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建章:反擊境外甩鍋,贏得國際聲望


梁建章:反擊境外甩鍋,贏得國際聲望

作者:梁建章


最近幾周內,國內國際的疫情形勢可謂“冰火兩重天”。在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的同時,其他各國的數據卻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勢頭。面對新形勢,國內各方都忙於評估由此可能給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而在評估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一點,那就是保持國內外信息交流的暢通,把握住重新樹立中國國際形象的契機

我們長期以來始終堅持一個觀點,那就是中國的全面開放,應當包括商品交流、人員交流、資金交流還有信息交流。而在這幾種交流方式中,信息交流在互聯網時代尤為重要,會直接促進其它幾種形式的交流。特別是在目前這個階段,疫情嚴重壓制了各國之間的人員交流,商品交流和資金交流也在各種悲觀預期下嚴重受阻,導致信息交流的地位相比以往更高。反過來看,一旦出現信息交流不暢的情況,非但有可能在經濟上承受一系列的損失,更是有可能在政治上處於被動地位。

比如在最近這段時間裡,有些境外政治勢力無視自身在疫情防控工作上的不足,將其國內的糟糕局面,當成了藉機向中國潑髒水的機會。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曾在國際社交媒體上公然使用“中國病毒”這樣的詞語,又比如,在美國、英國還有印度等地,都出現了要向中國提出索賠的行動或者計劃。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會覺得上述指責都是極其荒謬和可笑的,很希望在國際輿論環境中給予堅決的反擊。但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目前除了中國外交部少數工作人員在國際社交媒體上進行反駁之外,更多國內民眾的真實想法和正義之詞沒能被傳達出去,原因就是國際互聯網交流仍然不夠通暢。而在國際輿論這個重要的“戰場”上,如果中國只有幾名官方人士能夠發聲的話,非但可能顯得有點勢單力孤,而且也可能被別有用心的對手汙衊為不足以代表中國人民

面對西方媒體那些針對中國的惡意負面報道,最好的應對辦法,就是有理有據的反駁。這種反駁不僅可以來自官方,也可以來自民間。

實際上,無論在抗擊疫情這個人類的共同目標面前,還是在熱愛祖國的基本立場上,絕大多數中國人都跟黨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4月4日的“國家公祭日”,很多老百姓非但響應號召停止了公共娛樂活動,而且有不少人主動為烈士和死難者們獻花致哀。如果這樣一些閃耀著人性光芒的行動,能夠藉助於國際互聯網被更清晰地展現給全世界,有助於讓更多人瞭解到中國人到底在想什麼和做什麼,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那些“妖魔化中國”輿論的不利影響。

坦率地說,歐美很多人對於中國的印象仍然停留在盲人摸象的階段,交流不暢導致雙方處於信息不對稱的狀態。所以他們很難理解中國人的精神追求,更無法真正瞭解中國政府的動員能力和執行能力。某種意義上,正是由於這種認識不足,導致歐美很多國家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出現了嚴重誤判。他們一開始忙於指責中國的“封城”決定,後來又因為中國的疫情好轉而掉以輕心,卻沒意識到中國政府為此付出了多麼巨大的努力。直到病毒侵入到這些國家並且開始蔓延時,他們才真正發現疫情防控的艱難之處,可惜此時已是全世界都為這種認識偏差承受了慘重代價。

為了消除這種認識偏差,當然需要歐美各國丟掉他們的有色眼鏡,真正以理性客觀的態度來看待中國。而與此同時,也需要我們通過各種形式對外展示,讓全世界看到真正的中國和中國人。而在展示的過程中,保持國際互聯網暢通則是重要一環。

如果有更多的中國人可以出現在國際社交媒體上,非但可能湧現出像李子柒這樣的中國文化傳播者,同時也能讓全世界聽到更多中國人的真實想法,讓歐美各國人民深入瞭解中國崛起的內在原因,避免他們受到少數政治勢力和政治人物的蠱惑。

更長遠地看,如果有更多外國人對於中國具有全方位地瞭解,未來非但有利於中國的商品輸出,也會進一步擴大中國的文化輸出。

目前,中國企業在遊戲和流媒體領域已經嶄露頭角,未來文娛產品完全有機會成為中國出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如果中國的文創工作者長期遠離全球主流社交網絡,就無法緊跟世界文化的時尚潮流,導致難以持續創造出令全球消費者喜歡的文化產品。

還有,最近幾天除疫情之外的最大新聞,就是瑞幸咖啡因財務數據造假而股價暴跌的事情。有人擔心,此事是否會影響到未來其他中國公司嘗試海外上市的前景。其實,瑞幸咖啡的根本問題還是“信息不對稱”,為了驗證銷售數據是否符合財務報表的顯示,渾水公司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調查。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保持信息交流的暢通,無論從正反兩方面來看都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那麼,未來如果要避免再出現瑞幸咖啡這樣的情況,尤其要重新喚起海外資本對於中國公司的信心,關鍵依然是保持對外信息交流的暢通,讓更多信息可以通過國際互聯網得到真實展現。要想實現這一點,既需要企業自身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政府層面的政策調整。

除了要讓更多的中國信息被世界看到之外,中國也需要更多獲取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尤其當疫情已成為全人類共同敵人的背景下,各國之間更需要在科研、經濟等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而信息交流則有可能成為一切合作的基礎。比如在疫情防控的問題上,中國曾經取得過寶貴的經驗,並且及時對外進行交流與傳授。而目前海外的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中國的十倍以上,對於病毒的最新變化以及防治措施,海外已經出現了更多值得研究的樣本。那麼在這個階段,中國的科研人員格外需要能夠及時訪問國際互聯網上與此有關的內容,好為未來的防治工作進行未雨綢繆的安排。特效藥和疫苗也許是確保人類最終戰勝疫情的關鍵所在,而在藥物研製方面,中國和世界各國同樣處於相互需要的狀態,唯有更多科研信息在毫無障礙的情況下實現國際交流,才能更早迎來勝利時刻的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美國政府正在千方百計勸誡美國(甚至於全球)的企業和大學對中國實行封鎖,試圖藉此扼殺中國的科技創新。可見,如果不能暢通地對接全球的資源,這對整個中國高科技產業會形成致命打擊。而打破這種封鎖的最有效途徑,還是強化信息交流,降低中國訪問國際互聯網的阻礙和成本

我們既需要基於維護國家安全、防止造謠傳謠等目的對網絡信息進行嚴格管理,同樣需要適當開放國際非政治內容尤其是教育和科研內容的網絡管理。以中國目前的強大軟件技術能力,應該能夠構建起更智能的國際互聯網防火牆,既可以杜絕具有危害性的信息,同時又對絕大多數人形成無痛的透明屏障。如果能夠建成這樣的智能防火牆,就會把對外交流不暢的代價降到最小。

本次疫情其實是對世界各國的一次全面考驗,站在中國的立場,我們需要在防控疫情的同時繼續貫徹對外開放政策,進一步開放商品、人員、資金和信息的交流,尤其在國際輿論環境不斷出現變化的背景下,更需要補上對外信息交流不暢的短板,讓更多中國人能夠以親身經歷反擊境外的種種甩鍋,幫助中國贏得國際聲望,從而為今後發展營造出更加有利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