孤獨》講述的是一個寓言故事,作者用不同的男性、女性、家族和拉丁美洲來思考孤獨的的含義——從單獨的個體,一直到人類社會,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唯有孤獨永恆。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再次讀完這本書,悲哀的是發現自己似乎已經成了書中人。因此我想,年輕時沒有讀完這本書,不是損失,我怕我會過多的對生活的矛盾產生更多問題,這無疑會加深我頭上的皺紋。但這就是生活,我依然建議一個成年人,可以去走近《百年孤獨》。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沒有哪部外國名著可以像《百年孤獨》一樣影響中國一整代的作家

1984年,當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書店看到盜版《百年孤獨》時,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

《活著》的作者餘華說:"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

高曉松說,馬爾克斯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

李誕說看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自己就一個字也不想再寫了……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的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如果你覺得這個星球的書太平庸,那就去看《百年孤獨》吧!


成年人的悲哀:年少不懂《百年孤獨》,讀懂已是書中人,受益匪淺

珍藏版精裝《百年孤獨》是50週年紀念版,它的包裝設計獨特,富有想象空間,從內而外都散發著一種高級感,為的就是讓你在閱讀起來是一種享受,拿來送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

稀世珍典,僅需39.5元,點擊下方商品即可瞭解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