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相比同类恒星,我们的太阳似乎异常安分

据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介绍,纵观宇宙,相比同类恒星,我们的太阳似乎异常安分。科学家首次将太阳与数百颗最相似的恒星进行对比,发现太阳的活动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可能经历了几千年异常稳定的阶段。

新研究:相比同类恒星,我们的太阳似乎异常安分

太阳活动的强弱通常可以用太阳黑子、太阳耀斑以及太阳亮度等因素进行衡量。自1610年以来,天文学家就开始对太阳黑子进行可靠记录,表明太阳活动大约以11年为周期反复变化。而通过分析树木年轮和冰芯中放射性碳和铍的分布,我们还可以了解过去9000年太阳活动的情况。天文学家发现,在这段时间里,就像过去几十年一样,类似强度的波动经常出现。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精选出一批与太阳最相似的恒星进行对比分析。这些恒星不仅在表面温度、年龄和金属丰度等特性上与太阳接近,还具备相近的自转周期。

“恒星自转速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会影响恒星磁场的形成,而磁场又是导致恒星活动波动的驱动力。”研究合著者,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的萨米·索兰基(Sami Solanki)博士介绍道。

这些与太阳最相似的恒星的观测数据来自美国宇航局已退役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记录了15万颗主星序恒星的亮度波动情况。

由于太阳自转周期大约为24.5天,研究人员首先在这份庞大的样本中选取了那些20-30天自转一周的恒星。随后,通过分析欧航局盖亚卫星的观测数据,他们进一步缩小样本范围,最终确定369颗与太阳最相似的恒星。

在经过详细对比分析后,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大多数类太阳恒星都比太阳要活跃得多。在活跃期与非活跃期之间,太阳辐射平均波动率仅为0.07%,而其他恒星的波动幅度一般要高出5倍。

看看太阳与KIC 7849521亮度变化的对照吧,太阳简直是不要太温顺了。

新研究:相比同类恒星,我们的太阳似乎异常安分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研究了2500颗自转周期未知的类太阳恒星,它们的亮度波动倒是相对没那么大。这意味着自转周期确实是个至关重要的变量,会产生重大差别。

那么太阳异常不活跃是太阳独具的特性吗?也许,太阳只是经历了几千年异常稳定的阶段。相对于太阳46亿年的历史而言,几千年只是弹指一挥间,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太阳可能也出现过更大波动的阶段。

嗯,太阳其实是被水滴锁死了(手动狗头)~

参考来源:

https://phys.org/news/2020-04-sun-similar-star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